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大乾開國
- 莽在諸天,從知否世界開始
- 第二城主
- 2015字
- 2024-07-23 12:00:28
百官是先一步而走,各自的家人老小,行程過于緩慢,肯定不能等著一起走。
一千里地,這么多人組成的隊伍,最快可能也要半個月的時間。
但是百官們等不及,畢竟國不可一日無君,現(xiàn)在都已經(jīng)過去快一個月的時間了。
秦楚必須要早日登基。
登基之前,還是有很多流程要走的,不是說登基,馬上就能登基的,禮法不同。
一千里地,百官們最終用時五天趕到。
沒辦法,全都是文官,不像是武將,體質(zhì)有些孱弱。
“燕京城這么大嗎?”
當百官來到燕京城,看到燕京的城墻之后,就被震驚住了。
那高達三十多米的城墻,看著就攝人心魄,跟這里比起來,開封府實在是有些小家子氣了。
“入城。”
進入城中之后,他們更是感受到,燕京城跟開封的不同。
相比起開封府而言,這里更顯得大氣蓬勃一些。
尤其是,當他們看到皇宮,不對,現(xiàn)在應該是攝政王府之后,心中不由而然的就升起了一股敬畏之心。
宋朝的皇宮,說白了,跟一個富貴人家的大型院落沒有什么太大的不同。
百官每日上朝,也沒覺得有什么。
但是,在這里,還沒進去,只是在門口,就讓人有些拘謹,哪怕秦楚沒在他們面前。
“王爺,百官到了。”
張大前來匯報。
“時候到了。”
秦楚目光透過宮殿,看向外面。
這一刻,他已經(jīng)等了三年了,終于等到這一天了。
接下來的流程,就很復雜了,在一眾大臣的勸說中,這一次秦楚同意了。
經(jīng)過禮部指定的繁瑣禮儀之后,秦楚登基稱帝。
但是,很快一件事情,就讓百官爭吵起來。
“陛下,臣以為,新的國號當以秦來命名。”戶部尚書劉安出列,開口說道。
他們?nèi)硕家呀?jīng)在燕京了,很顯然所有都明白,新的國號肯定不可能是宋。
所以,宋這個國號,考慮都不用考慮,就不用說了。
劉安之所以提議以‘秦’為國號,也是考慮到,秦楚姓秦。
而且,在攝政王之前,秦楚一脈是秦國公,正好都應了‘秦’這個字。
“陛下,臣以為不妥。”
劉安話音剛落,禮部尚書孔繼直接站出來反對:“縱觀以秦為國號的,暴秦僅僅歷時14年,便被滅國了。
暴秦之后,五胡亂華時期,苻健建國稱帝之后,以秦為國號,也僅僅歷時44年,政權(quán)消亡,史稱前秦。
前秦之后,后秦開國皇帝姚萇,歷三帝,享國31年。
西秦,五胡十六國之一,開國皇帝胡人乞伏國仁,37年時間,西秦國滅。
隋朝末年薛舉建國稱帝,國號為秦,歷兩帝,享國僅1年。”
孔繼如數(shù)家的說完之后,向秦楚拱手道:“陛下,歷來以‘秦’為國號,沒有一個堅持超過五十年的。”
當孔繼說完之后,百官再也沒有人,敢出來反駁一句。
“既如此,孔尚書,你有何想法?”秦楚看向孔繼,開口問道。
最開始,秦楚也是想著,或許以秦為國號,正適合。
畢竟自己姓秦,而且還是秦國公之后。
但是聽到孔繼說完之后,仔細一想,確實,以秦為國號的,時間最長的政權(quán)就是前秦了,也僅僅44年的時間。
一旦以秦為國號,被有心人宣傳的話,肯定會造成國內(nèi)不穩(wěn)定。
“陛下,易經(jīng)中第一卦《彖》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tǒng)天。”
說著,孔繼拱手道:“陛下,臣以為,當以大元為國號。”
在易經(jīng)之中,元可以解釋為創(chuàng)始和大的意思。
可以代表著新朝的氣象。
孔繼說完之后,下面百官頓時眼前一亮,這個國號不錯。
百官不知道,但是秦楚知道,所以他不喜歡這個國號。
“不如,以乾為名。”
秦楚說著,看向孔繼道:“孔尚書,國號定為大乾,你覺得如何?”
“這,陛下……”
孔繼說著,猶豫了一下:“易經(jīng)之中,乾代表著天,是不是……”
天,這會不會有點太大了?
為何選元,就是因為元這個字,還可以,不像是乾,有點太大了。
“代表著天,不是更好。”
秦楚說著,一臉認真的道:“朕自出生以來,就代表著天命所歸,就以大乾為名,新的國號,就定為大乾了。”
“臣等遵旨。”
百官叩拜。
說白了,百官也只是提議,真正做出決定的是秦楚。
從這一刻開始,宋朝最終被秦楚的大乾給取代了。
……
建國過程雖然看似簡單,但是一切新事物,全都需要重新捋順。
包括官袍的指定、新的規(guī)矩等等,一系列的問題。
終于,用時一個月,朝廷才轉(zhuǎn)變過來。
大乾建國第一件事情,就是組建內(nèi)閣。
內(nèi)閣一共六名成員,原吏部尚書霍昌調(diào)入內(nèi)閣,擔任內(nèi)閣首輔。
原戶部尚書劉安、戶部侍郎蔡忠,調(diào)入內(nèi)閣,擔任內(nèi)閣次輔。
說起蔡忠這個人,自從投入秦楚門下之后,不僅做事很干練,而且表現(xiàn)的極為忠心。
其實秦楚很清楚,蔡忠是什么人,但是無所謂。
只要能為自己辦事,不管他是什么人,黑貓白貓,抓到耗子的就是好貓。
內(nèi)閣首輔的權(quán)力太大,必須要用兩名次輔來分割首輔的權(quán)力。
他自己無所謂,因為他是大乾的開國皇帝,他甚至可以推到一切重來。
但是他必須要為自己的子孫后代著想。
有朝一日,他離開這個世界之后,心中自然也是希望自己的子孫能夠延續(xù)大乾。
除此之外,原兵部右侍郎王江,被調(diào)入戶部。
至于兵部尚書盛纮,秦楚并沒有挪動他的位置。
還是那句話,他要為自己的子孫后代考慮,盛纮已經(jīng)是國丈了,兵部尚書已經(jīng)封頂了,不可能再讓他進一步了。
剩下兩名內(nèi)閣成員,也是原六部之中的侍郎歐云、尚奉。
與此同時,秦楚原本的親衛(wèi)張大,現(xiàn)在更名為張廣。
在秦楚的命令下,張廣組建了錦衣衛(wèi)。
錦衣衛(wèi)同樣是秦楚留給自己后世子孫的,作為皇帝,不能丟了自己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