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收起虛化斬滅鉤,望向一處虛空,開口道:“道友不煩現(xiàn)身一見。”
萬里外一陣空間波動,一身著藍色道袍,化形為青年男子顯現(xiàn)身形。
男子縱身至冥近前,青氣繚繞,水行法則濃郁。躬身行禮道:“青秋見過尊神!”
“無需多禮,青秋道友不但是位水神,還是四季之神,好福緣!”冥贊道。
不錯,這青秋不但天生為水神,尚懷四季之秋之神格。兩著都屬主支位格,起碼也是上位先天神圣出身。
“當不得尊神夸贊。”
青秋現(xiàn)在可謂是忐忑不已,小心翼翼。尋常那點傲氣早丟到九霄云外了。
祂可是在冥還未滅殺前兩只兇獸時就到此了。目睹了冥抬手滅殺了兩只兇獸,最甚的是打殺鉤蛇的那一劍,留給他深深的恐懼。
即使祂自信能滅殺前兩只兇獸,但對面冥斬出的那一劍,太乙?guī)p峰修為的祂未曾想出應(yīng)對之策,若臨身,都是身死道消的結(jié)局。
“青道友再行一步,皆為同道中人,吾乃冥。”冥示意對方寬心,道:“道友是否為吾北方神圣,對兇獸可有了解?”
“晚輩正是此方毓水孕育,兇獸吾知曉一些,聽說北方頻頻有兇獸現(xiàn)身,沒想到毓水之中也出現(xiàn)兇獸。”
青秋有些色變道:“尊神,那鉤蛇是兇獸化形,尚屬獸王?”
“不錯,剛被吾滅殺的正是獸王鉤蛇,已靈智大開,與吾等修士一般為二。已有太乙?guī)p峰實力。”
冥沉聲道:“兇獸開了靈智,洪荒生靈禍已至矣。不知道青道友接下來如何打算,是隱世不出,還是共抗兇獸?”
“青秋愿憑尊神差遣!”青秋應(yīng)道。
“善!”
“那就麻煩青道友負責(zé)聯(lián)絡(luò)吾北方大陸東部神圣,同時留意兇獸情況。吾等以千年為限,千年后青道友攜有志同道來此尋吾。”
冥道:“避世不出之神圣,亦不勉強。此虛化斬滅鉤為剛才所得,贈與道友了。”
冥留下傳訊玉簡和相關(guān)訊息,遁入虛空往西而去。
冥走后,青秋望著手中的虛化斬滅鉤,神色怔怔。
“這冥尊神不但實力高絕,出手也是大方啊,一件先天中品靈寶就如此贈于吾。”
青秋暗到:“水屬靈寶,想來是尊神見吾于此寶相合。如此,借此寶,水行法則能更近一步,晉升大羅又少了許阻礙。”
“千年么,吾先去尋白矽,吾兩共同行動,效果更好。”
隨著獸王鉤蛇隕落,如往平靜的湖面投下一塊巨石,在洪荒引起陣陣漣漪。
洪荒西方大陸與北方大陸交界處,有一巨型峽谷如天坑。方圓億萬里常年被黑煞之氣繚繞。神識難察,日、月、星三光不能入,如同絕地。
其名“無生窟”。
無生窟內(nèi)有一洞穴,洞穴廣闊似一方天地。生靈之音突然響起。
“那弱蛇隕落了!”
聲音若雷霆滾滾,在這方天地內(nèi)帶起陣陣回音。
“閉嘴,混沌,要打擾吾皇出世,本王要拍死你。”又一道聲音響起,同樣是巨音隆隆,響徹這方天地。
“混沌、窮奇爾兩個混蛋,鉤蛇是被爾等欺負走的,祂的隕落爾等當負責(zé)。”第三個聲音響起。
“饕餮,好似爾沒欺負那條小蛇似的,待本王去給小蛇報仇。”混沌道。
“鉤蛇那家伙雖比吾等弱,但也弱不了多少。那家伙言說去北方大陸取回祂的靈寶。”
窮奇道:“吾推算了一番,鉤蛇確在北方大陸隕落,出手之人是大羅尊者無疑。吾等還是不要輕舉妄動,待皇出世,再做計較。”
“蠱雕那家伙正在北方,本王傳訊于祂,讓其留意北方強者。”饕餮道。
三大兇獸王者全部隱去身形,只有三對巨眼懸浮在此方天地,又同時望向一個方向,隱隱透出期待神色。那正是兇獸天命皇者孕育之地。
若能透過億萬里黑煞之氣,就會發(fā)現(xiàn)無生窟內(nèi)兇獸何止千萬、萬萬之數(shù),無邊無涯。
不過此時都在沉睡,氣息沉浮,似乎等待其皇者將其喚醒。
洪荒東方大陸玉京山。
“鴻鈞道友,這獸王是何境界,其隕落竟引得大道注意。”
大殿內(nèi),三位道人跌坐玉蒲團之上。分別為鴻鈞、陰陽、和一灰袍老者。
此老者開口間自有一股宏大氣象,似有天幕垂落,地氣上沖。
“乾坤道友,獸王自當是兇獸王者,未來大劫中應(yīng)劫之人。”鴻鈞神色同樣不解道:“按老道推衍,此時兇獸當出未出,氣數(shù)隱而未發(fā),不當隕落。老道也看不透。”
陰陽道人不以為意道:“既是大劫,兇獸一旦出世又何止千萬,王者自當多尊,隕落一尊當不得什么。說不得其彼此爭雄,落敗而亡。”
“陰陽道友所言不無道理,劫未開,恰逢一尊獸王隕落,大道警示洪荒生靈有兇獸此族。”
乾坤道:“二位道友,大劫之中,吾等當何處?”
聽二位老友如是分析,雖覺得想得過于簡單了,但祂也推算不出個所以,就未再發(fā)聲。
“自當待兇獸皇者出,吾等一舉將其滅殺,結(jié)束大劫。”陰陽道人道。
“善!”
鴻鈞、乾坤二人皆認可。
東海,龍宮。
龍宮大殿內(nèi)有三道身形于一片迷霧中沉浮。
“大兄,喚醒吾等可有吩咐?”迷霧散開,一青衣男子看向端坐大殿上首的男子問道。
只見那中年一襲紫金色寬袍大袖,頭戴紫金冠,盡顯威嚴霸氣。
此二人外,另一人灰衣簡色,相貌尋常,氣機收斂,很是低調(diào)的男子。
三者分別是祖龍、青龍、燭龍,龍族三祖。
“二弟、三弟,天地靈機顯示,未來有獸之一族出,為洪荒生靈之敵,吾族一統(tǒng)四海的進程得加快了。”祖龍沉聲道。
青龍、燭龍默默推算了一番,青龍道:“若如大兄所言,此為洪荒生靈之劫,吾族是傾力一戰(zhàn)還是靜觀待勢?”
“四海斷不可相讓,至于洪荒大地,吾族當靜觀其變。”燭龍道。
“二弟所言大善,四海為吾族根本,先統(tǒng)四海再做它圖。”祖龍定計道。
隨著獸王鉤蛇隕落,大道信息顯化。洪荒各強者、各強橫勢力,都如龍宮這般,各有定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