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太子已加入
- 大唐:都是皇子了誰謀反啊
- 童同樂
- 2723字
- 2024-07-18 10:35:40
太極宮,太極殿
因為李佑的話,這里一片死寂!
李承乾三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聽到了什么,更是用看瘋子的眼神看著李佑,良久,還是李泰一個彈跳,率先出聲打破死寂:
“你知道你在說什么嗎?父皇的……哼,胡言亂語,父皇怎么可能有錯呢?”
李恪亦是一點頭,焦急的看著李佑:
“對呀五弟,快把話收回去。”
李承乾白了李泰一眼,但也不解著道:
“五弟,你為什么要這么說?”
李佑摸著下巴:
“在我看來,事情就是如此啊,如果父皇還是秦王的話,那我們,就都只是王爺的兒子了。連代君王給太上皇守靈的資格都沒有,大哥和四哥又怎會在此爭吵呢?”
“那么大哥和四哥不在此爭吵,三哥就不會想離去,我呢,也應該不會語不驚人死不休了吧。”
李泰嘴角一撇,無語的看著李佑:
“你還知道你是語不驚人死不休啊,那你知不知道,如果父皇還是秦王,結果會如何?”
李佑微微頷首:
“知道,我們都會死。”
李承乾黯然的點了點頭:
“這話不假,玄武門那天,母后可是提著劍將我護在身后啊,雖然我知道那把劍最后會留給我。”
李恪聽到這,也想起了那天:
“我的母親也將我抱在懷中,如果父皇沒有成功,她應該會殺了我再自殺。”
李泰肩膀一聳:
“這不就得了?”
然后就聽李佑道:
“所以,還是父皇的錯。”
李泰滿面漠然:
“你成心的是吧?難道我們一大家子共赴黃泉,才不是他老人家的錯嗎?”
李佑搖頭解釋道:
“我不是這個意思,玄武門那天,我的母親也給我備好了毒藥。可問題是,我們的母親,都嫁給了父皇不是嗎?”
說到這,李佑正視著李承乾道:
“如果我們的母親沒有嫁給父皇,便不用承受這些,而據我所知,我們的母親之所以都嫁給了父皇,都是因為父皇先看上了我們的母親,那么從這個角度出發,自然是父皇的錯了。”
李泰白眼一翻:
“你是不是忘了一件事?如果父皇沒有娶我們的母親,便不會有我們了。”
李恪點了點頭,言之有理。
可李佑卻還是那副死樣子,但他的雙眼依舊正視著李承乾:
“這又不是我們能決定的,普天之下,只有選擇孩子的父母,焉有選擇父母的孩子呢?”
“所以,還是父皇的錯!”
李泰已經不想再聽這些廢話,立馬背朝李佑,轉身跪坐在地。
李恪也奇怪的看著李佑,不明白這個弟弟為什么要一直把過錯歸到他們的父皇身上,可就在這時,李承乾的笑聲卻徐徐響徹太極殿:
“哈哈……五弟言之有理,的確是父皇的錯。”
“要么怎么說,萬邦有罪,罪在朕躬呢。”
言罷,李承乾便伸出手拍了拍李佑的肩膀。
李佑什么話都沒說,只是朝李承乾點了點頭。
李恪看到這,才恍然大悟,就跟他剛才讓李泰坐在他的身旁,李佑也一樣。
畢竟李承乾從走進太極殿的那一刻就面色不善,就像是一只刺猬,翻來覆去的想要扎人。
而身為大唐的太子,李承乾平日里就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在這個節骨眼上就更是了。
再加上長孫皇后總是心疼別人從不心疼自己,讓李承乾感覺自己太子當不好,兒子也當不好,整個人幾欲崩潰,那么在這個時候,讓李世民這個為君為父的出來承擔一下,應該也無妨。
反正李承乾的心情的確好了一些,壓抑許久的臉上,終于舒展了些許。
也因此,李恪覺得機會又來了:
“嗯,那要是這么說,還真是父皇的錯呀!”
此話一出,李承乾和李佑當即相視一笑,一旁的李泰卻是小聲嘟囔:
“一群不孝子。”
“哈哈……”
李恪放聲大笑。
李承乾看了一眼李泰,嘴角緩緩勾起:
“話說回來,我還不知道五弟你為什么要給青雀起那個胖鳥的諢名呢?是剛起的,還是早就想好了?還有,你們不是在這里給太上皇守靈嗎?怎么還有心情談笑?”
