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萬勝營
- 反清:從鎮江保衛戰開始
- 你家三妹
- 2235字
- 2024-07-18 09:48:23
被便宜老子打了一個耳光后,李萬勝簡直是怒火中燒。
特么的,要不是看在你是原主的老爹份兒上,今天肯定打你個滿臉開花。
是的,李萬勝是穿越來的,而且穿越來的第一天,他就被這個便宜老爹安排了一個送死的活兒。
本來李萬勝是個生活在新世紀的退休老頭兒,作為共和國同齡人的他,十幾歲就進了兵工廠,為國家的國防事業做了一輩子的奉獻。
只是沒想到,老了老了,反倒是趕上時髦了,自己也穿越了一把,附身到了一個剛剛上吊的毛頭小子身上。
原本的李萬勝本來就被自己的老子不喜歡,不但被趕到了城外莊子上過活,而且現如今還被要求為了李家的繁榮昌盛,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
小伙子想不通,直接自掛東南枝,給了老李頭兒一個魂穿的機會。
而老李頭呢?他也不是完完全全的魂穿,從穿越來時的系統說明中得知,他的這個魂穿是有規則的,每在這邊生活十天,他就能返回現代社會生活一天,并且還能從后世帶東西過來。
只是能帶的東西不多,僅限于他能搬得動的地步。
不過這也足夠了,李萬勝覺得,他在后世的身子骨還算硬朗,帶過來個百八十斤的東西還是有可能的。
這也是他為啥跟道光提出來個地雷戰想法的來源,現如今是1842年,大清朝沒有一丁點兒的工業基礎,這讓李萬勝有萬般本事,他也無處下手不是?
思前想后,那就只有用解放戰爭中用過的土辦法了,而土地雷,就是他能想到的最行之有效的辦法之一。
雖說這東西是被動防御性質的武器,但能防御就已經很不錯了,總比這個時候清軍用的大刀長矛好吧?
就這樣,他才主動向道光皇帝說出了自己的想法,一來還是提前打個預防針,省的將來有人給自己扣帽子。
再來就是以這個為由頭,允許他招募一些漢人軍卒。要知道,這個時候的大清,對漢人當兵還是有很大的戒心的,這幫人防備漢人,可是比防備外敵更加上心的。
不過還好,不知道是出于道光對自家奴才的信任,還是出于對李萬勝的看不起,反正他就是答應了,這可就解決了李萬勝最大的難題。
只要能給他開了這個口子,他的勝算就多了五分。假如真的是讓他和一群八旗兵上戰場,那才是十死無生呢。
可能是因為天色太晚已經關了城門的緣故,也可能是因為李善保出于兒子即將“犧牲”,做父親的想要犒勞犒勞的想法,總之他被帶到了李善保在京城的府上,讓他也真真切切的見識了一把封建時代的腐敗。
在這個家里住了一晚,享受了一下作為李家大少爺的待遇,第二天一早,李善保就派人送他出城了。
到了自家的莊子上,李萬勝就豎起了招兵旗。
李善保出于名聲的考慮,再加上這次招兵是為了向道光皇帝表忠心,因此李善保也是下了血本了,凡是愿意為大清朝當兵打仗的莊戶,不但每家賞兩畝地,而且還給安家的銀子,于是很快就招夠了五百人,圓了李萬勝的將軍夢。
雖然他現在的手下只有五百,發放在后世他也就是個營長,離將軍還差著老大一節兒呢,可這并不妨礙他高興啊。
咱就是說,哪個男人沒有個當將軍的夢呢?
再說了,這可是共和國的同齡人,從小聽的都是帝國主義對祖國的侵略。
現如今讓他趕上了這樣的國戰,而且還是近代第一場國戰,就是讓他當個小兵,那他也得去幫幫場子!
不為別的,就為一輩子的信念!
唯一讓他覺得遺憾的是,這是在大清。這要是換成大明啊,大唐啊,哪怕是大宋他都覺得更舒服一點兒。
算啦,大清就大清的,反正他已經占了最大得便宜,從一個七十多的老頭兒,變成了如今二十來歲的小伙子,而且還能參加國戰,這已經是老天爺給的最大福報了,他還能有什么不滿意的?
在城外的農莊待了七八天,對手下的這五百來號人做了個簡單的軍訓,這就算是成軍啦。
對于軍訓,李萬勝還是很熟悉的,畢竟他的成長經歷中,參加過的軍訓可是不少。
而且他參加的軍訓還不是后世學校的那種軍訓,而是為了應對戰爭,軍工系統內部訓練民兵的那種正規訓練,因此對于怎么組織起來一支隊伍,李萬勝還是很有想法的。
就這樣,李萬勝帶著這么一支只經過簡單做了隊列訓練的農民出發了。
在出發前,他們還從朝廷的武庫里領到了五十支鳥槍,剩下的也都拿上了大刀長矛的,至于火炮?那是一門都沒有!
要問為啥沒火炮?
這倒不是朝廷不給,而是李萬勝沒要!
畢竟,要那玩意兒干嘛呢?射程沒有人家遠,威力沒有人家大,還特么死沉死沉的,連個炮架子都沒有,李萬勝當場就否決了這種垃圾,將應該配給給他的火炮,按重量換成了破銅爛鐵。
真的是破銅爛鐵,武庫里也真的不缺這玩意兒,畢竟辣么大一個庫房,每年生銹壞掉的刀槍劍戟的不知道有多少,因此積攢下來了大量的破爛兒。
在無數人不解的眼神當中,李萬勝就這么把大炮都換成了這種東西,以至于這件事傳到道光皇帝的耳中時,他也給了個“朽木不可雕也”的評價。
還有一點,那就是李萬勝雖然沒要大炮,火藥倒是能要多少要多少,實在不能多給,那給點兒原材料也行啊!
憑借著自家老爹內務府郎中的“威名”,再加上現在的戰事也是真的緊張,武庫這邊也給李萬勝大開方便之門,可是讓他拉走了不少的火藥。
出了京城附近的農莊,李萬勝率領五百民團,在通縣登船,順著運河一路南下。
在路上,他也沒讓手下的這幫民團閑著,除了抽調出來一部分人幫著他對帶來的火藥進行二次加工,剩下的四百多人,全都投入到木質地雷的制作當中去了。
這玩意兒真的不是啥高科技,就是一個木頭盒子,上面的一塊木板是活動的,等到用的時候,在里面裝上火藥和雷管,一個土地雷就算成了。
至于火藥,他這不是正帶著這幫人加工呢么,只是雷管在這個時代就不用想了,靠他現如今的這點兒資源,絕對是搞不出來這種高級玩意兒的。
不過這里搞不出來,不代表他就沒辦法了,再過兩天,不就是可以回去的日子了嗎?作為一個老軍工,雷管這種東西,他自信還有的是辦法搞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