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批判性思維(原書第4版)
- (美)理查德·保羅等
- 2354字
- 2024-06-25 17:43:59
以圖表形式綜述批判性思維的主要概念
繼續閱讀本書,你將會了解以下概念集,它們是批判性思維框架的核心。在此介紹這些概念集,既是導引,也可作為參考。其中一些圖表將以相同或擴展的形式再次出現。

圖0-8 批判性思維的主要概念

圖0-9 三種主要類型的思考者
公正的批判性思考者
公正的批判性思考者會努力改進自己的思維方式。他們為自己著想,但并不自私。他們希望幫助他人,想讓世界變得更美好。他們愿意放棄個人利益來幫助他人(在有意義的情況下)。他們并不總是有正確的答案,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會努力改進自己的思維(和行動)。
下面是公正的批判性思考者的心聲:
“我經常思考,思考幫助我學習,幫助我理清事情的頭緒。我想了解其他人是怎么思考的。事實上,我甚至想了解自己是怎么思考的,是怎么做事情的。有時我會做些自己也不理解的事情。試圖去了解所有的人和事情不太容易。很多人說一套,做一套。我不能總是信任別人所說的話,也不能總是相信在電視上和網絡上看到的東西。人們有時口是心非,因為他們為了得到想要的東西而不得不取悅我。”
“我想讓世界變得更好。我想讓世界變得對每個人來說都更好,而不僅僅是對我自己和我的朋友而言。為了了解他人,我需要以他們的方式看問題,需要了解他們的遭遇,設想我若是他們會怎么想。我考慮到那些不曾擁有我所擁有的東西的人,比如饑餓的人、無家可歸的人。我想為創造一個人人吃飽、個個安居的世界出把力。”
“要做到公正并不容易。自私或者是僅僅為自己著想要簡單得多。但是,如果人人都很自私,那么世界就不是個美好的地方了。”
自私的批判性思考者
自私的批判性思考者思考的目的是獲取他們想要的東西,不會考慮他們的行為會對他人產生什么影響。他們善于思考,并且也知道自己善于思考。但是他們自私、貪婪,不夠善良。
下面是自私的批判性思考者的心聲:
“我經常思考,思考幫助我獲得我想得到的東西。我相信自己想要相信的,只要它能給我帶來我想要的東西。我質疑那些讓我做我不想做的事情的人,我想辦法讓別人做我希望他們做的事情。我甚至有辦法讓自己避免思考。”
“有時候,我明知自己可以做一件事,但是由于不想做,我就會說‘我做不到’。如果我知道如何操控他們,我就可以從他人那里得到我想要的。比如有一天晚上,我說服了父母給我買一臺新的、很貴的電腦,雖然我知道他們付不起錢。不過,他們是有工作的,對吧?他們總可以賺到更多的錢。我是他們的孩子,他們就應該給予我想要的一切。”
“告訴別人他們想聽到的話常常能帶來好處。當然,有時候他們想聽到的話并不是真話,但是這無所謂,因為我跟別人說他們不想聽到的話,會給自己帶來麻煩。只要知道如何哄騙別人,我就會得手。你信嗎?如果你知道怎么哄騙自己,你也是可以得手的。”
天真的思考者
天真的思考者看不出為什么要在自己的思維方面下功夫。他們對發展自己的心智能力感到厭煩。
下面是天真的思考者的心聲:
“我不需要思考!我可以不假思索地理解一切事情。我想到什么就做什么。我相信耳聽為實。我相信我在電視上看到的、在網絡上讀到的大部分消息。我不明白為什么要質疑電視節目和互聯網上的信息。我不認為它們對我有那么大的影響。”
“我不需要浪費很多時間去把事情想明白。如果需要找到問題的答案,我只需要問問別人。其他人能比我更好地解決問題,那么我為什么還要費力自己去解決呢?與其做很多工作,不如說‘我做不到!’,那要容易得多。很多時候試圖弄清楚事情需要花費太多時間。有時這對我來說太難了,為什么要自找麻煩呢?”
“無論人們在做什么,我大多都贊同。那樣比較容易。我閉上嘴巴,聽從別人的指示,服從朋友們的決定。我不喜歡興風作浪。思考會給人帶來麻煩。”
一個行之有效的批判性思維方法
一個穩妥的批判性思維概念包括對推理規范性的分析和評估,以培養理智的美德。這個過程需要關注阻礙批判性思維的兩個方面——自我中心主義和社群中心主義,二者在人類思想和生活中廣泛存在。

圖0-10 培養批判性思維的方法
批判性思考者經常將理智的標準應用于推理的要素
那些堅持理智的標準的人會運用推理解決人生重大問題。他們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日漸發展出理智的美德。

圖0-11 理智的標準、思維的要素和理智的美德
將我們的思維拆解成要素,以找出其中的問題,并解決它們
以下是思維的要素,即推理的要素:

圖0-12 思維的要素
理智的標準幫助你更好地思考
善思者不輕信他們聽到或讀到的信息,而是使用理智的標準來決定相信什么,保持思維正常。本指南將重點介紹一些重要的理智的標準。每天使用它們,你的思維水平就會提升。
清晰性——你能清楚地表達你的意思嗎?你能舉例說明嗎?
準確性——你確定那是真的嗎?
相關性——你所說的與你所想的相關嗎?
邏輯性——你能自圓其說嗎?
公正性——你有沒有考慮到你的行為會對其他人產生什么影響?
合理性——你有沒有以開放的心態全面地考慮這個問題?
如果每個人都能夠經常使用理智的標準,世界上的大部分問題就能夠輕而易舉地得到解決。

圖0-13 公正的批判性思考者具備的理智的美德
批判性思考者尋求更好的方法
總會有更好的方法,我可以找到這個方法。
我想弄明白的事情,我總能弄明白。
批判性思考者相信他們心智的力量

圖0-14 區分理性的動機與以自我為中心的和以社群為中心的動機

圖0-15 人類總是通過非理性的濾鏡來歪曲事實
[1] 通過在任何情境中關注思維的各個要素:目的、問題、信息、闡釋與推論、概念、假設、蘊含和后果、看問題的角度。
[2] 通過指出它的優勢和劣勢:內容的清晰性、準確性、精確性、相關性、深度、廣度、重要性和公正性。
[3] 通過強調其優勢來減少劣勢。
[4] 這個定義改編自1987年理查德·保羅和邁克爾·斯克里文在美國國家批判性思維卓越委員會的定義,以及琳達·埃爾德對批判性思維的簡要概念化,兩者都可以在http://www.criticalthinking.org/pages/defining-critical-thinking /766上找到。這一擴展的定義現在被納入了美國批判性思維基金會的《國際批判性思維宣言》(2020年1月25日,見criticalthinking .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