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糧食危機,欲行詔安
- 反清:從鎮江保衛戰開始
- 你家三妹
- 2241字
- 2024-08-11 00:33:31
大清朝的糧食格局跟之前的元明不同,甚至晚期的大清跟早期的大清也有很大差別,這也是一開始的時候,整個朝廷都沒有太意識到糧食問題嚴重性的根本原因。
早期的清朝,依然是延續了中原王朝南糧北運的方式,用以供給京城地區的消耗。
但在清朝晚期的時候,朝廷為了降低南糧北運的巨大消耗,開始鼓勵北方地區擴大耕地面積,提高糧食產量,特別是人少地多的奉天地區,承擔了很大一部分京城地區的糧食壓力。
可是現如今,奉天丟了,不但之前的糧食沒有了,反而還被李萬勝“送”來了幾十萬口的旗人,這一增一減之下,就讓京城地區的糧食猛然間變得緊張了起來。
尤其是隨著夏收過去,朝廷根本沒辦法運來足夠的新糧后,整個京城都有了要挨餓的風險。
此時的京城地區,聚集著超過三百萬左右的人口,單單是京城的內外城里,就有超過八十萬人在生活。
如今再加上從奉天逃難來的幾十萬張嘴,這讓滿清朝廷無論如何都填不飽這么多人的肚子。
怎么辦?
在咸豐二年五月的時候,糧食問題成了擺在滿清朝廷面前最大,也是最急的一個問題。
僧格林沁十萬大軍,此刻已經被朝廷催促著回到蒙古去了,不是大家覺得他們沒必要呆在這里,而是此刻的朝廷根本養不起他們!
別看他們只有十萬人,但需要吃飯的可不僅僅是人,馬要吃的糧食可是比人多得多。
現如今,想要解決糧食的問題,無非只有兩個辦法。
第一,打通南糧北運的通道,主要是恢復大運河或者渤海灣的通航能力,將南方的糧食運到京城來。
第二個辦法就是,派遣大軍,收復被黑旗軍占據的奉天,恢復奉天給京城的輸糧能力!
兩個方案被朝臣們討論來討論去,最終也沒討論出個結果來。
兩個辦法各有優劣南糧北運派和北糧南運派誰都沒能說服誰。
何如霖等漢人官員當然是希望南糧北運的,這樣南方的大金主們就能大賺,如今有了這樣的機會,這幫人當然不能輕易放棄!
而北糧南運派則是以滿清貴族為首,他們也想賺錢啊,為啥滿清后來改北運為南運?還不是北方的土地大部分都在滿清貴族的手里嘛!
雙方吵個不停,但老百姓的肚子可等不了呀,隨著京城地區的糧食價格翻著翻的往上漲,就連咸豐帝都有點兒坐不住了!
在一次大朝會上,咸豐帝一錘定音,既然南糧北運和北糧南運各有優劣,那不妨雙管齊下嘛,你說你們爭個什么勁兒?
大家一聽對哈,咱們也別在這里爭來爭去的了,還是各自拿出實力來說話!
不管是南糧北運還是北糧南運,大家其實都面臨同一個問題,那就是打退擋路的黑旗軍。
在這個問題上,雙方的利益是一致的,因此也就有了各自妥協的基礎。
既然朝堂上爭不出個高低來,那便在戰場上見真章吧!
誰先打通了糧食通道,那么誰就來賺這個錢!
計劃確定,整個滿清朝廷的官員們就開始發力了,這次打仗跟以往不同啊,這次打仗不單單是為了大清朝的江山社稷,更是為了自身的利益,因此所有人都顯得積極主動了起來。
為了贏得這次戰爭的勝利,同時也是為了讓兩邊“公平競爭”,咸豐帝也給了南方地區很大得便利,允許他們編練民團,共同抗匪。
不過這都是遠水,解不了京城的近渴。
如今的京城糧價一日三漲,再不想辦法弄來糧食,當官的都快開始挨餓了。
自古京城居,大不易,一來是京城的物價普遍較高,二來也是京官中的清水衙門太多,很多品級低一些,又管不到什么事兒的人俸祿可是不高的。
這些人眼瞅著就要吃不起飯了,更何況那些升斗小民!
因此,盡管這個時候誰都不愿意,但又不得不開啟下一個議題:要不要跟黑旗軍和談?
之前大家爭的都是長期的利益,現如今利益分配的格局定下來了,因此也該顧一顧眼前了。
戰爭不是一時半刻就能打起來的,即便是讓僧格林沁的騎兵突襲奉天,那大概率也是弄不到糧食的。
人家黑旗軍又不傻,打不過不會跑么?跑路的時候,帶不走的糧食不會一把火燒了么?
事情真要是變成那樣,大清朝可就真的慘啦!
北方的糧食被燒干凈了,南方糧食又運不過來,那京城和直隸地區非得餓死幾百萬人不可!
沒有人愿意冒這個險,饑民可是這個世界上最最恐怖的存在,他們什么都敢做,什么都敢吃。
這要是一個不好變生肘腋,那他們這些個人可是一個都跑不了的。
穆漳阿實在是沒轍,原本他是想讓其它軍機大臣們去跟皇帝提這個事兒的。
奈何在場的沒有傻子,誰都不幫他趟這個雷,就連一直以來維他馬首是瞻的賽尚阿,這個時候也裝起了悶嘴葫蘆。
大家都知道,首先提這個事兒的人,就得承擔這個事兒的風險,大家熬到這一步容易嗎?憑什么替你去承擔呢?
實在是沒轍,誰讓他穆漳阿是首席軍機大臣呢?這個雷只能是他自己來趟了。
第二天,御書房。
“你說什么?讓朝廷跟黑旗亂匪和談!可笑至極,放肆至極!”
咸豐皇帝聽了穆漳阿的建議,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情急之下,直接將手中把玩的一個玉器給扔了出去,正好砸在了穆漳阿的腦袋上。
也就是他戴了帽子,都是非讓他血濺御書房不可。
“萬歲爺,不是和談,是詔安!”穆漳阿重新強調一遍,這才忍著劇痛繼續說道:
“萬歲爺容秉,眼下京城缺糧,已經到了快要餓死人的地步了。
糧價一日三漲,官倉的存糧甚至都堅持不到這個月底了。
萬歲爺,眼下說什么都是后話,必須要盡快運來糧食啊,否則,否則……”
“否則什么?說下去!”咸豐一臉怒容的追問道。
“否則,這京城恐怕就待不下去了!”說完,穆漳阿一個頭磕在地上,再也不敢起身了。
咸豐皇帝愣愣的看著眼前的穆漳阿,他實在是想不明白,事情怎么突然就變成這個樣子了?
他再小都明白,這里是京城,是他們滿洲八旗統治華夏的象征,這個城可不是說放棄就可以放棄的。
一旦真的放棄了這里,那大清的威嚴可就直接掃地了,那幾乎代表著,他們滿清的江山丟了一半兒!
“穆漳阿,你大膽!”咸豐皇帝咬牙切齒了半天,最后也只從牙縫里擠出來這么幾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