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人在事在
- 南北朝:權臣
- 大海上空的鳥
- 2202字
- 2024-07-21 17:37:38
李丹在下有條不紊說道敘述,上座的宇文訓聽得逐字分析,這不是他第一次聽到這些大不敬的話,
記得往昔在同州,宇文會就曾當面勸諫過宇文護進為天子,如若不然時間一長,必會遭到宇文邕的算計。
彼時之局,不單是宇文會一人出言勸進,更還有宇文護其他諸子,以及十數名親信大臣。
而說到宇文訓,別看他此間優柔寡斷,回到當時的場面,他是所有人中最激急的那個人。
因為他是晉世子。
假若宇文護真當上皇帝,他就會成為太子。
宇文訓臉色沉靜不變,對李丹的所言前話毫無異議,可后面的一句話他就覺得是大題小做。
他伸手拿住茶杯,又收回手臂不拿,轉而向李丹說教道:“子全所說言論過于荒謬了,本房一脈和皇上乃是至親,何以會行殘殺手段。”
聽著宇文訓天真的話,李丹一時有點錯愕。
晉世子何時變得這么理想主義了。
李丹搖了搖頭,直言道:“同族至親?真是可笑至極的四個字。”
“世子爺,縱觀前代諸事,別說是為了皇位殺兄殺弟,就連殺兒子,殺父親的都有,何況是堂親。”
眼見宇文訓眼神在閃爍,心神在顫抖,李丹繼續出言刺激道:“世子爺,下官在此說句不敬的話,天王和世宗皇帝是怎么死的,您應該比誰都清楚。”
“就憑這兩件事,你們宗室兩房就不可能會握手言和,你們只能是永世的生死之敵,直至滅族一方而休。”
李丹話音震人心扉,猶如一把利劍插進宇文訓的體內,攪動著神魂帶給他無盡的疼痛。
他當然清楚兩位先帝的死因。
猶在此時,想起當年往事,宇文訓渾身發涼卻又后背滲汗,緊張得已經無法再說話來。
一盞茶的功夫后,宇文訓的心緒逐漸平復下來,只是心中的恐懼也換成滿臉的哀容。
李丹眼見宇文訓的心態好轉,趁熱打鐵再聲勸說道:“還請世子爺提早整軍備糧,以來搶占先機,另外還可以大賞將士們金銀珠寶,讓他們能夠效忠。”
前腳把話對宇文訓說完,李丹后腳扭頭就看向薛褒,示意該開口附言了。
薛褒會意,撐案起身移步堂前,叉手道:“世子爺,李長史的話有理啊!”
“眼下形勢不明,大冢宰又生死不知,為己生機我等萬不能有所大意,還請世子爺趕緊裁換諸將調兵布局。”
宇文訓聽后用手扶額,對事猶豫不決。
若是讓他攻向長安報仇,他能二話不說舉兵就上,可若讓他攻玉壁放偽齊入境,他是十分的掙扎。
片刻的沉靜后,宇文訓放手在案,抬頭放眼掃過李丹和薛褒,淡淡道:“宇文邕真的會滅本公一族嗎?”
李丹見宇文訓還在糾結這個問題,心里火急生氣,卻是不敢發作出來。
他深吸口氣,板正臉色,然后繼續講解道:“世子爺,如今擺在我們面前的只有兩條路。”
宇文訓一聽還有第二條路,頓時回復神氣,忙聲問道:“子全快說,第二條是何路?”
見宇文訓急切的模樣,李丹不賣關子,直接說起道:“第一條路就是大冢宰沒出事,若事這般,世子爺就可自行打出旗號,說朝中有奸臣作祟,離間王室血親,隨之引兵一路殺到長安,以武力迫使皇上禪位。”
“如此行事成功,大冢宰登上帝位,而您就會從世子爺變成太子爺。”
李丹的話最好聽的一句就是最后一句,聽進宇文訓耳里,落進心里,使他整個人一下落入幻想中無法自拔。
宇文訓的失神,正符合李丹的預期。
這就證明宇文訓是個正常人,那在他感情寄托被人破碎之后,能否干出非正常的事情就很顯而易見了。
“咳~”
李丹先行一聲咳嗽,把愣神的宇文訓給驚醒后,接著道:“但是這條路到底通不通,能不能走,目前還說不準,唯有等我們安插在長安的探子送來信才清楚。”
聽到李丹說起長安城中的探子,宇文訓雙眼瞪大,赫然朗聲道:“對對!一切都等探子到了再說。”
沒等宇文訓遐想太好,李丹面色一沉,潑起冷水道:“世子爺,大冢宰若真還活著,那自是最好不過的事,這不僅是世子爺的期望,也是我等下官的高興。”
“可一旦傳回的消息是大冢宰身死,世子爺該如何辦?難道真就要顧及什么所謂親情嗎?”
李丹的話再次讓宇文訓陷入沉默,稍息時間才感嘆道:“可本公終是宗室之人,又怎能忍心去毀掉這大周的天下!”
面對宇文訓的迂腐,薛褒接過駁斥道:“世子爺,常言道人在則事在,人亡則事亡。”
“真到那么一刻,他宇文邕都不在乎親情要屠殺您的親人,您又何必去在乎他的天下?”
薛褒的話音一落,不待宇文訓張嘴,李丹連聲附和道:“世子爺,薛司馬的話說得沒錯。”
“下官以為您的一房若真被皇上屠戮,此來無后共享國柞,您又何必保護他人之國。”
倆人的話語結束,宇文訓無奈嘆聲,隨即不解道:“你們倆人為何都非要與本公行事。”
倆人聽完宇文訓所問,沒有半點遲疑,躬身齊聲道:“我等之家兩代深受大冢宰的恩惠,唯有不惜此身,方能相報得大冢宰的恩情。”
倆人說得動聽,實則不然。
他們作為宇文護的親信,還屬于家族式傳承的那種,自然希望宇文護能當上皇帝,給自己帶來更多的利益。
但他們也清楚,只要宇文護一死,自己等人就將再無出頭之日,甚至絕大可能會身首異處。
畢竟他們的父輩與天王、及世宗皇帝的死脫不開干系,或者說是他們也參與過謀事。
與其等待未知的死亡,不如拼一把還算看得見光芒的未來。
宇文訓沉著臉色低著眉毛,茶杯在手中緊緊握住,剩下目光在李丹和薛褒身上來回游轉,
終于,他下定決心,決定聽從倆人提出的建議,同州不去了,人留在蒲州一邊等信,一邊備戰。
“李丹!薛褒!”
隨著宇文訓的一聲令喝,李丹和薛褒欣喜至極,竟違制屈膝俯身跪等著命令。
宇文訓見狀重重放下杯子,扶案站起來,向倆人分令道:“子全,從現在起,蒲州全體駐軍由你來監管協調,沒有本公的旨令,任何人不得隨意出入軍營。”
“另外關于邵州之兵和偽齊之事,就多勞煩雒生謀劃溝通,務必要抓緊時間做好一切準備,以應對最危險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