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十勝論
- 三國:這個廢帝有點兒猛
- 了一先生
- 2013字
- 2024-08-26 21:55:01
“周瑜?周公瑾!”
周瑜滿臉錯愕,自己這么出名?竟然天子也知道。
江東周郎誰人不知?東漢末年名將無數(shù),可統(tǒng)帥三軍的帥才,卻是寥寥無幾。
曹操胞弟曹仁,熟讀兵法,漢末也算嶄露頭角。
劉備創(chuàng)業(yè)初期,雖有糜家家財資助,猛將如云,但還是一盤散沙,直到諸葛亮出山,方才創(chuàng)下不世霸業(yè)。
龐統(tǒng)、諸葛亮雖是謀臣,但在指揮大軍,絕對有獨到一面。
若非司馬懿統(tǒng)兵,蜀國早已揮師中原,主帥作用可見一斑。
項羽如何?不還敗在劉邦手下,兵仙韓信曾放豪言,“統(tǒng)帥百萬大軍,只需將才十員。”
東漢末年還有一位帥才,位列唐武廟六十四將、宋武廟七十二將之一。
火燒赤壁,擊退曹操百萬大軍,為三國建立奠定基礎(chǔ),只可惜英年早逝,不然也是千古名帥。
此人正是周瑜。
“草民熟讀陛下歌賦,心中熱血沸騰,特集結(jié)鄉(xiāng)勇,前來投奔。
草民愿誓死效忠陛下,馳騁沙場,為振興漢室,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周瑜話音落下,賈詡、呂布等人,忍不住大笑起來,“黃口小兒,竟然……”
賈詡笑聲戛然而止,尷尬的看向劉辯,眼前天子,年紀(jì)好像也大不了多少。“陛下恕罪,卑職失言。”
劉辯并未搭理賈詡,卻盯著周瑜,“公瑾斬殺袁耀,不知想要什么封賞?”
雖然知道周瑜擁有大才,總不能上來就重用吧!
況且周瑜年幼,戰(zhàn)場經(jīng)驗暫不豐富,總歸需要培養(yǎng)。
“草民不需要任何封賞,望陛下半月后出征長安,能將周瑜帶在身邊,也可保護(hù)陛下安全。”
周瑜此話一出,賈詡、呂布瞬間警覺,半月后出征長安,只有劉辯親信商討,這個周瑜如何知曉?
透露軍機(jī)肯定死路一條,周瑜也在賭,希望能得到天子賞識。
呂布緊握方天畫戟,緊張的看向劉辯,等待眼神命令。
劉辯擺了擺手,并沒有感到震驚,周瑜能猜出來,也算是情理之中。
“你們都退下吧!朕與公瑾有話要說。”劉辯對眾人擺了擺手,呂布吐了口氣,向后撤退了數(shù)步。
“放肆!還不趕緊退下。”好不容易得到天子信任,隨從護(hù)衛(wèi)卻在猶豫,周瑜氣憤跺腳,讓他們趕緊滾蛋。
“公瑾認(rèn)為,朕攻打長安有幾成勝算?”
周瑜微微一怔,天子不問為何猜對,反而直奔主題。
“啟稟陛下!攻打長安,陛下有十成勝算。”
劉辯嘴角上揚(yáng),盯的周瑜有些發(fā)毛,“為何十成?”
“十成必有十勝論!”看著劉辯起了興致,周瑜繼續(xù)回答。
“一勝在正義之師,陛下乃大漢正統(tǒng),董卓乃亂臣賊子,天下人心所向,此乃道義之勝。
二勝在陛下英勇,董卓雖惡,陛下天生神力,親率大軍,所向披靡,無人可及,此乃武勝。
三勝在漢軍忠義,將士皆懷報國之志,愿為漢室拋頭顱、灑熱血,此乃忠誠之勝。
四勝在民心所歸,董賊殘害百姓,陛下救濟(jì)難民,有此對比,陛下出兵,必簞食壺漿以迎王師,此乃民意之勝。
五勝在祖宗庇佑,漢室數(shù)百年基業(yè),祖宗英靈在上,必助陛下掃平奸邪,此乃天命之勝。
六勝在謀士如云,陛下左右,有諸多智慧之士,出謀劃策,此乃謀略之勝。
七勝在兵精糧足,糜家散盡家財傾力相助,糧草充足,軍備精良,此乃實力之勝。
八勝在董卓驕橫,自認(rèn)有數(shù)十萬大軍鎮(zhèn)守,無人人可及,臨近年關(guān),董賊必輕敵無備,此乃驕兵之勝。
九勝在陛下決心,不成功便成仁,破釜沉舟,背水一戰(zhàn),此乃意志之勝。
十勝在漢室之威,大漢傳承久遠(yuǎn),威名赫赫,雖一時蒙塵,但其威仍在,此乃底蘊(yùn)之勝。
有此十勝,便有十成勝算。
陛下率大軍出征,一路上旌旗蔽日,士氣高昂,所到之處,百姓定歡呼雀躍,紛紛前來響應(yīng)。
而董卓的軍隊,聽聞陛下親征,且有十勝之論,定會軍心大亂,不戰(zhàn)而士氣大減。”
還好周瑜的十成,和郭嘉的百分制不同,聽的劉辯是熱血沸騰。
“會不會喝酒?”劉辯將酒杯遞給周瑜,還是邊喝邊聊比較暢快。
周瑜躬身接過酒杯,一飲而盡,“男子漢頂天立地,豈有不喝酒的道理?咳咳……真辣……”
看著周瑜面部猙獰,劉辯苦笑搖頭,接著詢問,“既然有了十勝?是否還有注意的地方?”
周瑜微微一怔,原以為劉辯聽到十勝論,便會驕傲自滿,竟然還會虛心請教。
周瑜點了點頭,拱手回答:“董卓有虎狼之師,個個兇殘如惡魔,陛下切不可有輕敵之心,方可有勝算。
董卓詭計多端,陰謀如漫天繁星,令人眼花繚亂,陛下應(yīng)謹(jǐn)慎應(yīng)對,切不可驕狂自大。
行軍之路,艱難險阻,或有狂風(fēng)驟雨,或有暴雪嚴(yán)寒,陛下要提前做好準(zhǔn)備。
情報至關(guān)重要,需在董卓軍中遍布眼線,哪怕是一只蒼蠅飛過董卓營帳,陛下也要知曉其動向。
軍心不可動搖,陛下要以仁德感化將士,讓每一個士兵都愿為陛下赴湯蹈火,肝腦涂地,若有一絲軍心渙散,大軍將如一盤散沙。
戰(zhàn)場之上,瞬息萬變,陛下要處事果斷,決策稍有遲疑,勝利便有可能消散。
此番征討董卓,乃是關(guān)乎漢室存亡之大戰(zhàn),陛下應(yīng)防范其他諸侯趁機(jī)作亂。
剩下的……草民暫還未想到,愿追隨陛下左右,剿滅董卓,重振漢室雄風(fēng)。”
周瑜說到興頭上,突然不再繼續(xù)說下去,顯然也是動了小心思,希望能陪在劉辯左右。
對于周瑜的提醒,劉辯認(rèn)真傾聽,也算是對周瑜的測評。
“公瑾!想要個什么官職?”從古至今,自己選官?聞所未聞。
“大將軍!”周瑜此話一出,劉辯口中酒噴了出來,這小子胃口也太大了。
劉辯有些尷尬,語氣明顯是在商量。
“公瑾年紀(jì)尚小,恐百官不服,先做個校尉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