李恪也看了一眼李泰,然后佯裝苦笑:
“呵呵,這下好了,我們豈止是一群不孝子?還是一群不孝孫嘞。”
李佑亦看了一眼李泰,卻擺了擺手道:
“哎,三哥此言差矣,畢竟這事言歸正傳,還是起于胖鳥,所以真要是論起不孝孫的話……”
李泰終于忍不住了,沒等李佑把話說完就憤然彈跳轉身,伸出手指著自己:
“這事也要怪我頭上嗎?我才是受害者好不好?”
李佑一愣,眨巴著眼睛:
“額,我是說我才是那個不孝孫。”
此話一出,李泰頓時僵在原地,李承乾和李恪見狀,再也忍不住了,“噗嗤”一聲笑出聲來,且笑得前仰后合,扶著彼此肩膀的大手都是一陣抖動。
偏偏李泰還不知道說什么好,只能忿忿的看著李佑。
李佑則是看著停放在太極殿中央的李淵,肩膀一聳,這就是我的盡力了老頭。
也就在這時,太極殿外傳來腳步聲,笑得肚子都疼的李承乾和李恪趕忙止住笑意,齊齊跪坐在地。
李佑和李泰相視一望,也趕忙并排跪坐,然后跟李承乾和李恪一樣,滿面肅穆,目光嚴謹,頗有種上自習課老師來了的感覺。
這使得領著一群宮人走進太極殿的長孫無忌感覺奇怪,撓著腦袋環顧四周:
“奇怪,我怎么聽到有人在笑?”
李承乾眉頭一皺:
“有人在笑?”
然后看著李佑三人:
“你們聽到了嗎?”
三人齊齊一搖頭:
“沒有啊!”
李承乾立馬抬起頭看著長孫無忌:
“舅舅您聽錯了吧?太上皇靈柩在此,何人敢笑?”
長孫無忌聞言,看了一眼李佑三人,眸光一閃的點了點頭:
“那可能是臣聽錯了。”
言罷,長孫無忌朝李承乾一拱手,便大手一揮。
站在長孫無忌身后的宮人們飛快上前,將手中喪事所需之物一一布置在太極殿上,忙了很久,太極殿才有了靈堂的樣子,看起來沉重莊嚴。
但就在宮人們想要給李淵擦身換衣時,李承乾卻站起身子:
“等一下,這個我來。”
宮人們聞言,趕忙低著頭將洗好的汗巾遞給李承乾。
李恪見狀,也站起身子,從宮人們的手中將李淵要換上的冕服接過。
李泰和李佑相視一望,亦站起身子,來到近前,伸出手將李淵的衣服小心翼翼的脫下。
可給李淵脫衣之時,李佑看到李淵的臉,眉頭突然一皺:
“咦?”
“怎么了?”
正準備給李淵擦身的李承乾還以為李淵的遺體有什么問題,趕忙問道。
李佑自是一搖頭,說沒什么,雖然李淵的遺體是出了一些問題,因為老人家臉上的笑容不知為何,比在大安宮時濃了一些。
李承乾這邊也沒在意,等李佑和李泰將李淵的衣服脫下后,他便上前用汗巾輕輕的擦拭著李淵蒼老的身軀,擦的很是仔細,連老人十指的指甲縫里都抹了一遍,等到擦完以后,又從宮人手中接過另一塊汗巾。
這塊汗巾已經被黍酒浸濕,畢竟李淵的尸體需要在太極殿停很長一段時間,國喪嘛,總不能草草入殮,而在大唐,所謂的防腐辦法也就這幾種了。
只是當李承乾用沾滿黍酒的汗巾又給李淵仔細的擦了一遍身子后,太子心中的悲痛也迸發了,可能是因為來太極殿之前,李承乾也對李淵心懷怨氣,為什么非要在這個時候死去?讓本就悲傷的母后更加悲傷?
可望著被宮人們抬到棺槨里的李淵,曾幾何時還和藹可親的站在自己的面前,已經恢復理智的李承乾,終于想起他是李家的長子長孫。
長孫無忌在一旁看著李承乾突然扶棺跪地,雙肩顫抖,趕忙上前安慰,可還沒等他走到近前,李恪和李佑已經先一步把著李承乾的胳膊了,李泰也伸出手拍著李承乾的背。
這一刻,四兄弟圍在一起,再也沒有絲毫的別有用心。
但四兄弟不知道的是,在他們身后的長孫無忌看到這,卻是不敢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