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林則徐定計,李萬勝發愁1
- 反清:從鎮江保衛戰開始
- 你家三妹
- 2297字
- 2024-08-07 00:05:34
林則徐也沒有瞞著李萬勝,大家以后畢竟要同心協力,共同剿匪,因此現如今的真實情況他必須要跟他們說清楚。
聽了林則徐的話,李萬勝倒也不意外,甚至覺得這就是大清朝的標準應對措施了,沒啥覺得新奇的。
反倒是圖海,在聽說朝廷不給他們裝備火器之后,整個人都不好了。
他“噌”的一下站起來,怒聲道:“我明天便啟程進京,我要當面向萬歲爺明稟此事!
如今正值朝廷的多事之秋,而八旗兵丁又缺乏訓練,如今只能倚仗漢軍綠營了!
真要是按照穆漳阿等人的辦法,那咱們這次剿匪必敗無疑,簡直就是直接給黑旗匪眾送人頭。
真要是那樣,等到黑騎匪眾占領了山東,下一步必然朝著直隸而來。
真要到了那個時候,京城危矣,社稷危矣,朝廷又有何處的兵馬可以拱衛京師?乙巳之禍才剛剛過去,難不成再讓當今萬歲爺北狩一次嗎?”
對于圖海的熱血和大膽,李萬勝和馮國泰不由得對視一眼,這小子是個人才啊,連他們下一步的戰略動向都能猜出來。
“好!圖海,我大清有你這樣的仁人志士實乃大清之幸事,社稷之幸事!”林則徐當時便拍案而起,大聲為圖海的這番話叫起好來了。
“圖海,我立刻寫一封奏章,你幫我帶到京城去,務必呈于萬歲御覽,讓萬歲爺知道臣等的苦心。”
“總督大人,屬下定不辱命!”圖海表情嚴肅,神情堅定,可是把李萬勝看的一愣一愣的。
當下,幾人也不聊了,林則徐借著酒精開始揮毫潑墨,很快便寫好了一封奏章,蓋了自己的總督印信,交到了圖海的手上。
第二天一早,圖海就帶著這封奏章出發了,快馬直奔京城。
不提他是如何面見咸豐皇帝的,單說留下的李萬勝等人,從這一天便開始忙碌了起來。
每天里,李萬勝和馮國泰等人,帶領著萬勝營的軍官和老兵們,先是幫著到處征兵,然后還要忙著訓練,一天到晚都不得清閑。
不但如此,在萬勝營最隱秘的地方,還有一個李萬勝的指揮部,每天她都要抽出一定的時間來,處理這邊的情報,信息,為前線制定策略,為后方指導工作。
這次陪著他一起來的是白芷兒,作為李萬勝明媒正娶的夫人,同時也作為萬勝營的軍醫總管,白芷兒每天都會在深夜里來到李萬勝的指揮部,督促他吃飯,睡覺,照顧好自己的身體。
如今的白芷兒已經再次懷孕了,可即便是這樣,她還是非要跟著過來,就是為了李萬勝的身體健康和安全。
李萬勝也是沒轍,不過索性這次出征應該沒什么太大的危險,畢竟他面臨的敵人只不過是他的馬甲而已,總不至于自己被自己給搞死了吧?
時間很快就到了臘月,林則徐在保定地區一共征集了一萬大軍,并且這一萬大軍還經過了萬勝營初步的訓練,算是形成了一部分戰斗力了。
除此之外,圖海也是不辱使命,成功從咸豐皇帝那里弄來了足夠的火槍火炮,算是將他們眼下的這支萬人大軍裝備到了近代社會的軍事水平線以上。
在整個直隸,林則徐當然不可能就只有這一萬多兵馬,另外的河間府,正定府,順德府還有深州冀州等地,他一共組織了五萬多兵馬,對外號稱十萬大軍,浩浩蕩蕩的朝著山東青州府的方向殺了過去。
如果按林則徐的意思,他是想等地過了年再出征的,這不是說他想在家多安樂幾天,而是想著再多一點兒時間對他所率領的部隊多一些訓練。
盡管現如今的這支大軍,整個骨架還是由滿人搭建起來的,可充斥在其中的絕大部分兵將,全都是新招募的漢人,又或者本身就是漢軍綠營的兵馬。
這樣的部隊是個什么狀態,通過這段時間的考察林則徐心里是清清楚楚的。
靠著這樣的軍隊,他能打的敗黑旗匪眾嗎?
對此,林則徐心中七上八下的,冥冥之中他總是有種不好的感覺,感覺自己這次出征絕對不會太過順利的。
很快,林則徐的大軍就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
先是有的部隊將領嫌天氣太冷不想走了,那沒說的,林則徐直接下令:殺!
將對方的人頭傳令各軍,膽敢言退者,殺無赦!
大軍繼續前進,不過沒幾天又趕上了大雪封路,后勤糧草有些跟不上了。
幾萬人的部隊沒飯吃,這下就是殺人也嚇唬不住士兵們了。
于是,令人痛心的一幕發生了,那些旗人將領開始縱兵搶糧,將大軍沿途的村莊城寨劫掠一空,總算是有了吃飯的糧食了。
面對旗人將領如此野蠻殘暴的做法,林則徐是有苦難言。
這種事即便是報到了朝廷,朝廷里的那些軍機大臣們也不會太當回事兒。
李萬勝也是對這種情況冷眼旁觀,這不是他狠心,而是對此沒有任何辦法。甚至從陰暗的地方看,李萬勝可能還巴不得這些八旗將領做的更過分一點兒呢。
如此一來,這片地方的百姓就更加的活不下去了,等他們打到這里的時候,這些人更恨朝廷,也更加歡迎黑旗軍的到來。
正所謂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官兵縱兵搶糧,黑旗軍救死扶傷,這個對比一下子不就體現出來了么?
解決了糧草問題的大軍,順利的到達了山東武定府的區域內,隨后在濱州至大清河一帶擺開了陣勢。
常言道,人一過萬,無邊無岸,更何況此時這一帶還聚集了超過七萬大軍,那陣勢就更足了。
林則徐帶來的五萬大軍,加上原本山東巡撫組織的兩萬人馬合兵一處,隔著大清河跟黑旗軍對峙起來。
此時的黑旗軍,擺在這里的兵力大約為兩萬人馬。如果單純從人數來講,朝廷的大軍占據了絕對的優勢。
可現如今是1846年,時代變了,戰爭的勝負已經不完全依靠人數來決定了。對于這一點,無論是黑旗軍的將領還是朝廷的將領,其實心里都是有一桿秤的。
畢竟,前今年他們剛剛接受了一次跟世界一流強軍作戰的洗禮,那時候數萬八旗大軍都打不過只有區區幾千人馬的英軍,從那個時候開始,但凡是有點兒眼光的人,都已經清楚的明白了這一點。
不過此時此刻,在眼前這個戰場上,無論是朝廷里的軍機大臣,還是戰場上的大多數將領,心情還是十分的放松的。
對面的黑旗軍是什么人?那就是一群亂民啊,既然是亂民,他們能有什么像樣的武器?頂破天就是從朝廷手里繳獲的一些鳥槍和大炮罷了。
既然如此,那雙方的火力應該就差不多,在這樣的前提下,人數占據了絕對優勢的大清官兵,當然有藐視對手的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