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光子匯聚,物質重生
- 傳送門發明人的故事機器人篇
- 傳送門發明人
- 2144字
- 2024-07-01 08:00:00
【地點:地球-歐洲-CERN】
在那遙遠的歐羅巴大陸,群山環抱之中隱匿著一座科技的圣殿,它便是聞名遐邇的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的所在地。
這里,匯聚了來自全球的智者,他們以人類對宇宙的無盡好奇為燃料,驅動著科學的車輪滾滾向前。
而今,他們正站在一個時代的風口浪尖,即將揭開自然界最為神秘的面紗——反物質的制造。
晨曦微露,CERN的巨大圓環結構——大型強子對撞機(LHC),在曙光中顯得更加莊嚴而神秘。
它如同環繞地球的一道光環,靜靜等待著那足以撼動宇宙的秘密被釋放。
LHC的周長達到了驚人的二十七公里,其內部真空管內,兩束質子流在超導磁鐵的引導下,以接近光速的速度相對飛行,宛如兩股宇宙初開時的原始力量,在這一刻即將碰撞出新的宇宙火花。
隨著指令的下達,整個控制室陷入了緊張而期待的沉默。
巨大的顯示屏上,數字飛快跳動,標志著粒子加速至前所未有的速度。
工程師們屏息以待,他們的雙眼緊盯著監控畫面,仿佛能穿透厚重的混凝土與鋼鐵,直視那微小世界中的驚世一幕。
“碰撞,五秒倒計時。”
冷靜的電子音打破了靜默,時間仿佛在此刻凝固。
“五......”
“四......”
“三......”
“二......”
“一......”
“嗚嚶......”
隨著一聲幾乎不可聞的輕微顫動,LHC的核心區域,兩束質子流在億萬分之一秒內發生了碰撞。
這不是簡單的物質相撞,而是宇宙最深層法則的直接對話,是正物質與正物質的激烈對抗。
剎那間,光芒綻放,那是遠超太陽核心的璀璨,雖然這光芒只在微觀尺度上顯現,但它的意義卻震撼了整個物理界。
碰撞產生的能量激增,創造出了一種奇異的存在——反物質。
它們像是宇宙的鏡像,正電子圍繞著反質子旋轉,與我們所知的一切物質屬性相反,卻又遵循著相同的物理規律。
這些反物質粒子猶如夜空中最亮的星辰,雖然短暫卻無比炫麗,它們在LHC的精密探測器中留下了一串串難以捉摸的軌跡,仿佛是宇宙深處傳來的密碼,等待著人類去解讀。
科學家們緊盯著顯示屏上的數據,那些閃爍的光點和波動的線條,正是反物質存在的確鑿證據,它們在瞬間的輝煌后迅速湮滅,回歸于能量的海洋,證明了物質與反物質相遇時那無法抗拒的相互湮滅定律。
這一過程,是科學與自然法則的壯麗交響,是對“宇宙對稱性”的深刻詮釋。
LHC再現了反物質實驗,人類仿佛窺見了宇宙初創時的景象,那是一切存在的根源,也是萬物毀滅與再生的循環。
【地球-華夏國-江南造船廠】
長江之畔,一座歷史悠久的造船廠內,宏大的航空母艦改造工程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造船廠里,一名若有所思的電鍍工人放下手中圖紙,他明白這次改造的序曲并非始于今天,而是始于宇宙的搖籃深處。
宇宙誕生之初,時間與空間的帷幕剛剛揭開,一切皆處于大爆炸帶來的混沌與虛無之中。
在這片浩瀚的黑暗舞臺上,光子在無序的對撞與匯聚中形成一根根宇宙的琴弦,這些琴弦慢慢蜷縮交織,最后又形成了各種亞原子粒子。
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以及其他亞原子粒子如同宇宙樂章中的音符,開始在無垠的虛空中共舞,編織著宇宙最基本的構造。
質子與中子在強核力的牽引下,由夸克緊緊擁抱而成,它們如同微觀世界的基石,初步構建起物質的基礎框架。
緊接著,電子在電磁力的作用下,圍繞著質子旋轉,形成了最初的原子核,原子由此誕生。
這些簡單的原子,如同宇宙的字母,開始組合成無限多樣的詞匯——元素,從而開啟了化學反應的無限可能。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原子在引力的指揮下,開始聚集、合并,形成巨大的分子云。
在漫長的時間尺度上,這些分子云在自身的引力作用下塌縮,加熱,直至核心溫度足以點燃核聚變的火焰,恒星由此誕生,點亮了宇宙的黑暗角落。
而在恒星的外圍,剩余的物質在引力的魔力下,緩緩聚集,旋轉,經過億萬個春秋的雕琢,終于凝結成各式各樣的行星和衛星。
在地球這個幸運的星球上,水與巖石匯聚,形成了山脈與河流,生命在不經意間找到了萌芽的土壤,山川河流間,生命的樂章悄然奏響。
華夏國的地質勘探隊無數次踏遍千山萬水,尋找著最適合建造航母的礦脈。
一旦發現,礦工們便以堅毅之姿深入地下,挖掘出一塊塊蘊藏著國之重器秘密的礦石。
這些礦石隨后被運往冶煉廠,在熊熊烈火中經歷脫胎換骨的轉變。
高溫熔爐中,礦石中的金屬元素逐漸分離、提純,最終融合成一種高強度、耐腐蝕的特制合金,它們將成為航空母艦堅實的骨骼。
合金鑄成后,進入精密的加工階段。
在現代化的生產車間里,機械臂精準無誤地將合金板材送入沖壓機,伴隨著機器轟鳴,一塊塊板材被巧妙地鈑金成甲板、艙壁、管道等各式各樣的工件,每一件都如同藝術品般精確無誤。
當這些工件經過嚴格檢驗與電鍍噴漆,它們的旅程并未結束,而是被小心翼翼地裝載上運輸車,沿著蜿蜒的長江水道,緩緩駛向那座承載著夢想與使命的造船廠。
在這里,它們將完成最終的蛻變。
造船廠內,數千名工人如織網般穿梭于航母龐大的身軀之下。
焊花四濺,錘聲隆隆,工人們操作著起重機、焊接機、裝配機器人等現代化設備,將一塊塊工件精準對接,組裝到航母需要改造的部位。
從艦島的智能化升級,到飛行甲板的加固擴建,每一環節都凝聚著工程師的智慧和工人的汗水。
車間外,一位戴著白帽子,穿著講究的領導級人物拿過圖紙工單對著剛才那位電鍍工交待道:
“兔子,今晚加班,下班之前再電鍍一批出來,這是工單。”
“好的,領導。”
兔子回過神,接過工單,甚是小心。
多元宇宙之下,身懷絕技的年輕人們在各自的崗位上,兢兢業業,正在抒寫屬于他們自己的出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