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80歲是什么感覺?”在1981年上映的家庭劇情片《金色池塘》(On Golden Pond)中,比利(道格·麥基翁飾)問諾曼(亨利·方達飾),諾曼是比利爸爸的未婚妻的父親。“糟糕程度是40歲時的兩倍。”諾曼回答說。這位已經退休的大學教授并不感到孤獨,他的妻子陪在身邊,他們夏天會幫忙照看一個小男孩。得益于與這個13歲孩子一起參加的冒險活動,妻子和女兒感覺他在衰老和行為舉止方面的情況都有所改善。很遺憾,諾曼的經歷并不常見。到60歲時,近18%的美國人獨自一人生活;到75歲時,這個比例上升到25%;到89歲時,則為42%。大多數70歲及以上的人都退休了,這意味著他們日常生活中的社交機會大大減少;如果子女離他們遠,那么情況更甚。數字化住宿平臺愛彼迎(Airbnb)發布的報告顯示,在提供租賃房源的業主中,60歲及以上的年齡群體越來越多且增速最快,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他們渴望避開孤獨。
雖然每個年齡段的人都會產生孤獨感,但隨著人們退出社交生活,人生順序模式會加劇這種心理感受。在一項研究中,18%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在退休后開始感到孤獨。一名參與調研的受訪者表示:“退休對整個生活來說是一種巨大的沖擊。就讓我們走出來,看看其他人在做什么。如果可以的話,我們也加入他們的行列。(謝天謝地,現在有了互聯網。)”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稱,“那些因配偶或伴侶去世、朋友或家人分離、退休、行動不便或缺乏交通工具而突然產生孤獨感的人”,尤其可能出現健康狀況惡化的情況。這個問題已是如此普遍,以至于《會計雜志》(Journal of Accountancy)認為有必要針對從事財務規劃工作的注冊會計師刊發一篇論文,即《退休后孤獨的財務與人力成本》(The Financial and Human Cost of Loneliness in Retirement)。“直到最近,社交孤立和孤獨還被認為是影響退休滿意度的純定性因素。它們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美國退休人員協會2017年的一項研究顯示,由于孤獨和社交孤立,每年增加的醫療保健費用多達67億美元。
衡量退休對孤獨感的影響的有效方法是對比法,即對自愿退休人員和非自愿退休人員進行比較。在《應用老年學雜志》(Journal of Applied Gerontology)發表的一篇論文中,一組研究人員使用了健康與退休研究項目2014年的數據,樣本涵蓋2 000余名美國退休人員。他們的關鍵結論是,非自愿退休人員(占退休人員總人數的近三分之一)比自愿退休人員的孤獨感更強烈。此外,他們還發現“社會支持可能會減輕非自愿退休的負面影響”,暗指孤獨感源于與同事之間關系的切斷。另一組研究人員利用相同的數據源,探討向完全退休過渡的速度與個人孤獨感之間的關系。他們總結說:“研究結果顯示,重要的并不是退休的過渡類型(漸進式退休或完全退休),而是人們的感知,即他們認為退休是可選的還是被迫的。”綜合來看,這兩項研究有力地表明,退休對個人來說不僅是工作中社交關系的解體,而且會增加孤獨感。當人們被迫放棄工作時,他們會很不開心。“根本就不存在所謂的老年。”活到98歲的現代主義建筑師菲利普·約翰遜(Philip Johnson)曾斷言,“我現在和50年前沒什么兩樣。非要說有什么不同,那就是樂趣更多了。”從生物學上講,退休遠不具有必然性;在某種程度上,它本身成了一種要求和人生目標。顯然,有些職業更適合在人們通常認為的“退休年齡”之后從事。但政客、財務顧問和房地產開發商已經說服我們,人生的最后這個階段是值得向往和憧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