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蔡東家的這番話,高盛榮也是點頭承認了下來,他確實舍不得這些好不容易收集來的古董。
所以,不管找到寶藏與否,他還是會回來一趟的。
于是,他拱手對蔡東家說道,“多謝東家了。盛榮此去老家,不管找到家人與否,都會第一時間來封信給東家。”
蔡東家滿意地點了點頭,隨即喊來了店里的兩個小廝,讓他們把高盛榮帶來的東西,小心搬到庫房里去。
然后,他又讓老朝奉,拿了一卷大洋交給高盛榮。
高盛榮接過大洋后,終于安下了心來。
這時,蔡東家笑著問了一句,“盛榮,你還沒說老家在哪里呢?”
高盛榮立馬拱手回道,“回稟東家,那人說我是徽州休寧人。盛榮打算去休寧縣城探訪一下自己的身世。”
蔡東家聞言后頓時笑了起來,“沒想到盛榮還是我同鄉。正巧,我有一批貨要運回歙縣,你不如幫我順路送一趟?”
高盛榮聞言后頓時大喜,這樣一來他就不用自己想辦法去歙縣了。
畢竟,此時正值亂世,路上多有賊人,一個人上路還是多有危險的。
所以,他二話不說,便滿口答應了下來。
不過,蔡東家告訴他,這批貨還要過幾天才能準備齊全。
高盛榮此時也不著急,畢竟坐船去歙縣的時間很長,自己也不急著這一時半會兒。
-----------------
幾日后,高盛榮起了個大早,來到了十六鋪碼頭。
碼頭的旁邊,就是外灘的萬國建筑群。
路上汽車和馬車并駕,路邊黃包車和自行車齊驅。
行人道上,不僅有西裝筆挺的洋人,也有粗布短衫的扛包工人。
碼頭旁,停滿了各式各樣的船只,不只有木制帆船,更有鐵皮蒸汽船。
高盛榮在碼頭上,監督著臨時找來的搬運工,將幾輛馬車上的貨物,運到一艘三桅平底沙船上。
當貨物搬運得差不多時,一輛黃包車才載著蔡東家姍姍來遲。
一下車,他隨手給了滿頭大汗的車夫一個大洋,然后就拉著高盛榮仔細叮囑了起來。
當貨物搬運完之后,蔡東家最后叮囑了一句,“盛榮,這批貨就拜托你了。”
高盛榮向他拱了拱手,“東家放心吧,盛榮知道。”
兩人寒暄了幾句后,高盛榮便走上了沙船。
當他上船后,船上的水手便抽走了跳板,升起了船帆。
隨著沙船的啟動,高盛榮向碼頭上的蔡東家揮了揮手。
直到船只駛出碼頭,看不見身后的人影后,他才返回了船艙里。
歷經了三周的時間,高盛榮才終于到達了徽州城外的漁梁壩。
漁梁壩是新安江上游最古老,規模最大的古代攔河壩。
新安江在這里被直接一截為二,下游位置,形成了一個天然的碼頭。
這里,也是整個徽州的物資轉運中心。
所有從新安江上運來的貨物,都會在這里分流到各處。
同時,這里也被稱為徽商的第一站。
高盛榮從船上下來后,不由嘆服古人的技術。
漁梁壩不僅保留到了現代,就連邊上老街,也和自己所處的這個年代沒多大差別。
高盛榮下船后,便和碼頭上蔡東家的家人交接了貨物。
全部弄完之后,他婉拒了對方的挽留,獨自向客運碼頭那邊走去。
之后去齊云山的路,只有靠他自己了。
高盛榮在碼頭上問了一圈,那些船家都表示去不了齊云山。
至于為什么去不了,卻沒有一個人告訴他。
好在,有個好心的船家告訴他,每周只有一班客船去往黟縣,那班船應該會路過齊云山。
可惜的是,那艘客船昨天才走。
這一來一回,少說需要一周的時間。
這也就意味著,高盛榮不得不在此處,等上個幾天。
這也由不得他不等,此時兩地之間還沒有通公路。一路上,只能沿著古道跋山涉水。
從水路走的話,肯定要比陸路快很多。
同時,他心中有些后悔,剛才沒有答應蔡家人的邀約。
現在,他也不好腆著臉再貼上去。所以,只能自己想辦法找地方住了。
高盛榮感謝了那個船夫一聲后,便走向了漁梁老街。
老街外,等著不少拉貨的牛車。
高盛榮選了一輛還算干凈的牛車,和車夫談妥了價錢后,便坐著牛車,晃晃悠悠地前往了徽州府城。
他準備在徽州城里好好休息幾天,順便買一些探險所必需的東西。
徽州府門口,人來車往,異常熱鬧。
城門的兩旁,擺著不少攤位,這些都是一些穿著破爛衣服的附近鄉人,在販賣自家產出的東西。
而進入城中的,卻是一些坐著馬車,穿著綾羅綢緞的人。
高盛榮走到城門后,才發現了原因。
原來在城門口,站著幾個扛槍的士兵,正在向過往商旅,收取入城的錢。
高盛榮在交了幾塊銅元之后,就被他們放了進去。
怪不得沒有老百姓入城,這入城的錢,估計能夠他們過好些天了。
一入城,主街的左手邊就是徽州城的府衙。
正和高盛榮記憶中府衙的位置相對應起來。
只不過他面前的府衙,是道光時期重修的。
而現代的,卻大部分都是新建的。
在府衙外的門邊,現在卻掛了一塊法院的牌匾。這也應該算是物盡其用了。
在高盛榮的右手邊,則是一片青瓦白墻的徽派建筑。
高盛榮一眼就看到了一家客棧的招牌,他二話不說,便向著客棧走去。
在客棧里開了一間房后,高盛榮把包裹放進了房間里。
然后,他便離開客棧,準備找一家食肆,吃點當地的特色美食。
在船上的這幾周里,他可是吃盡了苦頭。
這具身體,明顯還不習慣水上行舟。他剛上船沒多久,他就吐得昏天黑地。
直到一周之后,他才慢慢地適應過來。
雖然他恢復了過來,但是船上的條件并不怎么樣。
除了充當干糧的硬饃外,最多就是水里最不缺的鮮魚。
只是連吃幾周,再好吃的東西,也吃膩了。
所以,他現在迫切需要找一家飯店,激活自己淡出鳥的味覺。
客棧的不遠處,就是一家酒樓。
聞著食物的香味,高盛榮的肚子,不由得叫了起來。
懷揣著普通人幾個月的工資,他直接走進了這家,看起來十分高檔的酒樓。
在小二的吆喝聲中,他跟著小二走到了二樓一個靠窗的位置。
隨便點了兩道小二推薦的特色菜之后,他便轉頭看向了熙熙攘攘的大街。
只見街頭上,幾個孩童揮舞著竹棍,嬉笑打鬧著從遠處跑來。
隨之而來的是一段朗朗上口的童謠。
“汊水岸邊奇石立,天書隱現人難悉。
若得慧眼識玄機,徽州府城皆可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