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講《紅樓夢》:下
- 竇昕主編
- 23字
- 2024-07-10 16:36:48
第58回 杏子陰假鳳泣虛凰 茜紗窗真情揆(kuí)癡理
續弦的深意
“杏子陰假鳳泣虛凰”里的“假鳳”與“虛凰”指的是經常在戲里扮夫妻的藕官和菂官;“茜紗窗真情揆癡理”中的“揆”是揣度、估量的意思。這個回目運用了互文的手法,簡單地說,講的是“以虛假的戀愛說明真實的感情道理”。
石頭記中事
八伶留府
老太妃去世,凡是有爵位的都要去守靈。皇帝還下令,凡是有爵位的人家,一年內不能舉辦宴會,老百姓三個月不能舉辦婚禮。
賈母、邢夫人、王夫人、尤氏和許氏等人每天都要進朝隨祭,到下午兩點以后才回家。二十一天后,靈柩就送往先陵,地名叫孝慈縣。如今請靈至此還要停放幾天,才能放入墓中,所以算起來大約需要一個月的時間。寧國府賈珍夫妻兩人也是必須要去的。
家里不能沒有主事的人,就上報說尤氏需要休育產假,留下她來幫助處理兩邊府里的事務。賈母把寶琴送到李紈那里照看,囑咐薛姨媽照管好黛玉。
賈府也把自家的戲班子解散了。愿意回家的,給八兩銀子自謀生路;不愿走的就分派在園子里使喚。
賈母留下了文官,把正旦芳官送給了寶玉,把小旦蕊官送給了寶釵,把小生藕官指派給了黛玉,把大花臉葵官給了湘云,把小花臉荳官給了寶琴,把老外艾官給了探春,尤氏要了老旦茄官去。
寶玉對杏感傷
清明這天,襲人說:“天氣這么好,你出去遛遛吧。”寶玉就拄了一根拐杖,拖著鞋子,慢慢地出了院子。
園子里的老婆子們都各忙各的,湘云等都坐在石頭上看著她們取樂。湘云打趣寶玉的病,又恐他著涼,讓他坐一會兒就走。
寶玉要去看望黛玉,就站起來告辭。
只見柳垂金線,桃吐丹霞。山石之后,一株大杏樹,花已全落,葉稠陰翠,上面已結了豆子大小的許多小杏。寶玉因想道:“能病了幾天,竟把杏花辜負了!不覺已到‘綠葉成蔭子滿枝’了!”因此仰望杏子不舍。
“綠葉成蔭子滿枝”,是杜牧的一句詩,常比喻少女已經結婚并生兒育女。他呆呆地望著杏子,又想起邢岫煙定親的事,雖然說男大當婚,女大當嫁,但還是惋惜少了一個好女孩。過不了兩年,她也會“綠葉成蔭子滿枝”了。再過幾天,這樹上的果子也就落了,再過幾年,岫煙一頭黑發也變白了,紅潤的臉龐也會滿是皺紋的。想到這些,他又不免傷心了,流淚嘆息起來。
忽然有一只小鳥飛過來,落在樹上鳴叫著。他心想:“一定是杏花開放的時候它來過,現在見到花兒都敗了,所以就傷心地哭了。可惜沒有公冶長,也就不能好好地問問它了。不知道明年花開的時候,這小鳥還會不會記得飛回來。”公冶長是孔子的學生,據說懂得鳥語。
寶玉正在胡思亂想,忽然一股火光從山石那邊冒出來,小鳥嚇得飛走了。
假鳳泣虛凰
原來是藕官在燒紙錢,一個老婆子惡狠狠地走過來拉住藕官,要拉她見管家奶奶嚴辦。
寶玉忙幫藕官說話,說燒的是黛玉寫壞了的字紙,那老婆子彎腰撿起兩個沒燒完的紙錢做證據,拽起藕官就要走。
寶玉忙拉住,用拄杖敲開老婆子的手,稱自己夢見杏花神要一串白紙錢,必須讓一個生人替燒了,病才好得快,所以求林姑娘讓藕官來燒紙錢。
那老婆子趕忙賠笑,自己離開了。
寶玉問為誰燒紙,藕官感激他的解圍,含著淚讓他問怡紅院的芳官。
真情揆癡理
寶玉到瀟湘館,談了幾句話,黛玉就催促寶玉回去休息。
回到怡紅院,芳官因干娘讓自己用剩水洗頭不滿,她干娘惱羞成怒,打罵芳官。襲人、麝月、晴雯三人合力才鎮住婆子。
晴雯幫芳官洗干凈頭發,襲人讓芳官伺候寶玉喝火腿鮮筍湯。
等襲人等出去吃飯,寶玉使個眼色給芳官,芳官假裝說頭疼不吃飯了。屋子里只剩下寶玉和芳官了,寶玉把藕官的事說了一遍,又問她祭的到底是誰。
芳官告訴寶玉,藕官祭祀的是死了的菂官。寶玉以為是因為友情,芳官笑著說:“哪里是朋友啊?她有個傻想法,說自己是小生,菂官是小旦,常扮演夫妻,雖然是假的,每天排練演出,都是真正的溫存體貼,所以兩個人好像發了瘋,就算不演戲了,平時飲食起居,兩個人竟然也是你恩我愛的。菂官一死,她哭得死去活來,到現在也不能忘記,所以,每到節日都燒紙。后來又補了蕊官,我們見她還像過去一樣溫柔體貼地對待蕊官,就責備她喜新忘舊。她卻說:‘這里面有個大道理。比如男子死了老婆,都是應該續弦的。只要不把死了的徹底忘了,就算是情深義重了。如果因為死了就不再娶了,孤獨一輩子,不符合大的道理,死了的人反而不安心了。’你說這不是瘋了嗎?說起來很可笑吧?”
