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百萬英鎊
- 美漫:我在一戰當祖國人
- 尾巴卷卷吖
- 2056字
- 2024-07-08 00:01:09
衣著華麗的仆人把卡爾領到一個豪華的房間,里頭坐著兩位上了年紀的紳士。
“謝謝,詹姆斯,你可以下去了。”
兩位紳士打發走仆人,讓卡爾坐下。
“你好,呃......”一位紳士禮貌地打招呼。
“卡爾,卡爾·盧珀。”卡爾簡單的回答。
他對兩位紳士沒什么興趣,眼睛直勾勾地盯著餐桌上那頓豐盛的早餐。
烤乳豬的香味如炮彈般沖擊著他的理智。
只需要三口,我就能吃掉它!
“噢吼吼,盧珀,有趣的姓氏,卡爾先生可是從事報業?”
相當數量的英國人姓氏是基于某人的社會性工作或者職位。
比如庫克cook是廚師,喬治judge是法官,盧珀repoter是記者。
“不,我是一名鋼鐵廠的工人,而且已經失業很久了。”
從1900年至1913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英國股市經歷了長期的下跌。
金融家們將錢都投到增長更快,前途更明朗的美利堅市場。
不同的是,本次股市下跌并不是由世界需求不足和長期通貨緊縮引發的,而是英國商品競爭力不足導致的。
以鋼鐵行業為例,早在19世紀70年代末,英國人就發明了托馬斯-吉爾克里斯特煉鋼法。
這種技術在19世紀80年代末迅速在歐洲大陸被廣泛采用。
然而直到20世紀30年代,英國企業家才用它替代了傳統的煉鋼技術。
技術落后,產品失去競爭力,外部需求減少,致使部分中小型工廠破產。
1914年,英國的失業率保持在4%-5%,比例雖然不大,但架不住工人龐大的基數。
據統計,截至1914年,英國的工人群體已經膨脹至2400萬人。
失業人口高達120萬,與英國一戰死亡的士兵人數相當。
卡爾不幸成為失業大軍的一員已然半年之久,而他的老板,也在三個月前成了流浪漢的一員。
兩位紳士對視一眼,滿意又欣慰地點點頭。
“卡爾先生,您介不介意我問幾個問題?”
那位紳士語調優雅地問道。
“當然不,您請問。”
“我想問問,卡爾先生,您接下來有什么計劃嗎?”
“沒什么計劃,我只希望能找到一份工作,能填飽肚子就好。”
再次暗示無果,卡爾調整措辭向兩位紳士問道:“聽您的意思,能給我提供一份工作對嗎?”
“別著急卡爾先生,您先別著急。”
那名紳士笑著抬手安撫住卡爾急躁的情緒。
“恕我冒昧的問一下,卡爾先生,您還有錢嗎?”
卡爾心頭泛起疑惑,但為了填飽肚子他還是誠懇地回答道:“如您所見,我穿的這身不得體的衣服,我身無分文。事實上,我已經有三天沒吃過一點東西了。”
“噢,這太幸運了,真的太幸運了。”
另一名紳士高興地撫掌。
那名紳士微笑著起身,將一封精制的信箋遞過去。
卡爾挑了挑眉,難道是某個未知的親戚留給他的遺產?
他正要拆開看看里面究竟是什么,那名紳士急忙走過來按住他的手。
“別著急卡爾先生,這封信的打開時間是下午兩點,現在還有一個小時呢。”
“請一分鐘也不要提前。”
另一名紳士也走過來。
怪異的舉動,與《百萬英鎊》雷同的劇情,讓卡爾更加看不懂了。
難道他穿越的不是一戰的英國?而是十九世紀的英國?
【已收集角色碎片:愛德華·伊利亞斯·沙遜】
【已收集角色碎片:雅各布·亞伯拉罕】
當兩名紳士靠近卡爾二十英尺的范圍,眼前突然彈出兩道碎片收集提示。
眉頭微不可查地皺了下,卡爾隨即用怪異的眼神盯著兩個老幫菜。
如果眼神能殺人,兩個老幫菜已經不知道死了多少回了。
沙遜、亞伯拉罕兩個姓氏卡爾自然不陌生,這兩個猶太家族可謂是臭名昭著。
這么說吧,簡直是畜牲里的畜牲。
如果單純以販毒的數量作為衡量標準,大衛·沙遜可謂是史上最大的毒品販子,后世的任何大毒梟都無法與其相提并論。
據資料顯示,1836年從印度走私的鴉片超過三萬箱,這還不包括偷稅漏稅的走私鴉片。
其中,97%以上被猶太鴉片商販控制,而沙遜洋行占據大頭,大約20%左右。
而大衛·沙遜和后世大毒梟最大的區別在于,通過控制媒體輿論,他的販毒罪行被完全抹除,甚至飾之以光輝。
瞧瞧,這就是二十世紀新聞媒體的含金量。
亞伯拉罕拉動壁爐旁的鈴鐺,仆人很快推門進來,等待兩人的吩咐。
“詹姆斯,送卡爾先生離開。”
......
卡爾稀里糊涂地拿著精致的信箋被送出屋子,他自然不能傻到聽兩個該死的老幫菜的吩咐。
找了個沒人的角落蹲下,卡爾直接拆開信封。
映入眼簾的是一張價值五百萬英鎊的巨額支票,英格蘭銀行曾發行過兩張百萬英鎊的大鈔,用于和某國對公交易之類的特殊目的,這就是其中一張。
里面還有一封信:
或許您讀過《百萬英鎊》的故事,假如有個身無分文的家伙,他除了一張百萬英鎊的大鈔一無所有,而且他沒辦法證明這張大鈔就是他的。
這樣的一個人命運會怎么樣?是餓死?還是被抓住?亦或是能靠這張大鈔活過三個月。
我們對故事的結局感到質疑,所以想請先生完成這個實驗。
信里的支票借給您三個月,如果在限期內將它完整無損地歸還,您能夠得到我們所能提供的任何工作。
還?還什么還!
卡爾憤憤不滿地將大鈔揣進荷包,兩個無恥的老幫菜,搶完他家的金庫,再回過頭把錢借給他讓他還。
這就是我的錢!還什么還!
不過,信中有一句話是對的,他現在無法證明這張大鈔是他的,如何將支票蘊含的海量財富變現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咕~咕~
三天滴食未進,肚子餓到現在早就敲鑼打鼓造反了。
“先想辦法填飽肚子。”
餓著肚子可沒法打仗。
但他身上一個便士都沒有。
這個時期的英國拜金熱盛行,一個富有的百萬富翁比傳統大英貴族更受尊重。
或許,可以利用這張支票狐假虎威,蹭幾頓免費的飯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