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辯此時坐在回府的馬車上,屁股下面墊了好幾個軟墊,他現在屁股上火辣辣的。
關二哥大意失荊州,他因大意被打屁股。
就在剛剛,何皇后給他來了一場愛的教育。
即使他說了約法三章的事,也完全沒用。
在何皇后的眼里,這就是靈帝給劉辯挖的坑。
不說還好,劉辯一說何皇后打的更狠了……
好在屁股火辣辣的同時,劉辯心里也暖暖的。
原主還喜歡挨打……
不僅是物理傷害,以后每天劉辯都要進宮,聽母后的教導。
而明天更是恐怖,何皇后要劉辯跟二位舅舅,何進何苗一起進宮,商量對策。
不過這樣也好,正好聽聽兩位舅舅的意見,看看有沒有什么羊毛可薅。
——————————————
劉辯還洛這事,是洛陽城中一等一的大事。
永樂宮。
這是皇太后,也就是董太后的寢宮。
董氏是劉宏的生母,可靈帝是竇太后立的,所以只封了慎園貴人。
一直到竇太后失勢,董氏才成為了太后。
永樂宮嘉德殿內,除了董太后,還有幾人。
就見下首坐著幾人,分別是中常侍趙忠,董太后的侄子驃騎將軍董重,而另一人則是新任少府董卓。
董卓道:“姨母,這史侯心機深沉,外甥就是托了此子的福才當了這個少府。
他此次立下大功,姨母必須要出手了!”
聽到董卓一口一個姨母的叫的親熱,董太后還有些不習慣。
原來董卓進京之后,趙忠便向董太后進言,要拉攏這個董卓。
誰知竟然一拍即合,董卓因為自己姓董,還跟董太后攀上了親戚。
董太后可沒有西涼的親戚,還是一個粗鄙的武人。
董卓膀大腰圓,顯得屁股下的軟榻都比別人小一號,怎么看都覺得違和。
但為了拉攏董卓,也只能就這樣應下了。
這倒是圓了董卓的一個心愿,歷史上董卓入洛后想的就是跟董太后攀親。
奈何兩家確實沒啥關系,而且董太后一族已經被何進滅了,就沒攀上,現在也算圓夢了。
這時董太后開口道:“趙忠,你覺得呢?”
趙忠看了看董卓,然后微微一笑說道:
“回稟太后,老臣覺得董少府言之有理。
史侯這才半年的光景,就鬧出這么大的動靜。
再加上何氏,這太子之位看似已經非他莫屬。
一旦讓其當上太子,那何氏便權勢滔天,再無人可制啊!”
趙忠顯然更了解董太后,董卓談的是劉辯這個人的威脅。
而他講的是何氏的威脅,這大漢的外戚可不止何氏一家,還有董家呢。
何氏一家獨大,讓董氏如何自處?要么歸附,要么就滅亡。
而當時劉協生母被何皇后害死之時,靈帝一度想要廢掉何皇后。
這里面沒少了董太后在旁拱火。
兩家已無和解可能。
趙忠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才這么說的。
董太后看向董重,她的親侄子。
“重兒,你覺得呢?”
董重道:“恩……侄兒覺得趙常侍說的不錯,侄兒全憑姑母吩咐?!?
董太后嘆了口氣,她這個侄子就是這樣,要么不說話,要么沒想法。
若不是她母族太弱,唯一一個至親的侄子如此不成器,她董氏又怎會比不上何氏?
現在她手中有一皇子在手,她必須要和何氏爭一爭!
否則她董氏必然躲不過何氏的清算。
董太后還真就不是瞎擔心,靈帝一駕崩,董太后就被清算,沒幾個月就死了。
這到底是病死還是被殺,沒人說的清,反正后面董重是被何進逼著自殺了。
董太后決定,不能讓劉辯就這么輕易的當上太子。
“趙忠,今日史侯進宮,皇帝都跟他說什么了?”
趙忠搖了搖頭,今日靈帝把人都遣了出去。
父子倆說了什么,他真不知道。
“回太后,現在只知史侯離宮之后,陛下看起來很高興,顯然對此子的表現很滿意。”
靈帝滿意,他們可就不滿意了。
趙忠一直在想方設法讓靈帝忌憚劉辯,離間他們父子,之前看起來已經起到了效果。
可現在這個情形,靈帝對劉辯既忌憚,又欣賞。
由于幾人不知父子倆說了什么,不知忌憚還剩下幾分。
總之,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
董太后問道:“董少府,你有什么主意?”
這話可難不倒董卓,他來之前就已經想好了主意。
董卓說道:“外甥有一計,此次史侯回洛,可盧植沒回來。
現在董侯由蔡邕教導讀書,太后可令史侯一同讀書。
如此這般,不管史侯想要做什么,都能被讀書之事纏住?!?
趙忠聽完董卓這個計策,心道這計真妙??!
這一來一回趕路,加上讀書習字的時間,小半天就過去了。
不管史侯想干什么,都必然會受影響。
好計!別看董卓是個帶兵打仗的莽漢,竟能想出如此好計,趙忠不由對董卓有了新的看法。
董太后滿意的點點頭,這計不錯。
這時董太后再看這個坐在下面一座小山一樣的“外甥”,也覺得沒那么粗鄙了,順眼多了。
她又看向趙忠,問道:“哀家讓你聯絡其他人,現在有幾人答應為我們辦事了?”
這個問題,到了趙忠的領域了。
趙忠笑著說道:“回太后,史侯章殺夏惲之前,大多數人實際上都想著觀望,兩不相幫。
可這之后就不一樣了,十常侍中已經有四人加入咱們的陣營了?!?
十常侍一共是十二人,死了一個夏惲,還剩十一個。
現在有四人加入趙忠的陣營,十一人中有五人,已經很多了。
董太后又問:“那你們中有誰是支持何氏的?”
趙忠道:“張讓的兒媳是何進的親妹妹,自不必說。
但張讓這人老臣了解,他是一個不見兔子不撒鷹的主,可能偏向何氏,但不會戰對何氏。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郭勝,當年何氏就是通過他進入的皇宮。
這兩家有一份香火情,所以他必然偏向何氏。
但這層關系人盡皆知,所以郭勝反而不敢明目張膽的偏幫何氏。
所以剩下六人,都有與咱們合作的可能。”
趙忠這話,倒是難得的好消息,而且在劉辯優勢明顯的情況之下。
這相當于董太后一方獲得到了絕大部分十常侍的支持。
有四人直接在趙忠的攛掇下投了董太后。
有兩人與何氏親近,但各有各的心思和難處。
而剩下四人對劉辯的印象肯定也好不到哪里去。
劉辯殺夏惲得士人之心,可同樣他失去了十常侍的人心。
十常侍不僅僅是幾個大太監,每個人背后都有一隊勢力。
哀家未必不能與何氏一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