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白猿示警 隨緣傳法
- 從火工童子到道門天尊
- 玄素君
- 2156字
- 2024-07-07 00:02:00
收好金行玄晶之后,石床上只剩下幾塊西瓜大小的礦石。
李承道看了幾眼也沒認出是什么寶礦,猜測是沈墨用來汲取庚金之氣蘊養(yǎng)劍丸的靈鐵之流,一樣收入葫蘆里存放。
“太白弟子真是清貧,沈墨也算真?zhèn)鞯茏?,除了劍丸外連個像樣的法器都沒有,更不用說似如意飛舟那等外物了?!?
“人言無欲則剛,青蓮道人立下如此門風,正是要叫弟子赤誠于劍,在大爭之中尋得那證道的機緣?!?
“我雖非太白弟子,卻也當效法他們這等果敢之心,一路勇猛精進,不為外物所累。”
李承道將葫蘆懸在腰間,心神逐漸歸于寧靜,開始運轉(zhuǎn)功法療傷。
三日后清晨,李承道感到自家傷勢已經(jīng)無礙,又用丹爐收了些庚金之氣,然后才起身出了石室。
以飛劍削斷山石堵住洞口后,李承道騰空而起,御風往白虎峰飛去。
片刻之后,李承道輕飄飄從空中落下,發(fā)現(xiàn)一只高大的白猿正等在洞府門前。
“袁空將軍這是來討要功法了?”李承道玩笑道。
袁空連忙躬了躬身:“不敢!不敢!小畜來此實有要事向道長稟告?!?
李承道臉上笑意一收:“有何要事?且仔細說來?!?
袁空遲疑了一瞬,好似心中有了決斷,小聲開口道:
“啟稟道長,原來充任山神的那只白虎并非這山中生靈,而是北辰道宗中某個世家圈養(yǎng)的靈獸?!?
“正是因為有那世家做靠山,它才有恃無恐,明知道長是道宗弟子,依然敢設(shè)計謀害?!?
李承道點了點頭:“此事我早有預料,不過我在這里呆不長,想來不會和那什么世家起爭執(zhí)。”
袁空面色一變,連連擺手道:“道長此言差矣!那些世家子弟定然不會輕易放過道長!”
“我曾聽那白虎說過,天齊山之所以被那些世家看中,是因為它洞府中出產(chǎn)一種寶貝。”
“這寶貝每三十年一熟,所以那些世家子弟每過三十年就來一次?!?
“而今年便是三十年之期,道長您殺了白虎,占了洞府,他們到了此地定然不會善罷甘休?!?
李承道往洞府中看了幾眼:“白虎可曾說過那是什么寶物么?”
袁空剛欲回答,突然又著急起來,頓足道:“道長啊!現(xiàn)在哪是計較這個的時候?”
“他們每次來都是兩三個玄光修士,那白虎縱有陰神境修為也只能任他們拿捏?!?
“道長飛劍固然厲害,又有寶物傍身,但那等世家弟子焉能無寶?道長不如早早退走,免得被他們所害!”
李承道聽到此處,不由輕笑道:“數(shù)日前你還帶著山魈欲要殺我,如今怎地為我擔憂起來了?”
袁空面皮一紅,嘴巴開合幾次,然后深深彎腰行了一禮:
“不敢欺瞞道長,先前小畜在白虎手下謀生,圍攻道長全是那白虎的主意?!?
“小畜雖得了個將軍封號,其實半點不能自主。”
“因我猿類數(shù)量繁多,開靈容易,這山神便將我等視作螻蟻?!?
“它不僅征戰(zhàn)時要讓我們做炮灰,平日里也把我們當做口糧,肉頭,動輒數(shù)十上百的吞吃?!?
“道長殺了那白虎,我等十數(shù)萬猿猴都十分感激,小畜雖本事低微,卻也不肯坐視您被他人害了去?!?
李承道點了點頭:“難得你等妖類也有感恩之心,不過我殺白虎實是為了自己,你也不必放在心上?!?
袁空還欲再說,卻見李承道抬腳朝山洞中走去:“你隨我來,我們看看這里面有什么寶貝值得那些世家惦記?!?
一人一猴走進山腹中,李承道抬手將一枚拳頭大小的明珠放在石壁上,眼前頓時一片明亮。
白虎做山神時威嚴深重,袁空也是第一次進來,正好奇的四處打量。
李承道在池邊臥虎石上一坐,隨手朝前一指:“這洞府中連根草都不長,若非要說什么珍奇之物,也就這個靈池了?!?
袁空聞言連忙俯下身子,伸出毛手捧起池水放在嘴邊嗅了嗅:“好精純的土行靈氣!這水下的靈脈定然品質(zhì)不凡?!?
這猴頭喝了幾口池水后又看向李承道:“道長不知,這山中靈脈不少,品質(zhì)卻低得很,產(chǎn)生的靈氣也十分污濁。”
“我等山中精怪自開靈后便能吞吐靈機,但吐納十來年都練不出真氣,所以大多都去汲取瘴氣,毒氣甚至是殺孽血氣來修煉。”
“這白虎坐擁這一條靈脈,難怪能修煉到陰神境界,壓得我們這些生靈抬不起頭來?!?
李承道聞言心中忍不住嘀咕:“吐納十來年都練不出真氣?這天齊山的靈氣真這么差?”
于是便對袁空笑道:“我看你卻沒煉化什么雜氣,至今連御氣騰空都做不到,顯然也是個有心氣兒的?!?
“我走之后這洞府就留給你吧,然后再傳你些練氣法門,至于日后能走到哪一步就看你自己了。”
袁空的動作一下停住,而后跪在地上砰砰磕頭:“多謝道長慈悲!多謝道長慈悲!”
“道長有如此仁心,小畜實不忍見您被那些世家弟子欺辱!求道長到別處避一避吧!”
李承道擺了擺手:“不必如此多禮,你且起來便是?!?
袁空站起身來,額頭都是血跡,李承道見了不由嘆息一聲,解釋道:
“你這猴頭倒是好心,我亦能大致猜到這靈池中產(chǎn)出的是何寶貝,那也是我欲得之物,斷無拱手讓人之理。”
“至于你所說的世家弟子,他們來了我自有辦法應對,你卻無需再擔憂了。”
袁空不好再說,只好恭敬站在一旁,一副溫順純良的模樣。
“此猴雖有些小心思,本性倒也不算壞,何況我未來還有用得著他的地方……”
李承道思索片刻,又對袁空道:“此山靈氣不純,唯這洞中土行靈脈尚堪使用,我便傳你那白虎修煉的《玉清戊土真經(jīng)》。”
“只因這篇經(jīng)文并不完整,別人能傳與白虎,我自然也能轉(zhuǎn)授與你,倒也不算違背門規(guī)。”
“你得傳功法后先莫著急修煉,只記熟便好,日后每三日來洞外等候,我練功閑暇時再為你細細講解諸多辛秘之處?!?
袁空自然千恩萬謝,又要跪下磕頭,被李承道勸住后依然激動地身子發(fā)抖。
李承道也不管這只白毛猴王有幾分作態(tài),坐在臥虎石上凝神片刻,便開始逐字逐句的念誦經(jīng)文。
袁空又在李承道座前跪下,滿臉專注地聆聽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