旨意下來,劉辯不用再稱病了,但他仍要進宮讀書。
劉辯是不情愿的,但不得不去讀書。
好在靈帝看似對兩個兒子的學業并不怎么關心。
劉協則如之前一樣,學習認真,舉一反三。
也就是他是自己的親弟弟,否則劉辯真想找個理由修理這小子一頓。
又到中場休息的時間。
劉辯可以放心的吃喝了,他可不相信誰能在皇帝的眼皮底下做手腳。
這時蔡邕派人把劉辯請到了他的休息室。
“弟子見過蔡師。”
蔡邕此時不在課堂,明顯和藹了許多。
蔡邕道:“殿下,老臣真是辜負了陛下,沒把門學辦好,所以才被陛下換掉了,現在您接下了鴻都門學,老臣想問問殿下,打算如何振興鴻都門學?”
這沒什么好隱瞞的,于是劉辯將程昱的三策告訴了蔡邕。
蔡邕略微思考了一下,道:“請問殿下,這錢從何來,據老臣所知,朝廷是不會給鴻都門學錢了。”
劉辯反問道:“那蔡師是怎么做的?”
蔡邕道:“自然是節約經費,號召師生進行捐款,我們緊一緊,盡力維持吧。”
劉辯點點頭,這種行為在這個時候就叫“賢”把,蔡邕這么做也算是個賢人了。
蔡邕再次問道:“殿下,您還沒有回答老臣的問題呢。”
劉辯答道:“鴻都門學會做一些小生意,但這并不是主要的,主要的經費主要依靠學費。”
蔡邕搖頭道:“可陛下的目的是讓寒門進入鴻都門學,殿下這么做恐怕跟陛下的目的不符。”
他并沒有說為什么有錢人不去太學,因為太學雖然糜爛,但還真不是只要有錢就能進的。
“奧~蔡師,這一點你不用擔心,這部分只占一部分,算是贊助費,大多數的學生還是正常收費的,不僅如此,針對一些學生,我準備提供補助。”
這可是一千多年后的教育政策,劉辯可不懷疑它的先進性。
蔡邕點點頭,這聽起來好像真沒什么問題,實際上問題很大,在現代社會,如果是普惠學校,那這一套也玩不轉,還得依靠政府撥款才行。
但劉辯只覺得蔡邕是好奇而已,不想跟他說那么多。果然蔡邕也沒聽出什么問題。
蔡邕又問道:“那殿下打算如何收攏學生,要知道即使是寒門,也以進入太學為榮,而不會選擇鴻都門學。
若是沒有有才能的學生,殿下的那什么贊助費,即使收到了,那也出不了多少人才。”
好啊,這老頭子在這兒等著他呢。
劉辯道:“哈哈,蔡師說的不錯,這正是難辦之處,所以弟子準備兩步走,一邊召集有才學之人,另外一邊弟子準備從零開始培養,從孩子開始。”
蔡邕瞪大了眼睛:“什么?殿下準備讓鴻都門學收孩子?那孩子從哪兒來?”
劉辯微微一笑道:“自然是從百姓中來,弟子相信免費,一定會有人來學的。”
對,劉辯要搞免費教育。
蔡邕當即一拍桌子,道:“不行,這不可能,這都是圣人之學,怎么可以免費?沒有人這么干過!這不可能,不可能!”
免費教育,對這個時代來說是有點震撼,士族壟斷官位,也壟斷知識,這才讓朝廷上下都是他們的門生故吏。
只有打破他們的圈子,才有可能打破這個圈子。
否則即使這個時代出現了科舉制度,那也不會改變多少,因為讀書人都是士族,那科舉選出來的同樣還是士族,什么都不會改變。
過了一會兒,蔡邕此時緩和了不少,他說道:“殿下可知這書本非常珍貴,您要做免費培養學生,那書從哪里來?
這需要一大筆經費,這可不是拿點贊助費就能解決的。”
說到底,免費教育缺的就是錢。
劉辯沒有解釋,而是說道:“蔡師,您就拭目以待吧。”
蔡邕笑了,他認為他這是把劉辯給問住了,他這個弟子還是年紀太小了,太過異想天開。
而剛才他這個老師的提問,阻止了這個弟子的不切實際的幻想,讓他打消了這不切實際的計劃。
而眼前這個十歲的諸侯王,只是抹不開面子,嘴上不肯認輸而已。
“恩,那為師就拭目以待,殿下,您可以回去了。”
下半程的課,蔡邕講課的狀態非常好,顯然是掃除了心里的陰霾,徹底從鴻都門學的失敗中走了出來。
如果一樣東西,任何人去做都會失敗,那就相當于所有人都沒有失敗。
蔡邕此時就是這么想的。
結束今日的學業,劉辯給靈帝和母后請安之后,離開了皇宮。
現在他不用稱病了,所以不用窩在府里面了。
于是他來到了鴻都門學,這現在是他的地盤。
劉辯這次來,突然注意到了,門學路口,有士兵把手。
經過時,侍衛跪倒在路邊,劉辯命令馬車聽了下來。
他掀開馬車窗口的簾子,問道:“誰是領頭的,過來回話。”
這時一名侍衛站起身走了過來。
“小人拜見殿下。”
劉辯問道:“你們為什么守在街口?”
侍衛回答道:“回殿下,上面就是這么安排的,想開這是為了保護門學的安全吧。”
劉辯一聽就知道,這侍衛頭子就是個執行者,不知道這么做的原因。
“你就告訴我什么人可以進,什么人不可以進。”
“回殿下,這門學的人都可以進,太學的人可以到門口看石碑。
有印綬的大人們也可以近,除此之外,就不能進了。”
劉辯聽懂了,這意思就是老百姓不能進唄。
劉辯當即下令,你們不用守在這里了,去守著石碑,只可以看,不能摸,你們以后就負責這個,聽得懂嗎?
侍衛頭子回答道:“小人聽得懂,這就去安排。”
劉辯點了點頭,這要是聽不懂,就別干了。
接著劉辯吩咐道:“蹇沖,一會兒在街口樹一塊牌子,就寫鴻都門門前石碑免費開放。”
程昱事先已經收到了劉辯要來的消息。
立馬帶著人到門口迎接。
劉辯來到門前,并沒有直接進入,而是看著眼前這二十三塊石碑。
程昱則迎上去,陪伴在劉辯身旁。
劉斌道:“仲德,我考考你,這熹平石經你可知道來歷?”
程昱道:“當然,這熹平石經共四十六塊,共二十萬零九百一十一字,歷時八年才完成。”
劉辯手摸這石碑,嘆道:“可惜啊,咱們這兒只有二十三塊兒。”
程昱立馬明白,于是說道:“殿下,臣立馬命人雕刻另外二十三塊!”
劉辯搖搖頭,道:“那豈不是要雕四年?好是好,可這太慢了,咱們沒這個時間,也沒干這個地方錢。”
程昱立即說道:“殿下不用擔心,臣來想辦法。”
劉辯拍了拍程昱厚實的肩膀,道:“用硬木來刻吧,若是刻錯了直接涂改就是了。”
程昱道:“殿下的意思是能用就行?”
“對,能用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