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佐料配方
- 飛揚年代:從返城知青開始
- 一息千念
- 2065字
- 2024-06-29 18:00:00
父親楊安德一時沉默,片刻后這才說道:“這么得吧,老二的婚事要緊,畢竟人家女方那邊拖不起。
嗯,咱們家盡快把婚事辦了,然后讓他們小兩口住另外一間,老大,你跟你媳婦搬過來這屋,等以后有合適的機會,再去外面看有沒有出租房子的。”
“哈!這就對了嘛!”
二哥楊沛軍大感暢快,夸張的揮動了下胳膊。
而大哥大嫂兩口子,則臉色難看起來。
“回屋,睡覺!”
大嫂丟下一句,陰沉著臉起身就朝外走。
當走到屋門口見大哥楊沛國沒有跟上來,氣的轉身喊道:“走啊,還杵那兒干嘛,趕緊回去收拾收拾,過兩天好給人家騰地方!”
大哥臉色也不好看,沉默的朝父母看了眼,起身走出了屋子。
“你這個周末去買幾塊木板,在那間屋里做個隔斷,這大夏天的,那么多人睡一塊兒,我可受不了!”
大嫂的聲音從門外傳來,帶著氣惱意味。
顯然,是打算在楊沛東睡的這間屋里單獨隔出一塊地方,作為他們兩口子睡覺的房間。
“這不胡鬧么,屋里攏共就這么大點地方,要是再隔開的話,那成什么了?”
母親劉玉梅聽到外面的說話聲,不由得翻白眼,“還有,真那樣整的話,讓老三怎么睡?都結婚一年多的人了,怎么還這么不讓人省心呢!”
“三哥,這事兒你不能同意,不然房間一隔開,你真的沒睡覺的地方了!”
小妹楊沛霞推了下楊沛東,也連忙焦急提醒道。
“老三,你大嫂就是說氣話,甭搭理她!”
父親此時皺眉寬慰了句,又拿起了桌子上的煙袋鍋。
“哎呀,少抽點吧,看看整的屋里這個嗆,給我!”
母親走過去奪下了父親的煙袋鍋,轉身給放到了窗戶邊上。
而此時的二哥楊沛軍看上去則很是興奮,端起旁邊的茶缸子連續喝了幾大口,走到自己床邊把布簾一拉,躺床上睡覺去了。
楊沛東神色淡定,穿到這個年代,家里就這么個居住情況,再怎么吵吵,這兩間屋子也不會變大,只會引得鄰居們笑話。
因此他早就做好了自己的打算,那就是等找到合適的房子,搬出去住。
直接選擇不摻和家里頭的爛事兒。
好在這幾天買賣上還算順利,如今又聯系好了姜師傅,頂多再堅持幾天,就有足夠的錢跟精力去踅摸房子了。
時間不早,全家人都開始陸續上床睡覺。
小妹楊沛霞已經習慣了幫他搬開八仙桌,又擺好兩條板凳,楊沛東去外面把床板搬進來搭在上面,從掛布簾的鐵絲上放下蚊帳,也躺下睡了。
一夜無話。
第二天早上,楊沛東早早出門,先去柳葉胡同找了馮大勇,馱回來訂好的八十斤帶殼干花生。
然后匆匆喝了碗小米紅薯粥,準備趕去山東飯館。
“三哥,我今天閑著了,這些花生怎么弄啊,你告訴我,我在家幫你先干起來。”
小妹楊沛霞今天沒了山東飯館的臨時工,在飯棚幫母親忙活完后,指了指馱回來的帶殼花生,朝楊沛東說道。
“成,我現在出去辦點事兒,你問咱媽吧,讓她告訴你。對了,告訴咱媽,今天不用全都泡上,留出個二三十斤,明天再說。”
楊沛東點點頭,囑咐完后騎上自行車出門而去。
時間不長,就來到了山東飯館。
這次他沒有在外面等著,而是停好自行車,直接走進了飯館里。
早上的飯館依舊買賣紅火,到處飄蕩著誘人香味兒,人影幢幢,聲音嘈雜。
“同志,今兒個吃點什么?”
柜臺后方的工作人員見楊沛東走近,一邊整理著單子一邊習慣性的問道。
“你好,我想找一下后廚的姜師傅,哦,我是他朋友,跟他說點事兒。”
“姜師傅啊,成,你擱門外面等著,我讓人幫你去喊。”
工作人員說完,朝四下張望了眼,很快朝一個服務員說道:“小王,有人找姜師傅,你去告訴一聲,就說人在門口等著呢!”
“得嘞!”
服務員應答下來,手里端著一摞空碗朝后廚走去。
不多時。
姜師傅掀開門簾出來了,遠遠見到楊沛東,臉上露出了一抹笑意。
“小楊,早上吃了么,沒吃的話干脆在我們這兒對付一口得了。”
姜師傅把頭上帽子摘下來當扇子扇著,客氣笑道。
“我在家吃過了,這個點兒來找你,不耽誤你工作吧?”
楊沛東回應,手上拿出了煙卷兒。
等姜師傅走出飯館,遞了過去。
“唔,別客氣,店里有規定,上著班不能抽煙,吶,這個你收好,晚上來我家一趟吧。”
“得嘞,姜師傅下班回去讓家里別準備晚飯了,我買好帶過來。”
“那哪兒行啊,來我家做客……”
“在我這兒沒那么多講究,這回你得聽我的,下次吧,下次再去你家,我就擎等著吃現成的還不行嘛。”
“嗐,你這忒客氣了。”
“……”
楊沛東在飯館門口跟姜師傅簡單聊了幾句,便裝好配料清單騎上自行車離開了。
他回到家后,跟小妹楊沛霞還有母親一起,把六十多斤帶殼干花生都清洗干凈,浸泡在了水桶中。
飯棚里燒上一鍋熱水,開始了煮制工作。
楊沛霞第一次參與,干活的勁頭特足,干什么都覺得新鮮。
有她的加入,上午要去售賣的五香花生很快就煮好了。
“三哥,出攤賣貨我就不幫你了,說實話真挺難為情的。”
看到楊沛東把兩桶花生放進了車后座架子中,打算出門,楊沛霞有些歉意的解釋道。
“怎么,覺得出攤很丟人?”
楊沛東笑著看了她一眼,一邊去水井旁洗手一邊繼續說道:
“我跟你說啊沛霞,如果你能拉得下臉,擺個攤兒做小買賣,絕對比你干臨時工強多了!”
小妹人不錯,不過觀念還有待改變。
楊沛東倒也理解,畢竟姑娘家家的出去擺攤,要是讓姐們或是熟人看到,會覺得臉上掛不住。
這年頭人們的觀念里,私下買賣只有不務正業的人才會干這個,因為就在前幾年,這還是妥妥的投機倒把行為,屬于嚴重的犯錯誤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