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攸說道:“本初,此計說來非常簡單,你只需命人手書一封,不必說自己是誰,只需自稱黨人義士。
告知張銘其家中奴仆已經招供,收監下獄已是必然,這十常侍必然會派宦官在獄中折辱于他。
我猜張銘行此事時,早已心存死志,必然不愿受宦官折辱。
本初再在信中言明,佩服他的忠義之言,再夸上他幾句,接著告訴張銘其家中妻兒,你會設法保全。”
許攸捻著山羊胡微微一笑,道:“如此一來,這張銘定然心無牽掛,自殺以明志!”
“如此,此事可解。”
一旁的逢紀聞言,稍微思索后便道:“子遠此乃妙計也!
此計有兩個好處,一是張銘自裁,大將軍和史侯那邊自可交代,主公并無插手,宦官也不會因此怨恨主公。
二便是張氏遺孤,主公尋來好生安置,必然感恩戴德,再派人放出風出,黨人和士人皆會稱贊主公賢德。
當真是個一石二鳥之計!”
兩位謀士此時達成一致,可一旁的袁紹卻露出沉思之色。
片刻后,袁紹說道:
“此計確實可以解決此事,可若是張銘心存僥幸,不愿自裁又當如何?”
許攸聞言心中不悅,當即開口:“張銘既然敢在陛下面前直言殺掉十常侍,這種人又怎么會貪生怕死呢?”
可即便許攸如此說,可袁紹依舊猶豫不定。
這時逢紀開口道:“主公,我也有一計,雖不如子遠之計,但也算能解決此事。“
剛才一直沉默思考的袁紹立馬開口:“元圖,但講無妨。“
“主公可勸大將軍出馬,上奏陛下為張銘求情。大將軍對主公言聽計從,此事必然能成。
主公既在大將軍的麾下,插手此事便理所應當,不管宦官還是士人皆說不出主公的錯處。
張銘被抓下獄,這些事主公統統都不用管,以免遭宦官怨恨。
只需暗中收集證據,交于大將軍,如此一來,也可解決此事,誰也不得罪。”
聽完兩個計策,袁紹陷入沉思之中。
許攸暗道:“逢紀此計,看似中庸,可未免有袖手旁觀之嫌,也就是何進心思單純,不會多想。
一次兩次還好,長久以往,等何進反應過來,還能當袁本初是他的心腹嗎?”
剛剛自己妙計被懷疑,許攸心中就有不悅,再加上之前受過逢紀恩惠,許攸便決定給逢紀一個面子,算上還了這個人情,沒有將此計的弊端說出。
良久之后,袁紹終于開口:
“兩位的計策都是好計,所以我決定全都各取一個部分。
我首先依元圖之言勸諫大將軍上奏,接著收集證據,若最后張銘身死,我再依子遠之言命人照顧他的遺孀。
如此一來,不但解決此事,還能收獲聲望。兩位覺得這樣如何啊?”
許攸逢紀對視一眼,隨后一起起身,躬身齊聲道:
“主公妙計!”
袁紹得意的微微一笑。
——————————————————
史府。
劉辯得到顏良興奮異常。
第一件事自然是讓其指導自己的武藝。
這時,府中一名小內侍前來稟報。
“殿下,御史遣人送來信件。”
劉辯放下手中木刀,接過信件,打開一看,當即說道:
“公驥,收拾一下,跟我出去一趟。”
顏良當即拱手說道:“殿下,是否著甲?”
“著甲!”
“諾。”
內侍此時也要告退。
“等一下。”
“殿下請吩咐。”
“通知下去,全府上下所有人放在手中的事,穿戴整齊,半個時辰后到前院集合,演練隨我出行的隊列。
另外告訴張德,除了我乘坐的那輛,另外還要十六輛馬車,三十六匹馬。
告訴張德,是借是租,怎么來的我不管,我只給他兩個時辰。聽明白了嗎?”
“殿下,奴婢聽明白了。”
“那你復述一遍。”
......
安排好一切,劉辯也回屋更衣。
劉辯命人找來他重大節日才會穿的皇子禮服穿上。
婢女為他穿戴整齊之后,劉辯看著銅鏡里的自己,轉了轉身子,確認無誤之后。
劉辯便獨自去往后院,他存放重要東西的寶庫。
此物非常重要,必須他親自去取。
片刻之后,一個長條形木盒被劉辯找了取來拿在手上。
這個木盒是由金絲楠木打造,金絲楠木號稱千年不腐,水不能浸,蟻不能穴,只有極為貴重之物才會用它來盛放,就比如皇帝的尸體......
而劉辯手中這個金絲楠木更加難得,這盒子上的一條條金絲勾連在一起,仿佛如同山水被印刻其上。
劉辯將木盒放在桌上,然后從腰間取出鑰匙,打開木盒之上的金鎖。
他掀開木盒,一把精美的寶劍出現在他的眼前。
劉辯拿起寶劍,撫摸劍鞘之上鑲嵌的寶石。
然后手握劍柄,就聽“滄啷啷”一聲。
劉辯將寶劍拔出三寸。
就見用劍身上出現小篆雕刻的“中興”二字。
顧名思義,此劍名為“中興劍”,是為靈帝加元服也就是成人禮那年打造。
此劍共四把,每一把都刻有“中興”二字,所以中興劍一共四把,意為中興四方。
劉辯手中這把,還是他出宮那年,何皇后為他要來的,他弟弟劉協手中也有一把,靈帝手中自然也有一把。
而離譜的是,最后一把“中興劍”竟然丟了!
更離譜的是,靈帝對此事好像也不在意,調查無果之后便不了了之......
劉辯用手輕輕撫摸劍身上的“中興”二字。
“這是我首次出現在世人面前,若有人阻我,我便用此劍殺之!”
劉辯說完便將寶劍抽出,中興劍抽出之時,還伴有陣陣劍鳴。
若是此時屋內還有旁人,定會說這便是龍鳴。
“真是一把寶劍啊!”
這時,房間外面,傳來了爭吵之聲。
“什么人敢在這里鬧事?”
劉辯手拿寶劍就沖了出去。
厲聲道:“誰人在此鬧事?”
眾人就見劉辯穿著冕服手拿寶劍突然從寶庫沖了出來,大家見到這一幕都嚇壞了,
全都跪倒在地。
見沒有外人,劉辯這才把寶劍還翹。
“剛才是誰此吵鬧,給我站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