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大道唯爭,混元丹爐
書名: 從火工童子到道門天尊作者名: 玄素君本章字數: 2920字更新時間: 2024-06-27 08:34:32
玄機子照例不理會眾道士的爭斗,只讓人把死者抬到山里安葬,至于懲戒李承道之事更是一字未提。
宋無忌被李承道一怒殺人的手段震懾,終究不敢上來拼命。
李承道強迫眾道士將丹藥都交上來,自己扣下大半后又均分下去。
心中暗自記下幾個神情閃爍的道士,然后才和白鶴童子一起離了前院。
順著連廊轉過一洼荷葉池塘,拐進月亮門,來到一處青竹環繞的小院里。
白鶴童子自去準備茶水,李承道先回房間處理了傷口,整理衣冠后才來正房見玄機子。
抬起手剛欲敲門,就聽房里有個和煦的聲音傳來:“承道,直接進來便是?!?
李承道輕輕推門走了進去。
室內并無桌椅陳設,只在墻壁上掛了一副星圖,再就是一張竹席,兩三個蒲團而已。
一個中年道人正在蒲團上端坐,頭戴蓮花冠,著一身黑色道袍。
手腳修長,面容清瘦,長眉垂至耳邊,美髯及腹,手持一柄二尺長的紅玉如意。
陽光透過軒窗照在這道人身上,令他更平添了幾分沖虛氣度。
李承道躬身見過禮數:“些許小事,打擾觀主清凈了。”
玄機子點頭,以如意指了下一旁的蒲團,示意李承道坐下,然后才道:
“修真練道,叩問長生,實是奪天地靈機為己用,故而常有劫數臨頭,大致可分天劫,魔劫,人劫三種。”
“筑基乃練氣修仙第一步,常人筑基需待年滿十六,精氣完足之后,再用百日靜坐之功,引導氣血煉開周身經脈方可?!?
“你根骨資質都屬上乘,修持積蓄也足,今日又過了人劫,筑基自是水到渠成,無需再耗費百日光陰了?!?
李承道聽到此處,心中生出幾分明悟:
“我這些年勤修不輟,丹藥不缺,氣血牽引之下,周身經脈早已洞開,道基在無形之中就筑成了。”
“看來是這筑基境界得來太容易,人劫才會早早降下,如此也見大道至公之理?!?
玄機子接著講道:“開脈筑基之后才能修煉真正的仙家功法,吐納天地靈機煉成五行真氣,故而下一個境界叫做明氣?!?
“到了明氣境界便可催動法器,施展一些簡單的法術,勉強脫了凡俗,可稱作修行人了。”
說著從袖中拿出一冊黑色封皮的法本和一個黃皮葫蘆,隨手遞給李承道:
“此乃《玉清坎離真解》玄光境之前的功法,習之能修煉水火真氣,你先自行參詳,若有不明之處再來問我?!?
“葫蘆里是黃芽丹,服用后能改善根骨,壯大真氣,效用比辟谷丹強上許多,你也一并拿去?!?
李承道也不矯情,謝過之后雙手接了。
玄機子待他將法本和葫蘆都收好后才再次開口:
“這招收弟子之事本無需我親自來此,是吾師洞玄真人前些年推演天機,算到唐國有位皇子和他有師徒緣分,才遣我來走這一遭。”
“吾師執掌丹鼎院,神通道法和煉丹之術可稱雙絕,只是我和幾位師兄弟天分有限,未能習得煉丹術的真傳?!?
“是以吾師欲再收一名關門弟子繼承丹道,承道你悟性上佳,于藥理之學也極有天賦,正是那天機昭示之人,日后稱我為師兄便可?!?
玄機子這一句話便算定下了名分,觀中道士數十人,終是李承道先一步入了仙門。
李承道連忙躬身朝玄機子道謝:“師兄引路之恩,師弟永世不忘?!?
玄機子又叮囑道:“今日這人劫雖不值一提,師弟也當引以為戒?!?
“修仙并非枯坐山中苦熬歲月,而是一條爭奪之路,與天爭,與人爭,與己爭?!?
“且不提此界十洲三島有億萬修士,只說我北辰道宗,山門直面北方妖魔盤踞之地,弟子若無大爭之心,如何能立身?”
“在宗門中也有師徒法脈和玄門世家之爭,即使是同門師兄弟之間,有時也有爭斗。”
“你想,這上乘的玄功、法寶、靈材、丹藥都是有數的,你若不爭,機緣豈會憑白落在你頭上?”
“雖然入門后自有法度約束,但許多爭奪并不流于表面,若無警醒之心,恐為他人所害?!?
李承道心中一震,這才知曉了修仙世界的生存法則,也明白了玄機子這些年為何對觀中道士的爭斗從不過問。
一言蔽之,大道唯爭!心性怯懦便是與道無緣,只能淪為凡夫俗子!
