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不懂天魔宗,但懂孫子
- 游戲具現,宗主身份成真了
- 倆只小龍蝦
- 2088字
- 2024-07-18 01:34:10
“抱歉,天魔宗的執事不缺錢,那位執事大人看重我才答應幫我的。”
楚禾很干脆的拒絕。
“好吧。”
高盛仁能撿回一條命已經算是運氣好,不能再奢求更多。
他開始和楚禾聊起家常。
“你和雯雯關系挺好吧。平時她在學校多虧了你們這些同學關照她。
她爸媽很早就離婚了,她十歲時候她爸車禍走的。
我一個老頭子和你們年輕人有代溝……”
一邊聊天,他一邊觀察著楚禾。
他活了七十多年,人老成精,識人的境界很高。
短短片刻的聊天,他大致看出楚禾是什么樣的人。
從楚禾和高熙雯之間的氣氛,他也能看出二人之間并非普通同學的關系。
一個有天賦的宗門弟子,又看重感情、為人真誠,是難得的“孫女婿”人選。
他決定撮合二人。
半晌之后,他對楚禾越看越滿意。
于是留了楚禾的手機號,還熱情邀請他參加自己的壽宴。
一個多月后是他七十五歲生日,既然獲得新生,要辦壽宴慶祝。
楚禾面對高盛仁的熱情邀約,不好拒絕,于是答應下來。
告別的時候,高盛仁親自把楚禾送到醫院門口,將他送到出租車上目送他離開。
眼看著出租車消失在視線里,滿臉笑意的高盛仁看向孫女。
“雯雯,你二十一歲,年齡不小了。該談戀愛就談,遇到合適的就結婚,感情這事兒看的是緣分。”
啊?
結婚?
“爺爺,你之前不是讓我別談戀愛的嗎。”
“那是以前。更何況,現在不是碰到個合適的人選嘛。哈哈。”
高盛仁爽朗笑道,他今天心情很好,前所未有的好。
“什么呀……”
高熙雯嘴里嘀咕著,有點害羞,轉過頭不敢看高盛仁的眼睛。
她心里清楚爺爺說的“合適的人選”是誰。
“咱們走吧!”
高盛仁轉身,意氣風發。
“爺爺,去哪兒呀?”
高熙雯快步跟上。
“去集團總部,我就不信集團湊不出五億。再給你安排個職位,了解集團內部的運作,你上學歸上學,有空多了解集團業務。”
高盛仁打算重新接手集團的管理權。
至于高熙雯,以前他管不了、只給讓其遠離,可是現在有他坐鎮,能安穩照顧高熙雯直到她成長到獨當一面。
集團有高熙雯的一份。
哪怕以后不參與管理,當高管的經驗也能受用終身。
————
楚禾離開醫院后,前往自己的老家:嶺古縣。
他有段時間沒回家了,回去看看爺爺楚仁彬。
趙雅蓉煉制了五顆木春丹,用去一顆,還剩下四顆。
他打算給爺爺服用一顆。
木春丹是二品丹藥,比一品洗髓丹效果好些,能讓他爺爺再年輕一二十歲。
丹藥的服用需要循序漸進。
距離楚仁彬服用洗髓丹過去了兩個多月。
頻繁服用丹藥,效果可能有些浪費,但楚禾不在意這個。
以天魔宗的資源,不會缺少尋常的丹藥。
他至少要讓爺爺突破到金剛境,那樣再活大幾十年沒問題。
老舊的小區。
步梯單元樓。
楚禾登上二樓,來到家門口,敲響防盜門。
“誰呀?”
“爺爺,是我。”
聽到楚禾的聲音,楚仁彬快步開門迎接。
他動作很利索,開門看到楚禾,笑彎了眼睛:“回來啦?吃飯沒,快進來。”
“沒呢,咱們下館子去。”
“下什么館子,浪費錢。爺爺給你做,做你喜歡吃的魚香肉絲、燒茄子。”
說著楚仁彬就彎腰換鞋,準備去超市買食材。
楚禾看到爺爺的動作,心里很高興。
以前他回家,必須自己帶鑰匙,要不然爺爺很難聽到他的敲門聲。
說話要大聲、重復幾遍爺爺才聽得到。
在一顆洗髓丹的效果下,爺爺像是年輕了二十歲。
等到楚仁彬換好了鞋,楚禾拉著他去了餐館吃飯。
那家餐館經營很多年,楚禾爸媽在世的時候他們經常在那里吃。
餐桌上。
爺孫二人對坐。
“小禾,我聽人說,你加入了一個什么天魔宗?”
楚仁彬聽鄰居說的,他不太懂。
只聽說楚禾成了天魔宗外門弟子,那個勢力挺危險。
“啊?”
“爺爺你知道這個?”
楚禾沒想到消息都傳到老家了。
“街坊鄰居們還討論過一陣子。
聽說有人在網上看到你們學校的消息,你被收到天魔宗當學徒了。
他們還說那不是個好地方,專門收壞人。
我說你是好孩子,肯定不可能干壞事。你是我看著長大的,你什么性格當爺爺的我能不知道?
那些人被我罵了一頓,就不敢再胡說了。”
楚仁彬不懂什么叫天魔宗,但他懂自己孫子。
原來是這樣。
楚禾心想,原本還想瞞著爺爺,現在不用刻意隱瞞了。
“爺爺,天魔宗是仙武界的宗門,他們收我是因為我有修武天賦。”
費了一番口舌,他讓楚仁彬明白天魔宗弟子的身份。
這些天,類似的消息楚仁彬聽了不少。
楚仁彬不會上網,但他天天早上去公園打太極,下午在小區里遛彎、和別的老頭下象棋。
老年人的娛樂方式就是聚在一起瞎聊。
一來二去,楚仁彬對外界的情況有所了解。
“不愧是我孫子。人家只挑幾個弟子,就選中你了。在外面混要低調,不當出頭鳥,別逞能,注意安全……”
他嘮叨著。
“嗯,爺爺你放心,這些我都懂。有我這層身份,不缺錢用,一會兒給你買個智能手機。
還有,天魔宗的執事給我一顆丹藥,適合老年人用。”
有天魔宗弟子的身份,他的錢、木春丹能光明正大給爺爺使用。
————
與函夏國相鄰的西涼帝國。
兩國的基建項目合作,讓超過百萬數的函夏國人在西涼帝國開始了熱火朝天的工作。
這僅僅是函夏國人的工作人員數量。
各處施工現場,有大量的西涼帝國平民在干活。
其本國的平民,個個吃苦耐勞,都是搬磚、卸車等干體力活的好手。
因為西涼帝國有修武的基礎,平民都是鍛體境的,有幾百斤巨力。
兩國的工作人員加起來,達到兩三百萬人的龐大數量。
兩三百萬人遍布西涼帝國各地。
他們建設馬路,架設電線,挖排水溝,蓋房子……總之,將基建朝著現代化城市的方向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