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勞埃德保險公司曾從拍賣市場買下一艘船,這艘船1894年下水,在大西洋上曾138次遭遇冰山,116次觸礁,13次起火,27次被風暴扭斷桅桿,然而它從沒有沉沒過。勞埃德保險公司基于它不可思議的經歷及在保費方面給其帶來的可觀收益,最后決定把它從荷蘭買回來捐給國家。現在這艘船就停泊在位于薩倫港的英國國家船舶博物館里。不過,使這艘船名揚天下的卻是一名來此觀光的律師。當時,他剛打輸一場官司,委托人也于不久前自殺了。盡管這不是他第一次辯護失敗,也不是他遇到的第一例自殺事件,然而,每當遇到這樣的事情,他總有一種負罪感。他不知該怎樣安慰這些在生意場上遭受了不幸的人。當他在英國國家船舶博物館看到這艘船時,忽然有一種想法,為什么不讓他們來參觀參觀這艘船呢?于是,他就把這艘船的歷史抄下來和這艘船的照片一起掛在他的律師事務所里,每當商界的委托人請他辯護,無論輸贏,他都建議他們去看看這艘船,好讓他們知道:在大海上航行的船沒有不帶傷的。雖然屢遭挫折,卻能夠堅強地、百折不撓地挺住,這就是成功的秘密。
苦難,在不屈的人們面前會化成一種禮物,這份珍貴的禮物會成為真正滋潤其生命的甘泉,讓其在人生的任何時刻都不會輕易被擊倒!
朋友們,你們一定見過瀑布吧!美麗的瀑布邁著勇敢的步伐,在懸崖峭壁前毫不退縮,并在與山崖的碰撞中造就了自己生命的壯觀。有誰能說這不是生命的美麗綻放呢?!
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
在現實生活中,沒有人不追求和向往美好,但老天好像就是要與人作對似的,總是在人生的道路上布滿坎坷,總是不讓人一帆風順,總是讓各種各樣的挫折在人不經意間橫亙在通往成功的路上。意志薄弱者、遇到困難便心灰意冷,顧影自憐,整天精神萎靡,怨天尤人。而意志堅強者,則堅信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往往是愈挫愈勇,義無反顧,從哪里跌倒再從哪里爬起來。
美國有一種家喻戶曉的美食叫“瓊斯乳豬香腸”,在它的發明背后有一段催人淚下的與命運作斗爭的故事。該食品的發明人瓊斯原來在威斯康星州農場工作,當時家人生活比較困難。他雖然身體強壯,工作認真勤勉,不過從來沒有妄想發財。可天有不測風云,在一次意外事故中,瓊斯癱瘓了,躺在床上動彈不得。親友都認為這下他這一輩子可交待了,然而事實卻出人意料。
瓊斯身殘志堅,始終沒有放棄與命運作斗爭。他的身體雖然癱瘓了,但他意志卻絲毫沒受影響,依然可以思考和計劃。他決定讓自己活得充滿希望,樂觀、開朗些,他下決心做一個有用的人,而不是成為家人的負擔。他思考多日,最終把構想告訴家人:“我的雙手雖然不能工作了,我要開始用大腦工作,由你們代替我的雙手,我們的農場全部改種玉米,用收獲的玉米來養豬,然后趁著乳豬肉質鮮嫩時灌成香腸出售,一定會很暢銷!”
