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拜得盧師
- 家父漢靈帝
- 周歲三
- 2363字
- 2024-08-26 23:59:25
盧植此刻跪在地上,被驚的說不出話來。
這竟是帝王之術!史侯告訴為什么要跟我說這個,竟還要教我!
教我帝王之術,干什么?難道以為我盧植要造反……
此時盧植跪在地上,冷汗直流。
劉辯看到盧植這個樣子,也知道他這話是把盧植給嚇到了。
劉辯趕緊躬身扶盧植起來,可盧植說什么也不起來,而且盧植這個大體格子,他要不想劉辯還真扶不動。
“臣不敢起身,殿下,您為何要跟罪臣說這個?”
劉辯想了想,當然是要震驚你然后讓你收下我這個弟子啊。
可現在看來震驚是震驚到了,就是有點震驚過頭了!
“盧師莫要驚懼,這帝王心術不過是一種制衡之道,跟周易,太極,陰陽這些東西差不多。
這天下未必只有帝王才知道,這不是什么不傳之密。”
盧植聽到劉辯這個解釋,想了想,確實有些道理。
但隨后他又覺得不對勁!他可是大儒,這周易也算熟讀了,他怎么沒從里面讀出帝王心術呢?
而更讓他驚訝的是,眼前這位皇子辯,今年不過十歲,為何將這帝王術理解的如此透徹!
盧植此時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劉辯知道此時盧植心神不穩,他再加點料,必然能一鼓作氣拿下盧植!
劉辯話鋒一轉問道:
“盧師剛才說,大漢內憂外患,不愿落困在朝堂,想為大漢平亂,可是真的?”
這自然是真的,盧植的志向就是匡扶社稷。
此時盧植抬起頭,看向目光堅定的看向劉辯道:
“自然是真,我盧子干愿意以性命擔保!”
“盧師可知道為何天下大亂?”
這個問題大漢許多忠直之士都想過,盧植自然想過。
盧植說道:“內有奸臣作祟,所以上天降下災禍。
百姓因為災禍缺衣少食,犯上作亂,所以這亂子越來越大。
而這外族狼子野心,見我大漢虛弱,覺得有機可乘,也來興兵作亂,這才天下大亂!”
劉辯點了點頭,還是儒家“天人感應”的那一套。
劉辯又問道:
“那盧師打算怎么做?”
盧植說道:“自然是帶兵平叛,將作亂歹人誅殺,讓剩余的百姓還家,安居樂業。
至于外族,需以雷霆之勢鎮壓!只有將他們打疼了,打怕了,就不會再打我大漢的主意了?!?
盧師不愿意涉足朝堂紛爭,所以想靠軍事力量解決一切。
這一點倒是像一個實干家,跟只會空談的大儒不同,這也是盧植難得的地方。
這確實也算一條可行的道路,可“小冰河”期,少則十幾年,多則幾十年,若是只依靠戰爭,大漢只怕是早就亡了。
天下分崩,群雄割據,三國鼎立,然后一統……
劉辯說道:“盧師,百姓若是還家,還是吃不上飯怎么辦?”
盧植道:“自然要靠朝廷救急,劃分土地,借貸糧食?!?
“那若是因為天災還不上,朝廷也沒有余糧了怎么辦?”
這話讓把盧植問住了,絕收一年,百姓就要破產,若是僥幸活了下來,再絕收一次,那就只能餓死,除了造反,好像真的沒有活路了。
而現在天災不斷,瘟疫橫行,朝廷已經無力救濟,所以這太平道的張角瞬間就拉起幾十萬人造反。
盧植有些茫然的看向劉辯,問道:
“殿下有何辦法?”
終于等到盧植問這個了,這個盧植果然是個忠臣。
劉辯道:“我確實有一法,而行此法,需要盧師助我?!?
說完劉辯后退一步,對著盧植一揖到地,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禮。
盧植連忙起身,將劉辯扶住,道:“若殿下此法可救天下黎民,我盧植即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劉辯正色道:“我信盧師!”
“這天災非外力能抗,可大漢朝卻不僅僅有天災一個問題,除了天災之外還有人禍。
自光武皇帝中興以來,背后就有世家豪族。
至今一百余年,這世家豪族愈發樹大根深。
他們隱匿戶口,兼并土地,大量百姓淪為大族的佃戶。
是生是死,只在大族一念之間。
百姓家無余糧,而他們這些豪族家里的糧食卻堆積如山,放在糧倉里發霉。
百姓病死餓死,這些豪族卻每日宴飲享樂。”
盧植聽的心中驚駭,這世家豪族的問題人盡皆知,但自世祖開國到現在一直如此,豈是能輕易改變的。
就算你要改變這些世家豪族能答應嗎?
盧植忍不住開口道:
“殿下有法可解?”
當然有法,方法還不止一個,而其中一個方法恰恰就是你盧植的弟子想出來的。
他就是著名的遼西狠人公孫瓚,他在冀州之時,把不聽過的世家大族全都給殺了……
劉辯回道:“盧師請繼續聽我說。”
盧植點了點頭,于是劉辯繼續說道。
“而本朝察舉制,孝廉制發展到了今天,基本被大族壟斷。
賢能之人能不能被征辟,往往不是憑借真才實學,而是關系,名氣。
到如今這朝中之人各個官員沾親帶故,出了事情互相包庇。
如此一來,朝廷也被結盟的大臣聯手蒙蔽,
這個家族的背后,就是某某位官員。政令能否在地方施行,還要看地方大族的臉色?!?
聽到此處盧植更加心驚!盧植曾任太守,這地方上的事情他可是太知道了。
這倒不算什么秘密,可眼前這個只有十歲的史侯竟然對此事了如指掌,這是盧植萬萬沒有想到的。
“那殿下究竟打算如何做?”盧植滿懷期待的等待劉辯的答案,這個問題不僅困擾了他多年,也同樣困擾了無數大漢忠直之士多年。
他們不是沒有做出嘗試,可嘗試后的結果無疑都是失敗的。
盧植也是其中的一員,所以他一個大儒放下手中的毛筆,拿起了殺人的戰刀。
劉辯說道:
“盧師,關于此事我現在只能告訴你兩法。
一是興文,我欲開新學,招天下寒門為朝廷效力。
二為興武,我要建立一支強軍,若有世家大族為非作歹,我用此軍,滅其家,將其家產還給天下百姓?!?
“還請盧師助我一臂之力!”
盧植聽完劉辯的話思索良久。
興文、興武。陛下的鴻都門學就在眼前,所出之人皆被天下士人排擠。
將軍,刺史,甚至封侯,陛下不可謂不重任,可終究難有作為。
現在的鴻都門學已經淪為專門為陛下吟詩作賦的所在。
興武,或許真的可以。
此時盧植看著眼前這個跟他侃侃而談的少年,只覺得相見恨晚。
盧植當即心中生出一股豪氣,心道:“我盧子干,立志匡扶社稷,至今已有二十余載。
當太守時,制不住世家豪族,當將軍時,殺不盡天下反賊……
而面前這少年,卻愿為大漢黎民百姓,與天下士人為敵。
我盧植難道還不如一個十歲的少年嗎!”
盧植當即對著劉辯躬身鄭重一拜,道:
“臣盧植,愿為殿下效命!”
劉辯當即將盧植扶起,道:“不是效命,是當我的老師。
現在我可以叫您一聲盧師了吧?”
此言一出,兩人對視一眼,大笑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