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蔡仙蔡旭琨
- 大明:叔父別慌,朕怎么會反呢
- 牧野小鐵匠
- 2061字
- 2024-06-26 00:02:00
此時距離洪都不遠處的漢軍軍營,陳友諒坐在上位,看著面前跪伏的奸細,滿臉怒意。
“就是你告訴我,那朱文正整日勾欄聽曲,紙醉金迷,就是個紈绔子弟,洪都不堪一擊的?”
“如今我六十萬大軍,圍攻七日毫無進展,我大將李明道,更被那朱文正斬殺,這便是你口中的紈绔子弟?”
那奸細此時早已嚇得渾身瑟瑟發抖,見陳友諒質問自己,汗流浹背的開始解釋起來。
“漢王,小人句句屬實,絕無虛言,小人親眼所見,那朱文正整日流連花街柳巷,不只是小人,洪都城誰人不知誰人不曉,那朱文正就是個紈绔子弟啊!”
陳友諒卻是目露兇光,自上位起身,猛地一把抽出身邊親兵腰間的佩刀,任由刀尖在地面上拖拽著,發出刺耳的聲音,一步一步的朝著那奸細走了過去。
“誰人不知誰人不曉的紈绔子弟,殺了我麾下大將李明道,你的意思是,我麾下大將,還不如一個紈绔子弟?”
那奸細此時汗流浹背,猛地抬起頭來,自知以陳友諒的性格,自己怕是難逃一死了,竟是惡向膽邊生,噌的一下站了起來,猛地朝著陳友諒沖了過去。
漢王營帳守備森嚴,那奸細如何能得手,身形一動已被人擒住,陳友諒行至面前,舉起手中大刀,一言不發,朝著那奸細就劈了下去,一刀斃命。
擦了擦臉上濺上來得血跡,丟掉手中大刀,似乎仍舊難消心頭怒火。
尤其是這個奸細臨死前,那嘲弄得眼神,讓陳友諒更加不安,他從四周麾下得眼神之中,竟能看見他們對這個奸細得敬佩!
他們為什么要敬佩這個該死得奸細?
事情怎么會變成這樣?
事情不應該是這樣得啊!
不是誰拳頭大,誰就是王,誰就可以主宰一切嗎?
當年我弱小得時候,那些比我拳頭大的人就是這樣隨意欺辱我的啊?
如今我擁有了最強大的軍隊,世人不是應該都臣服與我,害怕我,敬佩我嗎?
為什么一個小小的奸細,也敢朝我出手?
陳友諒開始有些自我懷疑了,只是他仍舊不明白,這個世界上很多事情,無法用武力或者權力來解決。
就好像徐壽輝也不明白,陳友諒為什么要這么做一樣,陳友諒為什么要殺了自己的好友倪文俊。
徐壽輝死后,陳友諒自立為王,他的目光不再放在一城一池之上,而是整個天下。
可現在,一個只有兩萬余守軍的洪都,竟然讓他六十萬大軍,七日都攻不下來。
陳友諒不明白,朱文正是怎么做到的?
“漢王,我有一計,請準我為先鋒,必破洪都!”
陳友諒剛剛坐下,便有一人自列隊中走出。
陳友諒循聲一看,此人卻是蔡仙,其弟蔡旭琨也緊跟其后。
這兄弟二人也是陳友諒麾下大將,屢立戰功,如今蔡仙已是萬夫長,其弟蔡旭琨也是千夫長。
兄弟二人一人善使長槍,一人善使短刀,一長一短,在戰場上可謂是所向披靡,較之戰死的李明道,這兄弟二人顯然要更勝一籌。
見兄弟二人主動要求出戰,陳友諒這才面色稍有緩和,見狀不由問到:“起來說話,有何計策可攻破洪都?”
那蔡仙卻是面色微變,回到:“漢王,此計不可泄漏,請準我上前一步說話。”
“準!”
蔡仙上前一步,這才小聲在陳友諒耳邊將計策說了出來。
話音落地,陳友諒當即點頭:“準了!明日便由你們兄弟二人率軍圍攻洪都,我等你們凱旋歸來!”
......
朱文正折騰了大半夜,這才回到臥房睡覺,也終于說服了自己。
這元末明初易子相食的年代,都已經對不起二老了,總不能還對不起老二吧?
于是朱文正不僅說服了自己,也睡服了謝翠英。
不過心知天亮便要守城,朱文正倒是收斂了一些,睡了一個多時辰,沒等親兵來催,便自己主動起床了。
只是到了營地之后,朱文正卻是有些疑惑起來,那漢軍今日竟是沒有攻城,營地之中除了埋頭做飯的伙夫,竟是毫無其他動靜。
楊天佑跟在朱文正身邊,也是一臉問號。
“大都督,莫非您昨日的神勇,嚇破了陳禿子的膽子,今日不敢來攻了?”
朱文正瞪了一眼楊天佑,并未回話。
那陳友諒能成為紅巾軍中如今勢力最大的一方,自然不是普通人,別說自己了,就算是項羽、呂布重生,怕是也嚇不倒他。
所謂暴風雨來臨之前,總有片刻寧靜,因此漢軍如此反常,朱文正反倒是愈發不安起來。
朱文正一念及此,在洪都城八個城門下安排好防守任務后,這才轉身回到城中。
守軍各大營,有一些會安放在城中,比如匠戶營。
這一切還要從朱元璋成為吳王后,設立寶源局開始,除了銅錢之外,余下時間,大多都在鑄造火槍。
火槍可謂是一大殺器,因此對于火槍的制造,管理極其嚴苛,除了寶源局授權以外,別說私人了,就是其他營都不許參與。
這洪都雖然是陳友諒麾下丞相胡延瑞叛投朱元璋送給朱元璋的,但洪都的地理位置卻是極其重要。
何況如今鎮守洪都的又是朱文正,因此朱元璋才會破例,給自己的親侄子從應天抽調了數十名工匠過去。
雖然這匠戶營安放在了城中,但四面八方都是守軍,唯一的出入口更是由黃旗先鋒的旗總親自嚴防死守,別說人了,就連蒼蠅都難以飛進去。
朱文正人還沒走到門口,一股刺鼻的硫磺味道就撲面而來,直嗆得他忍不住咳嗽了幾聲。
待到走了進去,里面叮當之聲不絕于耳,工匠們赤裸上身,汗流浹背,正在相互配合著趕制火器。
朱文正走了進去,一眼便看見了羅復仁,正獨自坐在一邊,搗鼓著手里的一根火槍槍管。
這羅復仁是當初朱元璋派工匠的時候,朱文正親自點名要過來的。
這貨一輩子都沒做過什么大官,但勝在一生都極為清廉,行事嚴謹認真,朱文正對他印象極好,因此才討要了過來,負責管理這匠戶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