皇天不負有心人,事情果然不出瓊斯所料,等家人按他的計劃做好一切后,“瓊斯乳豬香腸”一炮走紅,成為人人知曉、大受歡迎的美食。
天無絕人之路,生活丟給我們一個難題,同時也會給我們解決問題的能力。瓊斯能夠成功,是因為他堅信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堅信冬天之后有春天。他在困難面前沒有低頭,沒有被挫折嚇倒,而是另辟蹊徑,終于迎來了屬于自己的成功。
人生的道路充滿荊棘與坎坷,但生命是美麗的,生活是美好的,我們應該笑對坎坷。生活中不可能總是陽光明媚的艷陽天,狂風暴雨隨時都有可能光臨。但只要我們有迎接厄運的勇氣和胸懷,在打擊和挫折面前不低頭,跌倒了再重新爬起來,將自己重新整理,以勇敢的姿態去迎接命運的挑戰,只要我們堅信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就一定能走向人生的輝煌。
直面人生的挫折和壓力吧,因為它會讓我們變得更加堅強;迎接生活的挑戰吧,因為它的背后藏有成功的果實。
因此,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
不經霜雪難成才
成長就要甘于吃苦,正視逆境。老鷹在練習飛翔時總是順風而飛的,但是一旦遇到了危險,轉過頭來逆風而行時,反而可以飛得更高。
環境對人的影響巨大,草木不經霜雪則根基不固,人不經憂患則德慧不成。什么樣的環境,造就出什么樣的人。如果不懂得適應環境,就會像溫室里的花朵,一旦移出室外,必定枯萎而死。
很多人都曾抱怨:“成功實在太辛苦了。”其實他們說得沒錯,成功非常辛苦。可是你想過嗎?失敗是更辛苦的。因為,成功者辛苦一陣子,就能夠改變不幸,然而失敗者卻要辛苦一輩子。從這個意義上講,失敗者的“毅力”比成功者更堅強,因為他們是在忍受一輩子的辛苦。成功者往往不能忍受這一輩子辛苦,所以他們才迫不及待地追求成功。
怕苦會苦一輩子,不怕苦只會苦一陣子。可以說,如果你能在一陣子當中把你一輩子能吃的苦都吃下去,接下來你就能開始享受成功的果實了。然而如何快速濃縮你的苦一次吃完呢?就是不斷地行動,不斷地忍受失敗,不斷地忍受嘲笑,不斷地接受被潑冷水,不斷地接受打擊,然后還能接著行動,這都是成功者在成功之前所要經歷的事情。
美國女明星麥當娜,她年輕時夢想要在美國成為搖滾明星,于是她想在好萊塢找一份表演工作。開始時她經濟困難,穿的衣服三個月都沒有換,天天在垃圾桶里面撿別人的剩飯吃,然后她找到了可以讓她上臺表演的工作,終于一夕成名,成為舉世聞名的歌星。
如果你想成功,請你暫時忍受一時的辛苦,付出努力,積極行動。假如你還不愿采取行動去努力,那表示你還不是那么想成功。
想要成功,就要做別人不愿做的事情,吃別人不愿吃的苦;假如想要失敗的話,那么做什么都無所謂。你必須作一個決定,選擇成功或失敗。所以說,成功和失敗都是由你自己決定的。
人生之旅就像爬坡比賽,不進則退。在完成一個課題之后不久,下面的課題又會接踵而來,如果不扎扎實實地不斷努力,你會頻頻遭遇失敗。甚至可以說,成功人士與非成功人士的分界就在這一點上。在人生的初期階段沒有付出充分努力的人,是不太可能成功的。
也有很多人覺得干什么事情都比學習有意思——看電視、購物、上網,或者待著也好。不難想象這類人能學到些什么。然而,如果你強烈地希望成功,那你必須記住,在年輕的時光里,比起玩來,對學習更要感興趣才行。不能在必要時拼命地努力的人,是難以獲得成功的。
因此,不要埋怨吃苦,應該感謝上蒼,至少你還能有吃苦的機會。
宋朝有個人名叫陳堯咨,是個聞名于世的射箭高手,他對自己的箭術感到十分自豪,經常當眾表演。
有一次,陳堯咨在旁人的起哄下,找了一塊市集旁邊的空地表演射箭。只見他不僅箭箭正中紅心,而且支支穿透箭靶,出神入化的箭術果然名不虛傳。
旁觀的人無不大聲叫好,以無比欽羨的眼光看著陳堯咨。只有一位賣油的老人沒有拍手,而是以淡然的眼光看了他一眼,好像是認為他的射箭技術沒什么了不起。
一向被人捧得高高的陳堯咨看到了老人的反應,不免有些生氣。他徑直走向賣油的老人,問道:“老先生,請問您也會射箭嗎?”
老人搖了搖手說:“我并不會射箭,不過我知道,箭射得再好也不過是手法熟練而已,沒什么特別的。”
陳堯咨哪里聽得進這樣的話,頓時怒火中燒,沖口便說:“豈有此理!既然你不會射箭,又怎么能批評我的技術呢?”
