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湘自然歷:與自然有約
- 湖南日報社編著
- 515字
- 2024-06-25 14:52:19
◎大云山國有林場
行至水窮處,坐看紫云飛。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
早在驚蟄,岳陽縣東北部的大云山國有林場已姹紫嫣紅,李花雪白,山桃夭夭,到清明時節,終于輪到紫荊花的“主場”。沿山勢拾級而上,一路都在紫紅的花海里穿行,腳下有山溪細流,眼前是無數小巧如米粒般的花朵競相萌發,一派天真燦爛。
紫荊雖不名貴,勝在花團錦簇,省內各處可見,但多零散,形不成氣勢。在大云山國有林場的紫荊,一望無際,遠遠一望,有如紫云縹緲。
據說,《山海經》就有大云山的身影,不過那時候叫作“暴山”,是一個蟲災水旱災害頻發之地。不知哪個朝代的古人在山間石崖上雕刻了觀世音像,從此以后,大山居然漸漸變得祥和安寧,從而改名為“仁山”,卻因岳陽方言口音,被外人理解成“云山”“大云山”。
【小名片】大云山國有林場,位于岳陽縣東北部,屬幕阜山中山地貌,最高海拔911.1米,最低海拔152米。該林場有林地約800公頃,山林中物種多樣,據考察有木本植物500余種。
【文】劉奕楠
【圖】大云山管理處
作為幕阜山西北支山脈,大云山從來林海起伏、植被繁盛,因此,1992年當地政府在海拔900米左右的山林建造林場,森林覆蓋率高達96.3%。
春天的清晨,林場常有云霧繚繞的煙云勝狀,漫山紫荊,別具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