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崇靈正法,筑基篇
- 從靈石礦脈開始成仙作祖
- 帥鴿鴿
- 2243字
- 2024-09-15 20:37:02
這一戰不可謂不艱難。
宗靜底牌齊出,沒有絲毫保留。
石符、震魂符、天雷符,以及品質不一的數千道中上品符箓,是真正的傾盡全部家當。
而這也僅僅是起到了控制的作用。
若不是許令斬骨刀的特殊性,許令那出刀如瘋的驚人氣勢,為一切畫上句號,這一戰,恐怕還要延續很久。
驀然回首,竟然已是傍晚。
天邊云如燒,腳下血橫流。
宗靜松開了最后關頭抓住安善培頭顱的手,暗嘆一聲。
許令的刀太快,他雖然反應過來,卻終究慢了一些。
搜魂之術只持續了片刻。
“這靈龍煉血陣,是修行龍陽開脈訣的至寶。”
這是他唯一得到的信息。
虎骨煉形術或是龍陽開脈訣,宗靜并不在意,這也不是他的道。
轉頭看去,沒了安善培的意志操控,那靈龍煉血陣重新化作一枚血晶,靜靜地懸在空中。
宗靜將石符與血晶一并收起,對許令笑道:“道友大義,此戰你居功至偉。”
許令虛弱地擺了擺手,還是有些說不出話。
但他心如明鏡,如果不是這位符箓大師在一旁以強硬的控制束縛住了安善培,他這個雜丹初期,如何能夠砍得這么痛快?
光是安善培骨勁的波動,便夠他喝上一壺的。
手刃太元大宗之主,這般戰績,卻也足以自傲。
“道主,安善培已死,這金剛門接下來如何處置?”
宗靜于心中發問。
靈峰之上,湯隆躺在地上,一動不動。
這位金剛門中兇神惡煞的長老,如乖巧的家貓,恐怖的龍象之力于體內橫流,始終得不到發泄。
而這僅僅是他軀體的本能反應。
實際上,他的神魂已被抽出,在寇伯昭手中反復鞭笞,榨出信息。
換言之,這里存在的,只是一具空空的軀殼。
湯隆這個人,在踏足陸安本體范圍內的一瞬間,便已經死了。
被陸安當做螞蟻一般,輕而易舉地捏死。
安善培自詡兼顧全局,未將湯隆留在身邊,反倒造成了金剛門今日的死局。
至于衛城之中,燕九平早就落得他師叔一樣的下場。
王青松與其鏖戰良久,最終以靈甲借助陸安的一些力量,完成了擊殺。
陸安以此人練兵,也算讓久不斗法的王青松活動了一下筋骨。
金剛門這兩大結丹的神魂在寇伯昭手中,將得到的信息互相印證,以得此宗秘辛。
但成果如何,陸安其實也并不在意。
金剛門最大的秘密,都藏在那塊青石碑中,早已被他所見。
其余種種,都是細枝末節罷了。
借這兩門功法,崇靈道再造獨屬于自己的道武一脈,并不困難。
于是陸安回道:“遣散練氣弟子,筑基以上,歸順者留下,其余......殺了吧。”
從衛城燕九平帶來的兩人身上可知,練氣境中能得金剛門真傳之人,幾乎沒有。
這些弟子存在與否,無傷大雅。
但筑基境就不同了。
金剛門中,唯有將虎骨煉形術修至接近大成,才可達到這個境界,其余煉體術,都被安善培和湯隆刻意限制,以維持龍虎和龍象兩脈正統。
也就是說,這個境界,算是金剛門真正的中流砥柱,多少都知曉一些宗門的核心機密。
若是心慈手軟,放這些人離開,那么金剛門內的種種傳揚開來,丁復新和宋初必然第一時間反應,不會坐視他發展壯大。
趕盡殺絕,至少還給自己留下了一些輾轉空間。
又與宗靜交流一番后,陸安斷開了聯系,開始回想起見過的諸多功法來。
天音教的道音三卷,他已從付心蓉那里得知。
金剛門的龍、虎兩功,也自青石碑中得見。
清水宗、北冥宗的水云經,陳愚功體他了然于心。
如今太元六宗的五道根本功法,他已經手握其三。
再加上孫麻子的血煉魔功和萬毒功、王青松起初送來的功法,墨血在云葉城中委托和善同搜集的功法。
可以說,陸安對于修行的眼界早已今非昔比。
外界諸般紛擾漸漸平靜。
也是時候去摸索崇靈正法的筑基篇了。
“練氣篇時,我以十二竅為起點,串連任督陰陽二脈,形成完整周天。構思筑基,也該沿著這個思路更進一步。”
青石碑上的龍陽開脈訣,給了他這樣的靈感。
“金剛門的功法,是以氣血沖脈,打通渾身經脈,氣血深入每一個角落,以使肉身圓潤如一,隨念而動。我的功法,是不是也可以參照這一點?
人體是一個巨大的寶藏,僅靠練氣時任督二脈顯然支撐不足。若仿照道武之法,以靈力貫通全身,將靈蘊填滿軀體,而令人體如一,那么是不是說,修士本身便是一枚人體大丹?
如此一來,人為道臺,人如法丹,便可直達結丹。”
旁人修行,在丹田筑起九座道臺,將靈力化作法力,鑄就修仙道基。
結丹時,九座道臺融化,去蕪存菁,以天時地利人和催化,凝聚法丹,是為突破。
可按照陸安這般思路,便是另辟蹊徑。
不以道臺、法丹為本,而將一切煉入人體本身。
人就是最大的道臺,人就是最強的法丹。
靈力向法力的轉化,無須經過周天,在丹田中進行,而是可以在每一寸血肉骨骼中持續。
與道武號稱統籌練氣武道不同,陸安是直接把武道的理念融進了練氣的體系。
大體不變,只是換了一種修行方式。
可以想象,如此修煉的修士,強大程度,必然要遠超同儕。
因為這是強行抹去筑基與結丹之間的鴻溝,將兩境融為一體的修煉。
區別只在于,人從筑基到法丹的跨越,是另一種不可預料的升華。
這樣真的可行么?
陸安于面前凝聚出靈身,其中經脈骨骼顯化,他意念一動,欲要推衍變化,卻不知如何下手。
那畢竟是只存在于他想象中的修行,不存于世,無路可借,無理可推。
后續變化如何,或許,唯有真正修行之人才能體會。
如今修行崇靈正法的紀云芝,道軀魔念,秉持道魔之衡。
而肉身,其實只是道與魔的承載。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似乎,真的可以一試。
即便出了岔子,大不了舍棄這具肉身,奪舍重生便是。
陸安猶豫許久,終究是咬了咬牙,堅定了念頭。
他不是紀云芝的親人長輩,崇靈道本質上,也并非什么一團和氣的大家庭。
道軀魔念固然難得,可若是能夠借此驗證這筑基篇的理念,那么損失掉又有何妨?
穩步立足于太元城,陸安心中仍未松懈。
云州十三城,還有更多的風景未見,更不必說其余八州。
他也想看看,自己這一條靈石礦脈,沿著這條路走下去,能否看到屬于自己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