賣油的老人聽了,并不生氣,他只是拿起一個盛油的葫蘆放在地上,在葫蘆口上放了一個銅錢,然后舀起一勺油,不慌不忙地把油從錢眼中倒進葫蘆里。一勺油倒完了,銅錢上卻連一滴油也沒沾到,眾人無不嘖嘖稱奇,連陳堯咨也不由得收斂了傲氣。此時,老人舉起了葫蘆,笑著對陳堯咨說:“雕蟲小技何足掛齒,不過是熟練罷了。”
生命對于每個人來說只有一次,只有不曾放棄年輕時夢想的人,才會更富有內涵,他的人生才更值得回味,也才會留香久遠。蒼松不曾放棄峭壁,才顯出它生命的偉大和堅韌;“不經一番徹骨寒,哪得梅花撲鼻香”,臘梅不曾放棄冬的嚴寒,傲立雪中,才散發出了獨特的生命芬芳。
苦難是鍛煉人意志的最好的學校,也是人生的必修課。強者視它為墊腳石,視它為財富;弱者視它為絆腳石,視它為萬丈深淵。上天是公平的,他在把苦難撒向人間的時候,同時準備好了等重的回報等著勇士去拿。當苦難不期而至時,我們要視苦難為機遇,向它宣戰。當我們成功地征服它之后,就能真切地感受到生活的甘甜、人生的價值。人的一生是由幸福和悲傷、成功和失敗、歡樂和痛苦交織而成的,一個人只有經受得住成功和失敗的考驗,才能展示自己的真正價值。
失敗的教訓與成功之道等價
在我們的個人成長過程中,自上小學開始,教科書和老師們就列出了許多偉人和成功者的事跡,以鞭策和鼓舞后來之人。因此我們從小就學會了把成功者的成就作為自己的奮斗目標,有些人還遵循成功者的模式,以此構筑自己的未來。
當然,發揮成功者的楷模和示范作用,這種做法并沒什么不好,因為人們總是需要看到成功的“希望”,并以此作為學習的榜樣,鼓舞自己。
但如果一切向“成功者”看齊,就可能使有些人墜入一種幻覺當中。他們認為自己也可以成功,而一旦自己難以獲得成功時,就感到命運對自己不公,并責問:“為什么他們可以成功,而我就不能成功呢?”其實,一個人的成功是多種因素的組合,不可能一蹴而就。另外,某一位成功者的成功模式并不一定適合其他人,因為每個人的個性、主客觀條件不同。所以,以成功者為師,應該有一定的選擇性,你不可能學習每一位成功者,也并非所有成功者的經驗都值得你去學。你可以學習某人成功的一些方面,但不必全部照搬。
有一位企業家,從創業開始,他就仔細觀察同行以及其他行業的失敗案例,并分析其原因,不斷地從別人的失敗中吸取教訓,因此他不但創業順利,而且發展得迅速而又穩定。他認為,一個企業的“存在”比“壯大”更重要,首先要“存在”,才可能“壯大”,如果僅僅為了“壯大”而推動“存在”,那就失去了創辦企業的目的。更何況失敗總是讓人痛苦的,如果多次失敗,更有可能永難以走向成功。從這個角度講,“避免失敗”比“追求成功”更重要!
細想一下,這位企業家的想法不無道理,這也是人們經常聽說的一種逆向思維。任何失敗都有其原因,不管是主觀原因還是客觀原因。不過,要了解失敗者的失敗原因并不太容易,因為失敗者往往不愿意談論自己失敗的過去,他們認為這樣會暴露自己的無能。如果你找失敗者本人談,他大概也不會告訴你真相,他只會告訴你,他的失敗是因為經濟不景氣、朋友拖累、銀行緊縮,或是被出賣、被騙、被倒賬……屬于他個人的能力、判斷、個性上的問題,他是不會告訴你的。何況有些失敗者根本不知道他失敗的原因!因此,要了解失敗的原因,你得多方收集資料,參考專家的分析、同行的看法,至于這位失敗者的個人條件,可從他的朋友那里多加了解。
當資料收集夠了以后,再把它們一條條列出來,仔細分析,并歸納成幾個重點。不過,并不是了解了就算完成任務了,必須把你所觀察、分析到的拿來檢驗自己,和失敗者的一切作個比較對照。如果你的個性、能力及其他主客觀因素都和那個失敗者具有相似之處的話,那就要提高警覺了,弱的地方要加強,不好的地方要加以改善,這樣你就可以避免犯與那些失敗者同樣的錯誤,成功的概率自然大大提高!