寶玉聽著這些傻話,又是高興,又是悲嘆,又是稱奇叫絕。
寶玉托芳官囑咐藕官,不要燒紙錢,準備一個香爐,到時候燒香就行,只要一片誠心,對方就可以感應到。就算是流離失所,即使沒有香,有土有草,只要潔凈,都可以用來祭祀,不但死者享用,就是神鬼也可以來享用,祭拜在敬意,不在虛名。
紅樓夢里人
芳官
>>>>>> 元春歸省時從姑蘇買來的十二個女戲子之一,扮正旦。
戲班子解散后,她跟干娘何婆一起被分到怡紅院。
后文中,她改扮男裝,取名“耶律雄奴”“玻璃”。后被王夫人趕出,隨水月庵的尼姑智通出了家。
藕官
>>>>>> 元春歸省時從姑蘇買來的十二個女戲子之一,扮小生。
戲班子解散后,她被分給了黛玉。
她因和小旦菂官總扮演夫妻,日久天長,兩人真像一對夫妻,是一對恩愛的假鳳虛凰。
菂官死去補了蕊官,她仍是一般的溫柔體貼,但一直不忘菂官。
本回中,她在大觀園內山石后面給菂官燒紙,寶玉出來幫她解圍。
夏婆
>>>>>> 春燕、小鳩兒之姨媽,藕官之干娘,榮府女仆。
本回中,她見藕官燒紙錢,將此事回話管事奶奶,欲拉去責打。
后文中,她調唆趙姨娘找芳官鬧事。
深解其中味
假鳳虛凰
陳其泰批云:“此回之妙,在意而不在辭。知之者尋味無極;不知者,厭倦不能終篇也。燒名香,啜佳茗,此豈醉酒飽肉之徒所樂從哉。前后兩段,皆見寶玉之癡,皆從空中生色。似不食人間煙火者,誕極,幻極。第一層杏花結實,感物懷人,宛是風人之旨,尚在人意計中。第二層偶見雀飛,陡觸呆性,遂乃以身化雀,以心度雀,這雀兒云云,已入非想。第三層幻中生幻,但不知云云,更入非非想,莊耶,列耶,禪耶,元耶?莫名其妙。較二十一回學莊之文,更深十倍。彼但擬其體段,此則得其骨髓也。有此癡情,自然生出癡事。藕官哭奠假妻,乃氣機所感。無足怪者,力為護持,固其所宜。芳官他不是忘了云云,預為黛玉死后之寶玉分辨。一片靈機,如游仙界。若認作閑文,便屬敷衍可厭。如遇真仙而不乞還丹,可謂福薄者矣。”
本回的故事,其實是圍繞寶玉的情癡展開的。藕官、菂官、蕊官的故事,暗示了寶玉、黛玉和寶釵三人之間的悲劇。
字字不尋常
情景交融
清明之日,大病之后的寶玉拄拐去找黛玉,寶玉仰望杏樹,觸景生情,想起了邢岫煙。由杏樹結子的“子”聯想到婦女養孩子的“子”,以“綠葉成蔭子滿枝”的描寫,含蓄形容邢岫煙即將生兒育女,從邢岫煙又聯想起眾女兒們的相似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