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咫尺之距
- 仙道長生:從兩界穿梭開始
- 半章水墨
- 2009字
- 2025-03-15 19:56:33
五顏六色的靈氣光點,每一種顏色,在顧澤的感知之中,似乎也都有著不同的特性。
有的暴躁如火,有的溫潤如水,有的刺骨寒冰,有的凌厲鋒銳……
顯然,每種顏色的靈氣光點,都對應著不同屬性的靈氣。
五行陰陽。
皆囊括其中。
顧澤小心翼翼的感知,隱約間的親和之感,也隨著對這靈氣光點的感知,而逐漸于他心頭浮現。
就當他準備更深入的感應這靈氣光點,辨析與自身的契合程度時,便好似場景重現,一陣恍惚間,再度回歸現實。
好在,開悟狀態猶存。
在這特殊的開悟狀態下,很快便又感應到這靈氣光海。
一次又一次感應,一次又一次嘗試。
就如同一個重復的循環。
直到那一抹清涼消散,開悟狀態結束。
“金,土……木?”
顧澤輕喃,聲音細微,也帶著幾分不確定的意味。
從剛才那一次又一次感知到的靈氣光海來看,與他親和,乃至契合的靈氣光點。
竟然多達三種!
有暴躁炙熱的火屬性靈氣,也有厚重磅礴的土屬性靈氣,更有生機勃勃,似萬古長青的木屬性靈氣。
而這其中,木屬性靈氣似乎也更為契合于他。
在他的感應之中,每每最為親和于他的,也都是木屬性靈氣光點。
若是如此的話,按書冊上的描述來看,他顧澤的靈根資質,應該就是以木屬性為主,火,土屬性為輔。
也就是書中記載的三屬性靈根。
故而,他導引靈氣入體的話,最為契合他自身的,應該也就是木屬性靈氣。
“單屬性靈根資質最優,次者雙靈根,再次者……三靈根……”
回憶著那書冊上寥寥幾筆的靈根資質記載,顧澤也不由有些無言。
三靈根資質……
“呼……”
顧澤深吸一口氣,也不愿糾結。
他凝心靜神,再試圖感應天地靈氣。
而這一次,沒有了開悟狀態的加持,他顧澤就好似一絕緣體。
那本該無處不在的靈氣光海,就好似不存在的幻覺般。
不管他如何感應,也始終難以察覺絲毫端倪。
顧澤倒也沒有氣餒。
正常狀態下如此難以感應,才是正常。
那王耀蹉跎數年,都未曾邁出這一步。
他區區三靈根資質,還只是初次嘗試,若能一蹴而就,那才是最大的不正常。
此時,顧澤也不由回想起先前初修習吐納法,感應氣血之時的情況。
血石能量入體,引動周身氣血,幾乎一蹴而就,便輕松邁過了氣血感應的門檻。
眼下,若是想要盡快邁過靈氣感應的這一道門檻,唯一可行的方法,或許就是借血靈芝開悟之效。
開悟狀態下,感應靈氣可并不難。
靈芝開悟狀態下,一次次熟悉靈氣光海,熟悉感應靈氣時的狀態……
如此循環往復……
哪怕他靈根資質再低劣,要邁過感應這一道門檻,也絕對不難。
又一小塊靈芝肉吞下,等待片刻,那熟悉的一抹清涼再現。
顧澤沒有猶豫,立馬凝心靜神,再一次嘗試感應著天地間游離的靈氣起來。
靈芝開悟狀態下,僅僅數息間,天地間的靈氣光點,便出現在了顧澤的感知之中。
五行陰陽。
每一種顏色的靈氣光點,皆意味著不同的屬性,不同的特質。
顧澤目的很是明確。
木屬性靈氣與他最為契合,那不管是感應,還是導引,關鍵顯然也都在于木屬性靈氣之上。
相比其他屬性靈氣對他的抗拒排斥,這一點又一點的木屬性靈氣光點,對他的排斥則明顯少上許多。
也正如先前一次又一次的循環往復。
這一次開悟狀態下的感應,似乎也并沒有任何變化。
失敗,重新嘗試,又失敗,又一次嘗試……
一次次循環往復之中,雖看似與先前的失敗循環沒有任何不同。
但隱隱約約間,顧澤也逐漸感覺到,在這一次次循環往復中,那一顆顆靈氣光點對他的排斥度,也正在一點一點減弱著。
盡管極其細微,但一次次累積下來,那一顆顆靈氣光點原本的排斥抗拒,也逐漸化為了溫順,親和。
或許也正是因為這種變化的出現,非開悟狀態下的他,竟也逐漸感應到靈氣光海的存在。
如此循環往復,轉眼間,便是十數天時間過去。
黃昏時分。
夕陽透過樹葉縫隙灑落,在這山林之中形成斑駁光點。
樹屋前火光灼灼,伴隨著噼里啪啦的柴火聲炸裂燃燒聲,濃郁的油脂香味,也在這林中飄散。
火堆之上,一只山雞已被烤得焦黃,山林里尋得的調料撒上,更是平添了幾分誘人的香味。
顧澤靠坐在樹墩上,悠悠然的把控著這燒烤火候,不時抿上一口從猴群處搶來的猴兒酒。
十數天時間,心無旁騖盡在那一次次循環往復。
身體機能的維持,雖有血石能量滋補,但口腹之欲,也不是血石能量滋補,就能夠丟棄的。
雞肉的油脂香味在口腔里迸發,一股難以言喻的滿足之感,也瞬間充斥顧澤身心。
十數天心無旁騖的疲憊,在此刻,似也消散了幾分。
待殘陽徹底落下,暮色降臨,篝火之前,也只剩下一堆雞骨頭殘渣。
樹屋內,酒足飯飽之后,顧澤也沉沉睡去。
一覺醒來,十數天的疲憊盡皆消散。
山間空氣沁人心脾,更是讓人有種神清氣爽之感。
顧澤走出房門,于山間漫步閑逛,借這山中幽靜,一點點放空著心神。
十數天的循環往復。
一次又一次的開悟加持。
至如今,距離邁過那一道門檻,也只剩下了一步之距。
接下來,就是邁出這一步,跨越這仙與凡的界限。
哐啷……
細微的碰撞聲響起,木門合攏。
顧澤于盤膝而坐。
這些天那一幕幕循環往復之景,也好似影幕一般,于腦海中浮現。
許久,才隨著心神的放空而緩緩消散。
十余天的循環往復,至現如今,也無需靈芝開悟,只是稍稍放空心神,那斑駁多彩的靈氣光海,便映入顧澤的感知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