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政府網絡安全合規性建設指南:密碼應用與數據安全
- 姜海舟 王學進等
- 648字
- 2024-06-27 15:57:30
1.3.1 序列密碼算法
根據對明文的加密方式不同,對稱密碼算法可分為序列密碼算法與分組密碼算法。序列密碼算法也被稱為流密碼算法。根據密鑰流生成方式不同,序列密碼算法分為同步序列密碼算法與自同步序列密碼算法。
同步序列密碼算法(見圖1-2)使用種子密鑰k和初始向量IV,根據密鑰流生成算法生成密鑰流序列z=z0z1z2…,然后使用密鑰流序列依次對明文序列m=m0m1m2…加密:


圖1-2 同步序列密碼算法示意
其中,密鑰流序列對明文加密的過程通常為異或運算,即依次將每個密鑰流與明文流異或得到密文:。
相應解密過程只需使用同一密鑰k和相同的初始向量IV,根據相同的密鑰流生成算法生成同樣的密鑰流序列z=z0z1z2…,然后依次對密文序列c=c0c1c2…解密:

其中,D為E的逆過程。當E為異或運算時,D也為異或運算,即。
同步序列密碼算法具有加解密速度快、便于軟硬件實現等特點,適用于大量數據加密,廣泛應用于數據通信領域,例如保護互聯網通信、VPN通信和無線通信等。
與同步序列密碼算法不同,自同步序列密碼算法(見圖1-3)在生成密鑰流的過程中,密文流會參與后續的密鑰流生成。這種特性使得即使密文流的部分比特出現錯誤,當一定數量的正確密文流被反饋回密鑰流生成器后,加解密過程也能夠重新同步并恢復到正確的狀態。這一特性在通信中尤其有用,因為它允許系統在不穩定的信道環境中運作,即便存在信號干擾、傳輸錯誤或數據丟失等情況,也能保持一定程度的加密能力。自同步序列密碼能夠容忍一定程度的錯誤。然而,為了實現這種錯誤容忍的特性,系統可能會變得更加復雜,而且可能需要更多的計算開銷。

圖1-3 自同步序列密碼算法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