“承道你也莫要憂慮,你入門后有師尊和我們幾位師兄照拂,處境要比尋常弟子好得多。”
“只是師尊是陽神真人,門中不知有多少人想拜入他門下,你平日需仔細些,莫要被人算計了去?!?
李承道再次躬身:“師弟多謝師兄教誨,日后自當時時警醒,不敢存絲毫松懈之心。”
玄機子撫須笑道:“如此甚好,待你鞏固明氣修為后我送你一柄寶劍,此次回轉宗門時恐有些波折,到時還有用你之處?!?
這時白鶴童子捧著茶盤進來,李承道陪著玄機子喝了幾盞茶后便告退而出,回自家房里參悟《玉清坎離真解》去了。
人乃道體,周身穴竅暗合周天,體內心、肝、脾、肺、腎五臟正和五行一一對應。
《玉清坎離真解》是正統道家玄功,講究汲取天地靈氣歸入己身,同心火,腎水合練,修成水火兩種真氣。
真氣煉成之后,既能憑之洗練己身,又能施展法術,催動法寶,可謂是妙用無窮。
李承道平日里多受玄機道人指點,對道家經典中的各種隱喻、密語都熟悉的很,觀看這《玉清坎離真解》并無難度。
他坐在蒲團上,先在心中將功法仔細推敲了幾遍,確認沒有疏漏之后,才從葫蘆里倒出一顆色澤青碧的黃芽丹來。
“玄機道長說過,靠吞服丹藥修煉終究比不上直接在靈機充沛之地吐納運功?!?
“一是但凡丹藥都或多或少有些雜質,不如天地靈氣純凈?!?
“再就是每次服丹時都要停下功法運轉,待丹藥化開才能繼續……”
李承道將葫蘆放在地上,心中剛升起這個念頭,就覺自家丹田處一熱,一道紅光透過衣衫飛了出來。
一只巴掌大小的丹爐懸浮在身前,三足圓腹,呈紫銅色,爐身銘刻著八卦符文,蓋子形如八角亭臺,爐中隱有紫色火光閃爍。
“……這是混元丹爐?是前世倭寇從道家祖庭搶走的至寶……它怎會出現在此處?”
李承道記憶中的混元丹爐有丈余高下,在道家祖庭院子里飽受了千多年風吹雨打,并無絲毫神異可言。
而眼前這丹爐雖然形狀未變,卻縮小了幾百倍,通體縈繞著紅光瑞氣,一看就是了不得的寶物。
“前世我死在倭寇槍炮之下,莫非是混元丹爐有靈,將我的魂魄帶到此方世界?只是不知這寶貝有何妙用……”
似乎感應到了他心中的疑問,混元丹爐在空中輕輕一晃,八角爐蓋打開,一條紫色火光從爐中飛了出來。
就似一條靈活的絲帶,只輕輕一刷就把蒲團前的黃皮葫蘆燒成了粉末,卷著幾十顆黃芽丹往爐里飛去。
“丹爐怎地搶我丹藥……這可關乎我的修行……”
李承道還來不及動作,就見那條紫色火光中又分出來游絲似的一縷。
如蛇信般一閃即收,就將他手里捏著的那顆丹藥也卷了去。
“咣當!”八角爐蓋落在爐口。
“嗖!”丹爐又變成紅光飛回丹田里去了。
李承道長吁幾口氣,勉強撫平了心境,內視感應丹田氣海。
丹田之中浩瀚無垠,昏暗空蒙,宛若天外混沌。
一只精致小巧的丹爐懸在虛空中,一邊緩緩旋轉,一邊散發著重重寶光。
“我曾聽師兄講過,唯有本命法寶才可收入丹田之內,這混元丹爐莫非成了我的本命法寶?”
李承道這個念頭還未落下,就見那丹爐輕輕一晃。
“轟!”蓋子打開,青色的靈光從爐子里噴薄而出,那是黃芽丹中蘊含的至純靈機!
李承道感覺身子一震,一股熱流從丹田氣海沖了出來,涌入周身經脈之中。
“原來混元丹爐還有這番妙用!這卻省了許多功夫,正好用這些靈機修煉水火真氣!”
李承道福靈心至,連忙按下心中雜念,開始運轉《玉清坎離真解》中的行氣法門。
“嘩啦,嘩啦!”磅礴的靈氣宛若江河奔涌,順著經脈流轉四肢百骸,過十二正經,運行周天之后復歸丹田氣海。
“有此丹爐相助,我煉化丹藥的速度便是常人的百倍千倍,且不必擔心丹毒隱患!”
“只要丹藥充足,我的修為進境便可遠勝常人,未來定然仙道可期!”
爐中久煉非鉛汞,捉坎填離得真傳,水火二氣,一日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