找回失去的自信
自信是我們走向成功的強大動力。不管是在學習中,還是在生活上,自信心對我們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說,自信心是我們成功的基石。有了它,我們便可以筑起我們的成功之路,堅定不移地、不畏困難艱險地向著美好的未來進軍。所以,只要我們樹立起強烈的自信心,我們的學習便已經成功了一半。
22年遼寧省高考理科狀元在接受采訪時說:“在高一下學期的期末考試中,我的物理只考了82分,而同班的同學,9多分的甚至滿分的,比比皆是。在理科生中,再沒有比物理不好更令人沮喪的事了,記得當時一連幾天我都垂頭喪氣。后來物理老師找我談話,我至今都清晰地記得當時他鼓勵我,幫我重新樹立起自信心的情景,也正是這種信心,使我重新以積極的態度投入到學習當中。高二下學期,我在全市的物理競賽中獲得了一等獎。”
自信是取得成功所必備的心理素質。莎士比亞曾說過:“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缺乏自信是失敗的原因。”如果你十分相信自己,那么你的學識、才華便會突飛猛進;反之,如果你自卑,認為自己干什么事情都不行,那么就會扼殺你嘗試的勇氣,你終將一事無成。
美籍物理學家錢致榕曾談起他中學時代的一段經歷。他說那時很多學生考試作弊,不求上進。一位責任心很強的老師就從3個學生中挑選6個人組成了“榮譽班”,錢致榕也在其中。他們被告知,是因為他們有發展前途才被挑選上來的。對此這些學生十分高興,對前途充滿了信心,踏實認真地學習,后來大部分人都取得了重大成就。直到許多年以后,錢教授遇到那位教師時,才知道這6位學生是隨機抽簽決定的!
由此可以看出,當有的同學被告知“很有發展前途”時,他們就產生了強烈的自信心,因而自尊、自愛、自強而最終成材。所以,自信就是一顆小小的種子,只要種下它,總會結出果實的。
當然,也不能過于自信。和缺乏自信一樣,盲目自信也會導致失敗,許多學生就是這樣。過于自信的人不知道什么時候該認錯,不知道什么時候需要自我完善。結果,他們便不能迅速獲得應有的提高。
那么,怎樣培養自己自信的習慣呢?
1.培養特殊才能
特殊的才能可以增強自信。可以根據我們的興趣和愛好來培養一些特長,讓自己通過發揮特長樹立起信心。比如有些學生雖然缺乏自信,但是卻能寫一手好字,就可以學習書法,練習寫鋼筆字或毛筆字,只要有興趣去學,肯定會做得很好。讓自己明白原來自己也是有能力的,從而培養起自信心。當然,也可以通過展示特長,讓其他人來認可我們的能力,這樣更能增加信心。
我們應該明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長,雖然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別人,但是完全可能在其他方面超過別人。這時,還可以運用積極的自我暗示法進行自我激勵,如“我一定能行的”“我書法能學好,其他的肯定也能學好”“我真是一個寫作高手”。這些積極的自我暗示可以讓自己對某件特定的事的良好感覺擴散到其他事情上,從而形成良好的自我感覺。
2.隨時鞏固自信
鞏固信心是一個不間斷的過程,當自己不斷成功而樹立起信心時,千萬不能以為大功告成,更要不斷鞏固這種自信心才行。只有在不斷的鞏固中,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才能真正樹立起自信。
由此可見,隨時鞏固自信是需要時間和耐心的。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個原則:第一,不要看不起自己,以免受到不同程度的打擊;第二,不要過分看中贊揚,以免產生驕傲情緒。只有隨時隨地、恰當地鼓勵自己,才能不斷增加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