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燒雞
- 飛揚年代:從返城知青開始
- 一息千念
- 2144字
- 2024-07-05 18:00:00
“嫂子,我認為離婚的事兒還是不要太倉促做決定,兩口子嘛,有啥事不能說開的。”
楊沛東先是客套安慰了句,隨后說道:
“至于讓我帶你賣煮花生,這件事吧,必須得等你跟建民哥和好以后再聊,不然你換位想想,建民哥指定得埋怨我,對吧?”
煮花生的手藝配方肯定不能教,這個想都別想,根本沒有一絲可能。
當然,等分銷順利做起來,你要是愿意進貨帶出去售賣,那倒是可以考慮一下。
不過你們兩口子現在這狀態,那肯定沒得談,就連做分銷也不合適!
楊沛東心里有著自己的原則,哪怕眼前陳曉敏梨花帶雨的委屈可憐表情,亦不能動搖分毫。
因此拿話搪塞過去后,朝陳曉敏笑著示意了下,騎著自行車離開了巷子。
三岔口傍晚這一波的集市,楊沛東的煮花生攤兒買賣依舊火爆。
大量工人被那誘人香味兒吸引,即使一開始沒有購買打算,但當看到那么多人圍在攤子前,潛意識里的從眾心理也讓他們聚了上來。
一斤四毛五,雖然不算便宜,但也不能說多貴,豬肉用票八毛六一斤,沒票那都得一塊好幾了,關鍵還是生的,得回家耗費油鹽醬醋的現做。
大夏天的買點煮花生回去做下酒菜,同樣可以吃到肉香味兒,也算添個硬菜解饞了。
因此哪怕是從來沒買過的人,此時也生出了購買念頭。
楊沛東如今對售賣煮花生已經熟稔無比,笊籬撈的又快又準,帶托盤的桿秤更是穩拿快放,每次過稱都給的高高的,從沒想過在斤兩上做文章,確保顧客心滿意足,爽快付錢。
太陽還沒落下去,他帶出來的兩桶煮花生再次早早見了底兒,全部賣光了。
“小楊,今晚得空么?來我家坐坐,咱爺們認識到現在,還沒擱一塊兒喝過酒呢!”
老麥頭見楊沛東開始收攤,趁機湊了上來。
自打剛才從李前進那兒得知楊沛東已經租好了院子,老麥頭就莫名有種內疚感。
原本楊沛東可是拜托他幫著找房子的,結果倒好,讓李前進那家伙把這事兒分分鐘給辦成了,這就顯得他好像沒用心似的,實屬有負楊沛東所托。
尤其他隱隱猜到,楊沛東既然租好了院子,那么接下來肯定就要擴大煮花生規模了,對于合作分銷的機會,他可是一直惦記著呢。
“今兒個就算了吧,家里擺了酒場請客,場合挺重要我得趕回去,這樣好了,明天晚上你跟老李去我新租的院子,晚上一塊兒吃飯,正好跟你倆談談合作分銷的事情。”
楊沛東收拾好攤子,接過老麥頭遞來的煙卷兒,笑著說道。
“得!那敢情可太好了,明天我早點收攤,帶兩瓶好酒過去!”
老麥頭聞言喜不自勝,興奮的直搓手。
旁邊正在賣菜的李前進豎著耳朵也聽到了,顧不得給買菜的人找錢,朝這邊大聲說道:
“老麥頭你帶酒,那我就去飯館炒幾個熱菜,小楊搬新家,咱權當是給他慶祝開火飯了!就這么說定了哈!”
“你倆用不著這么客氣,明晚那是談正事兒,可不是喊你們來喝酒的。
到時候談得成,一切好說,要是談不攏,得,你們置辦酒菜的錢我這兒可不管找補哈!”
楊沛東笑著糾正,調侃道。
不過調侃歸調侃,他也有著提醒兩人的意思。
畢竟正式談分銷合作,肯定跟之前給老麥頭順帶幫著賣那點花生完全不一樣,不管是拿貨,還是售賣都會有規矩。
但凡不能接受,那就免談。
做生意講究人情世故不假,可運轉生意那就得有嚴格的制度了。
對此,楊沛東腦子里早就有了方案。
說笑幾句,他告別兩人朝著大雜院方向趕去。
在他的計劃里,今晚就跟父母明說,明天早上把自己的這一套家伙式兒都搬去新華街,以后就常住那邊了。
正好明兒個是周末,鄰居們大部分都休息在家,如果再從院里鼓搗煮花生,難免會引來圍觀跟議論,楊沛東覺得還是早點搬過去比較好。
回家的路上,他心里也在想著,如果小妹得知即將擁有屬于自己的單獨房間,會是個什么樣的心情。
小妹都十八了,還跟父母住在一個屋里,平時就很不便,往后大哥大嫂再擠進來住,那種環境可想而知。
楊沛東在租房的時候就想好了,讓小妹搬過去跟著一塊兒住。
路過熟食門市,他略微沉吟,停好自行車去買了一只燒雞,因為沒有票,比原價多花了五毛錢。
這段時間擺攤賣煮花生,除去開銷跟租房子的錢,包里還掙了有兩百多塊,想到今晚父母擺酒請客,他有心加個菜,權當是給父母在院兒里拔拔份兒。
回到大雜院,鄰居們大多也都下班回來了。
院子里有人在門口擇菜、有人收晾曬的衣服,也有人跟楊沛東一樣,剛從外面回來,互相說笑著,顯得特別熱鬧嘈雜。
今天楊沛東回來的早了些,正好趕上院子里人最多的時候。
“吆,東子整的這掛行頭可以啊,聽說這幾天搗鼓煮花生呢?瞧你這一天兩頭不見人影兒,指定沒少掙吧?”
下班回來的尤建民一身襯衫西褲,此刻端著搪瓷盆正從屋里出來準備去飯棚,正好看到停下自行車的楊沛東,故作好奇問道。
“嘿,夠新鮮的哈,還真是頭一回看你建民哥下廚,怎么滴,又惹著嫂子了?”
楊沛東停好自行車,不慌不忙的從晾衣繩上扯下自家毛巾,來到水井旁洗手洗臉,不答反問的同樣笑著好奇問道。
下午陳曉敏委屈成那樣,很明顯是不可能給尤建民做晚飯的,這事兒別人或許還不知道,但楊沛東卻全都知曉。
“瞎扯什么呢!”
尤建民笑容一滯,色厲內荏的往前送了下手里的搪瓷盆,再度得意說道:
“瞧見沒!剛買回來的白條雞,要說做這紅燒雞塊,你嫂子的手藝那可不如我,知道我這手藝咋練出來的么?”
他見楊沛東轉身晾掛毛巾沒作聲,不由更加嘚瑟起來,繼續道:
“其實呢,也沒什么秘密可言,只要你舍得經常買生雞回來自己做,那這手藝也就慢慢堆出來了。
不是我較真兒,就我們家現在的生活水平,哪個月不買它三五只雞回來吃啊,豬肉那更是常年不斷,早都吃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