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該要主動
- 南北朝:權臣
- 大海上空的鳥
- 2015字
- 2024-07-27 20:02:21
宇文邕才把說完,不待趙明與宇文憲回話,又憤恨道:“朕著實未曾料到,他宇文訓身為宗室子弟,竟然會做出這般叛國的勾當!”
“他若是直接率軍來攻長安,朕倒是敬佩他不愧為我宇文氏的后生,或許還能在他死后為其賜予殊名。”
“不過時至當下,既然他都全然不顧宇文一脈的基業,那他們那一脈就再也沒有必要留在族譜之中了。”
宇文邕的話語雖顯輕淡,其臉上也并未露出半點火氣,反倒是顯得格外沉著冷靜。
宇文憲面色沉靜,對宇文邕要將宇文護一脈驅逐出族譜之事,沒有過多的計較,只顧著沉思應當如何應對當下的局勢。
眼見趙明和宇文憲都不接話,宇文邕輕點桌案,主動道:“此來危機甚重,旦有一絲未得顧及,恐將傾國,不知兩位愛卿有何良策善計?”
宇文邕的目光率先落到宇文憲身上,看有五六息后,方才調轉到趙明處,不再移動分毫。
趙明直覺一股氣勢壓來,瞬間便被盯得有些許不適,剛想要開口。
卻見宇文憲趁時起身,搶先道:“陛下,臣以為此次宇文訓去攻玉璧城并非壞事,說來還有可能借此將局勢扭轉向好。”
“哦!”
宇文憲的話立馬引得宇文邕側目,詢問道:“毗賀突,快將你的想法與朕說道說道!”
當宇文邕的話音落下,趙明也已扭頭正視向宇文憲,期待著聽到接下來的高論。
要說起宇文憲的軍事才能,不單是獨有宇文邕一人對其信任有加,還有眾多將領也對其欽佩不已,趙明自然也是其中之一。
宇文憲神情如常,道:“陛下,同州之地除有越國公在駐守,尚又有樂安公協同防守,料想此時他們定然已然率軍奔赴玉璧城實施支援。”
如此一來,宇文訓的攻勢必然不會對玉璧城構成根本威脅,我們甚至還可以傳令給樂安公他們,讓他們暫且稍作等待,直等偽齊出兵!”
說到此處,宇文憲看了眼宇文邕。
見對方沒有表態的打算,他繼續道:“我們則可以趁著偽齊商談的契機,整頓兵馬并在四周設好埋伏,只要偽齊膽敢出兵來犯,我們便能將其一舉殲滅。”
“倘若他們不來進攻,我們也能夠宣揚偽齊暗中窺探我大周,憑借攻滅宇文訓所積攢的士氣順勢出兵攻打偽齊。”
宇文邕聽完宇文憲所言,對于前半段之語,他毫無感觸,唯有后面的話正說中了他的心思。
攻伐偽齊,此乃他樹立的第二個人生夢想。
第一個誅殺宇文護,他已然達成!
而第三個平定南陳,連同第二個,便是他后半生里主要的奮斗方向。
宇文邕沒慌著去回應宇文憲,朝外道:“傳朕旨意,宣召蜀國公,周昌侯,于大將軍即刻進宮,不得有誤!”
僅是一聲,宇文邕也不管侍人有無聽清,直扭看向趙明,道:“孝哲,給朕說說你的看法!”
趙明回頭面向宇文邕,禮敬道:“臣贊同大冢宰的所謀!”
“臣認為,即便沒有此次宇文訓的叛亂,我大周也應當未雨綢繆,做好準備,以待時機攻滅偽齊,斷不能再讓高氏叛賊存續下去,阻礙我大周統一天下的進程。”
要說這世上有誰能夠深切了解宇文邕的宏偉愿望,那趙明必定是其中之一。
所以他絲毫未提及軍伍之事,僅談論政治,為的是與宇文邕的立場相符合。
聽完趙明的話,宇文邕點頭表示是很滿意。
畢竟,能夠與君王心心相印、堅守相同理念的臣子,又有哪個君王會不喜歡。
宇文邕分別左右看了倆人幾眼,道:“兩位愛卿的話都說得極為在理,朕也覺得該是到了應當向偽齊發兵的時刻,從而使北方得以一統。”
“但此事事關重大,還需從長計議。”
話還沒說完,宇文邕喉嚨一縮,似是口渴。
他當即停住話題,伸手端茶飲盡,又將茶杯握在手中,道:“待蜀國公、周昌侯、于大將軍進宮后,朕再共同你等商議具體的方略。”
在他的話后,趙明和宇文憲不再言語,靜默座上各自沉思,殿內一下就變得安靜。
……
不多時,被傳召的三人匆匆進宮。
他們一路疾行,齊齊踏入書殿內。
進殿的第一眼,三人便看見趙明與宇文憲皆在,心中頓時一凜,直覺此番必有大事發生。
他們來不及細致思考,移步走近上前,躬身道:“臣等參見陛下。”
由于此間是私會,并非正式的朝堂場合,尉遲迥三人對著宇文邕只是行了躬禮,并未行下跪的大禮。
宇文邕放下杯子,起手道:“諸卿入座吧。”
三人心知宇文邕定是有要事商議,也自覺不再去講究方位座次,哪邊順手就往哪邊就座。
見著三人坐好,宇文邕朝向宇文憲,開口道:“大冢宰,三位愛卿到此還不明何事,你且先將事情敘述言明吧。”
“喏!”
宇文憲應了聲后,接著言道:“諸位,事情是這樣的……”
整篇言語下來,宇文憲說得格外精簡。
他將事情敘述完畢,便閉口靜坐以候,只把接下來的主場交給宇文邕來把握。
初聞宇文訓之事,尉遲迥,劉雄,以及于翼都是臉色心態一致,都相信韋孝寬能搞得定。
他們還欲說完全不需要達奚長儒去支援。
可當聽清最后的宇文邕所有心思時,他們的心中瞬間就有了萬般心話,坐等詢令傾出。
宇文邕掃過三人,特別注意著他們的神態。
因為從這就能看出戰局是否有利。
顯而易見,三人都對這場戰事充滿了信心。
宇文邕率先向尉遲迥發問,道:“蜀國公你是朝廷的大司馬,你先來說說你的看法吧!”
尉遲迥所等已久,拱手道:“陛下,臣支持發兵偽齊。”
“但是此戰一旦開打,必會受到偽齊的強烈反抗,更或有兩軍對峙的風險,因此朝廷必須要確保糧草的籌備,以保軍隊在前線無后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