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神機妙算諸葛亮,引一條大魚上鉤
- 諸葛亮三顧茅廬請我出山
- 貳鳳
- 2082字
- 2024-07-08 22:00:00
聽到諸葛亮的激憤之辭,楊儀同樣也是一腔仇恨之火頃刻涌上心頭。
洋溢在臉上的怒氣倏然直接拉滿——
楊儀怒聲道:“關(guān)于這一次我們蜀地的旱災,在拔掉東吳暗樁所獲取的情報顯示,已經(jīng)有東吳的密諜將這個消息給帶回去了,下官憂慮,東吳,會不會趁著我們賑災之際,國內(nèi)不穩(wěn)而興兵來犯?”
“他敢!”
諸葛亮狠狠咬牙道。
“如今,合肥的戰(zhàn)事已經(jīng)讓孫權(quán)焦頭爛額,曹叡已經(jīng)御駕親征了,他若再圖蜀中,這是自取滅亡之道。”
楊儀點了點頭,隨即深吸了一口氣道:
“關(guān)于這個‘臥龍’,我們懷疑,就潛藏在朝廷之中,治中從事李邵,安漢將軍李邈,都極有可能是這個‘臥龍’,或者說,在給潛伏著的‘臥龍’提供幫助。”
當聽到楊儀說起李邵和李邈的名字,諸葛亮的神情明顯恍惚了一下。
李邵,李邈,李朝,這三兄弟同為朝中大員,且同出一門,乃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
他們,一直跟隨先帝從荊州來到益州,這些年更是功勞卓著,政績突出。
由是,被蜀地百姓稱之為“李氏三龍”。
而楊儀所說的李邵和李邈二人,乃是兄長李朝的弟弟,分別排名老二老三,這兩人素來性情恬靜,且對朝廷忠心耿耿,并與自己交好,怎會做東吳的諜子和內(nèi)應?
無論怎樣,諸葛亮都是不可能相信的。
如果說這“李氏三龍”三兄弟,都已經(jīng)叛了大漢,那東吳可能早已經(jīng)把朝廷給滲透完了,自己恐怕在上朝的時候,就會被某些大臣當場刺死,然后改朝換代。
絕無可能!
呼——
諸葛亮神情焦灼,長舒了一口氣,他仿佛是突然想起了什么一樣,連忙道:
“這陳烈,一定要控制好他,他的身份,極為可疑,到底是不是東吳的密諜,都說不一定,如果‘臥龍’的矛頭指向了李邵和李邈的李氏家族,本相很懷疑這陳烈的動機,和他的真實身份。”
對于諸葛亮所憂慮的這點,楊儀早有計劃,他趕緊道:
“陳烈一直被關(guān)在司聞曹一間密閉堅固的牢室里面,只有出任務(wù)的時候,才會走出牢室與下官一起,平日里,任何人都不會讓他接觸到,當然,任何人也都不允許去接近他。包括司聞曹的兩個曹掾。”
諸葛亮會心的點了點頭,贊許道:“本相得威公,如魚得水也!”
隨即,又是語氣篤定道:“你的作法,沒有錯誤。但你還是太謹慎了,殊不知,這個世界上最精妙的計策,乃是‘將計就計’。你越是如此待他,他越是不會暴露他的真實目的。”
“這陳烈,大可不必如此關(guān)押他,你要讓他感受到,他已經(jīng)獲取了我們對他的信任,這樣他才能暴露得更快;這樣,本相替你做決定,明天起,大可以將其放出來,你派人暗中盯著,這人的身份,本相已經(jīng)大概猜出來了,我準備用它這條魚餌,引出一條大魚——告訴你什么叫將計就計。”
“如此……”
楊儀皺著眉頭,神情焦慮,正要說話,諸葛亮卻是立即當即打斷:
“你聽我的,兩軍對壘,比拼的除了硬實力,還有智謀、將帥心理承受力、彼此的博弈能力,如不背水一戰(zhàn),何以竟全功?”
“威公,你現(xiàn)在主導的司聞曹的這條戰(zhàn)線,雖然不比戰(zhàn)場廝殺來得慘烈,但是一旦我們敗給了東吳和曹魏的諜探機構(gòu),后果同樣不堪設(shè)想。”
“本相素來教你,做事情要大開大合,切不可謹小慎微。你看姜伯約今天在干什么?他在府衙門口,找了一個小姑娘,準備對贏子夜使用‘美人計’。”
“他今日的舉動,自己可能覺得神不知鬼不覺,但本相全部都看在了眼里,雖然本相不認可他的行為,也篤定他會很快失敗,但是他的腦子,卻比你要靈光一些,敢出奇謀,這是一個帶兵打仗的統(tǒng)帥必須要具備的素質(zhì),這種思考問題的方式是天生的,能不能成功,先試了再說。”
“所以,丞相您才會讓伯約執(zhí)掌軍隊,跟著您學習兵法,而讓我主理內(nèi)政,皆因我倆性格不同,處事風格不一樣,帶兵者,需出奇謀,而主政者,更需守正。是這樣嗎?”楊儀問道。
“是了,所以從明日起,你就把這陳烈給放出來,給他自由,要讓他感受到,你已經(jīng)對他完全信任,不出半個月后,他的真面目必然暴露出來,本相會用他,將計就計,拉一條大魚上鉤。”諸葛亮自信的說道。
“這個陳烈,到底是誰?!”楊儀百思不得其解,詫異的問道,“難道,他不是東吳的密諜?!”
諸葛亮閉著眼睛搖了搖頭。
隨即緩緩道:“本相從小住在北邊,他的口音是北人……”
楊儀猛然警覺,皺眉道:“曹魏派來的?”
諸葛亮點了點頭。
楊儀頓時深吸了一口氣,不解的道:
“他如果是曹魏派過來的,怎會知道東吳密諜司在我大漢的暗樁布局,且所有的暗樁、點位、情報傳遞體系,他都一清二楚,且都在他的指引下,被我們給成功的端掉了,我們借此,誅殺了至少二十多個東吳密諜司的探衛(wèi),這解釋不通啊。”
東吳密諜司,和蜀漢的司聞曹類似,只是他們將最底層的密諜,不是稱之為“從事”,而是稱之為“探衛(wèi)”。
聽著楊儀的話,諸葛亮微閉著眼睛,一幅勝券在握的樣子,道:“你稍等等,會很快見分曉。”
楊儀完全不懂諸葛亮在說什么。
他這會只覺得,對方的智謀和思考問題的方式,自己怕是學一輩子也學不會。
由是在內(nèi)心的深深嘆服起來。
諸葛亮凝神片刻后,繼續(xù)問道:“今日,還有什么要匯報的嗎?!”
楊儀連忙道:“差點忘記了一件重要的事情,今日,司聞曹靖安司又在道明山下,抓住了多名喬裝打扮的刺客,審問之后,他們道出,乃是曹魏司馬懿派來的。”
“司馬懿??”
聽到這三個字,諸葛亮頓感驚愕,他下意識的握拳,瞳孔竟也是猛的收縮。
瞪大的眼睛中,一抹仇恨之光傾刻涌現(xiàn)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