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糧價上漲
- 從大乾開始長生不死
- 仙道常青
- 2032字
- 2024-07-10 23:56:20
陽光透過云層灑在青石板鋪成的路上,集市上人頭攢動,各種叫賣聲此起彼伏。
徐文山穿梭在人群中,第一次真正地停下來,仔細觀察這個熟悉又陌生的世界。
只是令他有些意外的是,集市的角落里,乞丐的身影比往常多了許多。
他們衣衫襤褸,有的倚靠著墻角,有的蜷縮在陰影之中,伸出手中的破碗,用疲憊而期盼的目光看著來往的行人。
在這些乞丐的周圍,還有一群群看起來營養不良的孩子,他們或跟隨父母,或被單獨遺棄在集市的一隅,眼中流露出與年齡不符的憂傷和無助。
除此之外,還有隨處可見的賣身葬父,賣身葬母,賣兒賣女。
這與他記憶中那個的集市大相徑庭。
“二狗,你看……”
徐文山指了指不遠處的一群乞丐,聲音中帶著一絲沉重,“這些日子,我總感覺有什么不對勁,現在看來,附近幾個縣城的干旱和瘟疫的影響比我想象的要嚴重得多。”
王二狗順著徐文山手指的方向望去,臉上也浮現出了一絲凝重。
“徐先生,你說得沒錯,外面的旱災確實不容小覷。”
他嘆了口氣的同時,似是后怕的拍了拍胸口,“不過還好咱們青山縣的人都心誠,老天爺也特別眷顧咱們,即便周邊的縣城都遭遇了旱災和瘟疫,咱們這兒卻依舊風調雨順,莊家也長得好得很。”
徐文山聞言,心中五味雜陳。
他自然清楚,青山縣之所以能在災害中獨善其身,主要歸功于其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而不是所謂的老天爺眷顧。
四周環繞的山脈像一道天然屏障,有效地攔截了季風,從而確保了這片土地上的雨水充沛。
“徐先生,你看那邊,是新來的貨攤,聽說是從江南帶來的絲綢,可漂亮了。”
王二狗的話語打斷了徐文山的沉思,他的目光隨之轉向了新來的貨攤。
江南的絲綢在北方一向是稀罕之物,以其細膩光滑、色澤鮮艷著稱,吸引了眾多行人的駐足觀賞。
但在這個充斥著貧困和苦難的背景之下,這樣的奢華顯得格外刺眼。
或許對于這個時代的人來說,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才是常態。
可問題在于,自然災害與疫情帶來的不僅是物質上的損失,更有可能引發社會秩序的動蕩。
干旱與瘟疫的雙重打擊,足以讓一個地方陷入絕望,而絕望之中,人們往往會選擇極端的出路,甚至可能走向反抗。
更令人擔憂的是,有心之人,如那些野心勃勃的教派或幫派,很可能會趁機而入,利用民眾的絕望情緒,將其轉化為自己的力量。
他默默地思索著,如果任由這種情況發展下去,不僅周邊的縣城會陷入混亂,連相對安寧的青山縣也可能受到波及。
在這種情況下......
“這江南絲綢的確精美,”
徐文山的聲音平靜,但他的眼神卻透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憂慮,“不過在周邊縣城都受災的情況下,即便我們青山縣風調雨順,但也得做好糧食價格上漲的準備。”
“啊?糧食要漲價嗎?”
王二狗撓了撓頭,顯得有些不解,“為啥啊?咱們縣城里不是沒受災嗎?”
靠山幫包吃包住,故此很多幫眾對于外界的物價上漲并不感知。
徐文山雖然近一個月也并未出門,但按照常理,青山縣的物價上漲是必然的。
“二狗,你想想,周邊縣城遭受了干旱和瘟疫,糧食減產,甚至顆粒無收。這意味著他們需要從外地買糧食,而青山縣作為附近少數未受災害影響的地方,自然會成為他們的首選。”
徐文山解釋道:“而且,災民涌入,也會加劇這種情況。”
“那咱們怎么辦?糧食要是真的漲得太厲害,咱們青山縣的人豈不是也得跟著受罪?”
王二狗聽罷,臉色微變,顯然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未雨綢繆,提前儲備足夠的糧食。”
徐文山回道,“走,去糧鋪看看。”
其實靠山幫早就有做準備。
這點從最近的賬本上就足以體現出來。
糧食,藥材之類的,都有額外收購。
但問題在于,靠山幫的文人頭子,大長老跑了,他手下的那幾個老童生也就被不被重用,平日里也就寫寫書信,抄一抄文章之類的。
所以,對于此次災情,幫里的高層看到了,也做了準備。
的確是重視了,但重視的還不夠徹底。
“好,徐先生,去哪家的糧鋪?”
王二狗連忙問道。
“都問問吧,看看現如今糧價如何。”
徐文山沉吟片刻道。
徐文山與王二狗隨即離開了集市的繁華區域,轉而深入幾條較為安靜的街道,那里分布著幾家規模不小的糧鋪。
這些糧鋪平時生意興隆,儲存著大量的糧食,是縣城糧食交易的重要場所。
他們首先來到了一家名為“滿倉糧行”的店鋪,這家糧行在青山縣頗有名氣,老板為人圓滑,善于交際,與縣里的許多大戶都有往來。
徐文山與王二狗剛踏入店門,便有伙計熱情地迎了上來。
“兩位客官,想要買些什么?”伙計滿臉堆笑,顯然是看出了來人不一般。
“最近糧價如何?”
徐文山開門見山,“我打算多買一些。”
伙計的眼神瞬間變得嚴肅起來,顯然他意識到了徐文山的問題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詢問,而是預示著一筆可能的大買賣。
他清了清嗓子,盡量保持鎮定地說:“這位客官,最近的糧價確實有所波動。由于周邊縣城的旱災和瘟疫,糧食供應緊張,價格自然水漲船高。”
“平日里,咱們這兒的糧價是一斗米九十文上下,一個月前是一百二十文,現在已經攀升到了一百八十文。”
“這是普通米的價格,若是您買劣質米,只需一百二十文,而上白米現在要二百七十文一斗。”
聞言,徐文山稍稍松了一口氣。
這個價格的漲幅顯然比他預期的要低不少。
一斗米是十二斤半,差不多夠吃八天,一石是十斗,能吃八十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