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8章 鰥寡孤獨

以德報怨,何以報德?

聽起來很有道理,對嗎?

但其實,何以報德,對于人的道德要求還更低,即以德報德,由此上升才是以德報怨的境界。

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

但,事事遍歷,卻仍無法窮盡,終于三緘其口,一言不發。其實有研究才有發言權——盡管我們不能用自己的道德標準去約束別人。

我很想知道,老人對于一個社會究竟是不是多余的?在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我結合了以上兩個句子來分析,這僅僅是我個人的一種觀點,但也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在很久以前,我看過一本書,也許是余華寫的吧,記得不清楚,只模糊的記得其中一句:“兒長大,娘就死掉,才給兒騰出位置來……”

在那時候我就有一種懵懂的期待,我開始幻想自己能夠在陷入頹老,無法再為社會做出貢獻、需要社會來救濟的時候,選擇死亡。安靜的離開。用一種長痛不如短痛的方式,停止對這個社會的剝削。

那么個人究竟有沒有權利剝奪自己的生命呢?作為老人,我有沒有資格提前結束自己的生命,來給后來人節約更多的資源呢?

一個對于社會不會再有有任何貢獻的人,就是死也沒什么好可惜的吧。

可是,老人一生貢獻又將如何去補償他呢?假使對每一個老人都趕盡殺絕,這何嘗不是一種以怨報德?如此冷血的社會想來也是沒有未來的。即便是像我這種個例,能夠接受這樣的對待,也不應該讓這種案例傳播出去,否則我,即案件的主謀,必然是要背上謀害所有老人的罪名的。

那么,以德報德,以德報怨。

考察這個老人壯年時代的努力付出,然后給予相應的社會救濟,以至于對于所有老人都一視同仁,建設福利,使得所有老人都能夠安享晚年。這也許才是好結果吧。

可是,沒誰能夠說清楚,這樣子做,老人們會不會更快樂。像我們這些家伙,總是勸別人要笑著活下去,說著生活還很美好,生命還很漫長,你要去體驗之類的話。

那我們做的對嗎?如此漫長的窮途末路,你敢說對每一個老人都是福報嗎?既然無法囊括,那你敢說自己做的就對嗎?如果是這樣,還要接著做下去嗎?

不過也是有另外一種聲音的。

“難道你希望老了也被人這樣對待嗎?”

還是不希望的占絕大多數。

所以我最終想到權利與義務的統一,想起實踐出真知,想起有調查才有發言權。

或者更直白的說,接受社會救濟,不只是老人的權利,還是義務。

社會可不管你有沒有自毀的傾向,為了避免人在老了沒用的時候給社會帶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無論是經濟層面還是道德文化層面——都強制要求老人接受社會幫助。

這種幫助不僅僅是對老人前半生努力的肯定,也是社會為了維持穩定健康而“強加”在老人身上的義務。

也許這樣的理解才是最能夠緩解緩解我腦海中兩種不同聲音的沖突的詮釋了。

憑空妄想,僅圖一樂,還望見諒。

作者努力碼字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源县| 正镶白旗| 芒康县| 南丹县| 临安市| 什邡市| 惠州市| 云安县| 蓬溪县| 宾阳县| 五原县| 汉寿县| 宜城市| 石棉县| 长乐市| 石门县| 娱乐| 东乡| 皮山县| 武功县| 淅川县| 英超| 溆浦县| 台安县| 正安县| 崇礼县| 桐梓县| 甘肃省| 昭通市| 济源市| 陆川县| 民乐县| 青冈县| 临朐县| 民权县| 英山县| 莎车县| 连南| 长白| 丰原市| 通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