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乞骸骨
- 大明:從天啟開始當明君
- 鬼知道是誰的小號
- 2033字
- 2024-07-07 01:00:00
朱由校穿越過來之后,時間上雖然只過去了短短的一些日頭。
可少年人的耳目,卻又聰慧異常。
在之前的時日中,他已經大致記住了下面這些個正在彈劾方從哲的臣子的共同點。
東林黨人!
全部都是東林黨人!
此刻,給朱由校弄出麻煩來的,全部都是東林黨人!
眼見著朱由校沒有做出應有的答復。
群臣之中,又站出來了一些個言官、御史們。
他們也一同彈劾起了方從哲。
“啟稟陛下,微臣同樣彈劾內閣首輔、方從哲!”
“啟稟陛下,微臣同樣彈劾內閣首輔、方從哲!”
“啟稟陛下,微臣同樣彈劾內閣首輔、方從哲!”
......
好啊!
朱由校樂了。
這些新出來的人,不僅是東林黨的人士。
還伙同著剛才的一起在自己的面前放肆。
企圖通過施壓,來讓自己這個在朝堂之上毫無威信的新帝應允了他們的彈劾!
這些人,早有預謀啊!
孫慎行乃禮部尚書,又乃東林黨的核心,其人起帶頭作用。
其余的官員,則是緊隨其后,充當了為孫慎行搖旗吶喊的作用。
他們都在試圖將朱由校給逼迫起來!
已達到自己黨爭的目的!
朱由校深吸了一口氣。
他再度清數了一下剛才出列的臣子數量。
不錯,很多!
并且東林黨人,還想更多。
他們還想把自己的人往朝堂之上繼續增添著!
靠著拉其余黨派的人士下水,再將自己黨派的人士給放上去,這是他們的常用手段。
“彼其娘之。”
朱由校心里暗罵道。
朕剛一繼位,爾等就想著黨同伐異!
果真欺朕年幼乎?
爾等排除異己,排除的到底是誰?
是爾等的政敵,還是朕的力量?
朝堂之上,失去了平衡的后果,對一個皇帝來說,有多重要,爾等果真不知道乎?
干哩娘!
朕才剛上臺啊!
這場戲,就要唱完了嗎?
朱由校不愿意。
不過話又說回來,他才剛上臺啊。
又怎么可能一下子就對沖掉這么多人的、齊心協力的發聲呢?
勁兒往一處使?
朕偏不讓你們稱心如意!
想著,朱由校就開始給自己拉盟友了。
去吧。
楚黨眾人!
此事有關于你們,最應該反擊的,當屬于你們了!
楚黨,理應率先發聲。
朕隨后就來!
“方愛卿!”朱由校叫的十分親近,以表露自己的態度。
“不知卿對此,有何看法?”
方愛卿,你可萬萬不能因此而離去啊。
否則,朕對朝堂的掌控力度,就會下降一個大的層次!
這是朕所不愿意見到的場面。
朕要通過制衡來掌控朝堂。
即便朕此事僅為一個新帝。
“老臣。”方從哲本不想開口的。
東林黨人的彈劾,來勢洶洶、群情激奮,他又能如何呢?
朝堂之上的楚黨人士,乃至于其他黨派的人士,早就少之又少了。
他們又能給自己幫上什么忙呢?
至于新帝,別了吧。
剛一登基不說,還是泥捏的菩薩,不頂大用的。
甚至于,方從哲都有點懷疑,新帝能不能分得清哪個臣子是哪個臣子了呢。
所以,方從哲真對東林黨人的彈劾一事,沒有辦法。
他真不想開口。
他只想讓皇帝同意掉東林黨人的建議,將自己給處置了,來早早結束這場鬧劇。
他已為官很多年了,浪頭之上的風光,他看夠了,浪尾之下的險光,他也看透了。
他只想速速離開此處了。
只是皇帝都開口了,他倒也不好駁了皇帝的面子,因此,他這才是不情不愿地開口了。
“老臣以為,言官、御史們,所言極是。”都快要離去了,方從哲就沒有去提及禮部尚書孫慎行的名字了。
能不得罪人,就不得罪人吧。
自己人走茶涼了,可對面,卻沒有呢。
一個不小心,等自己徹底走了,對方不說對付自己,可至少惡心一下自己,方從哲相信對方干得出來。
他作為一個文人,不想失了體面。
因此就只提及了言官、御史們的名頭。
“老臣有罪。”
“還往陛下可憐老臣,讓老臣乞骸骨吧。”
說罷,方從哲還和剛才的孫慎行一樣,從袖口之中拿出來了一份折子,雙手捧著,并向前遞去。
他只待皇帝拿著奏折看完之后,能立即放自己離去。
朱由校沒有立即回話。
他此刻可謂是十分的郁悶。
不是。
大哥。
黨爭啊。
你不爭,還算個錘子黨啊!
別人剛一說話,你就投了。
你這讓朕該如何是好?
朕,允了?
允個屁!
朝堂之上東林黨的氣焰,必須壓制,否則,皇帝的權威,將愈發降低!
朱由校在心中暗暗做了決定。
既然你一個方從哲不行,朕繼續找一下盟友。
“還有人對方愛卿的事情,有所見解嗎?”朱由校問到。
冷靜、冷清。
冷、冷、冷!
無人答應、無人言語!
不說朝堂之上的其余黨派之人,沒有一個敢勇于發聲也就算了。
汝楚黨之人,也該當如此嗎?
自暴自棄?
說個話,都不敢了嗎?
朱由校重重地冷哼了一聲,也不知道是對東林黨人強勢之情況的不滿,還是對楚黨眾人怯懦的不爽!
總之,冷哼!
“朕以為。”朱由校將手中的奏折,放置在了一邊,開口到。
“常言道,言官、御史、不能因言獲罪。”
“可反過來講,言官、御史,也不能因言定罪。”
“若是能因言定罪的話,那么朝堂之上,該成為了何種地方?”
“菜市場?”
“不至于、不至于。”
“凡事還是要講證據的嘛。”
“沒了證據,總歸說起來不真實、辦起來不爽利!”
“刑部、大理寺等衙門,不也需要人證、物證,才能定別人的罪?”
“更何況這還是一個內閣首輔呢。”
“其人萬萬不能僅憑幾句閑言碎語,就被革職!”
朱由校給方從哲的事情,定了調子。
他要留中不發!
他要方從哲在這兒待得好好的。
方從哲此人留著,利大于弊!
留著的話,其人不但能幫助自己平衡朝堂,還能幫助吸引火力。
——朱由校不但想更好的掌控朝堂,還不想被東林黨人直接圍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