泥灣村,濁河邊的埠頭旁。
一群撈尸人被召集在了這里,面面相覷。
“老袁,你也來了?這么積極,從義山村到這里來可不近?!?
“我花了二十文錢坐板車來的,不然咋行,新官上任三把火,來遲了以后萬一被穿小鞋怎么辦?”
“唉,你說這陳清河,也是從咱們這群撈尸人里爬上去的,會不會對咱們好點?”
“嘿,我看你是想多了,你看這剛上任他不就來折騰咱們了。我告訴你,越是窮苦出身的,爬上去對底下的人越狠!”
他們討論間,看到遠處一名身著皂衣的人影走來,紛紛閉上了嘴。
陳清河站至所有撈尸人前方,開口道:“列隊整齊,報個數吧?!?
眾多撈尸人一愣,不明白什么意思。
陳清河無奈,只得開口解釋:“從左到右,依次站好,分成三排,然后一、二、三……這樣開始報數!”
他感覺自己像是前世給小學生軍訓的教官。
眾多撈尸人紛亂一陣,明白了意思,這才照做。
抑揚頓挫的聲音響起。
“一、二、三……十五、十六、十七……”
一直到二十三,不多不少,人剛好齊了。
陳清河看著列隊整齊的撈尸人,點點頭,忽然覺得這一幕有些熟悉。
前世那些領導們發表重要講話的時候,好像也是這么個調調。
不過嘛,以前都是站底下聽訓話的,現在自己才是領導。
都烘托到這種氛圍了,不說點什么,實在過意不去。
于是。
“咳咳——”
陳清河咳嗽兩聲,清了清嗓子:
“諸位,人好不容易來的這么整齊,借此機會,我要簡單說幾句……”
一番長篇大論的重要講話發表下來。
大致的意思是,要提高思想素質、鍛煉業務能力、錘煉過硬本領,打造一支“高素質、專業化、規范化”的撈尸人隊伍,努力為臨河縣風清氣正的良好環境貢獻力量。
在場的撈尸人聽沒聽懂不知道,反正是被唬得是一愣一愣的。
即便再愚鈍的人,此刻也察覺到,這位新來的頂頭上司很不一樣。
與他們見過的所有官老爺,都不一樣。
該有的場面話說完了,陳清河開始講實在的。
“諸位都是老資格的撈尸人,有件事比我清楚,那就是我們撈尸得的錢,層層盤剝下來,通常只剩下不到一成,甚至只有半成!”
“此事我已了解原因,按律例我們拿到手的應該有三成的錢,是那柴虎從中作梗,巧立名目,克扣了我們的錢!”
“我宣布,從今天起,各位撈尸所得的錢,一律回漲至三成!”
眾人頓時一陣躁動。
巡江司克扣撈尸人的錢,其實很普遍。
不止是臨河縣,周邊幾個縣都有這種情況。
按律例雖有三成,但有的縣甚至連一成都不給,只發點最低工補。
原本,這些撈尸人覺得,陳清河上任能不加大克扣力度就好了,沒想到一上來就給他們這么大一個驚喜。
“三成??!感謝陳老爺,咱哥幾個每旬不是能多喝好幾次酒?”
“喝什么酒,掙的錢多了,得攢點老婆本!”
“得了吧,都是賤籍,指不定哪天沒了,哪有婆娘看得上你!”
“嘿,咱們得多謝陳爺??!”
這群撈尸人嘰嘰喳喳,不知誰起了個頭,最終形成一道整齊劃一的聲音:
“我等拜謝陳爺!”
拋出實際的利益,才能收買人心。
陳清河取得了想要到效果后,又熟練地畫了一堆大餅,把這群撈尸人的積極性徹底點燃。
淳樸的老鄉們,哪經歷過傳銷式的洗腦呢?
一個個神情亢奮、拳頭緊握,恨不得馬上大干一場。
陳清河趁此強調,要求這些撈尸人不能擅自接私活,遇到了私活,一定要及時上報。
明面上,接私活本就是巡江司不允許的,他提的要求并不過分,加上有前面許諾的各種好處鋪墊,這些撈尸人都滿口的答應。
陳清河滿意點頭,這才是他召集人的主要目的。
一來,私活的風險通常大,如果有人像張老頭那樣,接了私活后詭異死亡,他還要承擔責任。
二來,陳清河并沒有放棄撈尸這一積攢陰德的途徑,人多力量大,他想要通過這些撈尸人,全盤掌握臨河縣的撈尸業務。
三來,他心中有一個猜測,想要印證一下……
一場洗腦式宣傳教育,就此落下帷幕。
……
一連數天過去。
陳清河在專心致志練武的過程中,成功印證了他的猜測。
由于他施加了正面的影響,大幅度調動了臨河縣撈尸人的積極性。
這幾天,他沒有直接出手撈一具尸體,只是簡單安排其他撈尸人干活,可同樣有陰德進賬!
雖然,可能是所施加正面影響較小的緣故,手底下撈尸人撈出三四具尸體,他才能積攢一錢的陰德。
但架不住有二十三個撈尸人?。?
臨河縣是大縣,方圓五六百里,轄區四五十萬人,加之位于濁河下游,撈尸的業務還是充足的。
坐家里什么都不用干,基本上兩天,就能積陰德一錢。
這是掌握一縣撈尸業務,給他帶來的好處。
如果是一府、一州、乃至一道呢?
積攢陰德的途徑可不止是撈尸,滅殺尸鰲、水鬼當時就給了他大量的陰德。
膽子再放大些,大梁王朝會不會有專門對付類似妖魔詭怪的機構?
如果有,且能爬到這類機構的頂端……
陳清河情緒激動,趙少銘真是給他送了一份大禮!
他仿佛看到了,一條“資本主義榨取剩余勞動價值式”積攢陰德的通天大道!
暢想過后,陳清河恢復冷靜,理智分析。
能獲取“剩余陰德”,其實關鍵不是他爬的位子有多高,而在于“施加正面的影響”。
如柴虎那般,惡意克扣、敲詐勒索撈尸人的血汗錢,陰德不僅不增,反而會減。
減到負數,便滋生業障。
柴虎這類無能又貪婪的人,越是爬上高位,造成的負面影響越大,業障滋生的便越快。
因此,即便以后他爬上了高位,也必須要有與之相適應的能力。
所謂是:
德不配位,必有殃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