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賽諸葛!
- 諸葛亮三顧茅廬請我出山
- 貳鳳
- 2221字
- 2024-06-17 16:16:46
大概三年前,諸葛亮便聽說過贏子夜的名號。
那時,有一首詩從道明山這個地方傳出來,很多人說這首詩,預示了諸葛亮一生的命運。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這首詩的作者,傳聞乃是在此地隱居的青年贏子夜所做。
很多人認為作詩者大逆不道,要將其抓起來繩之以法。
當時諸葛亮正在進行第五次北伐,戰事膠著。
他只當是對方在嘩眾取寵,完全置之不理。
蜀國在諸葛亮治下,非常開明,自然不會有人因言獲罪。
但隨著諸葛亮第五次北伐失敗,這首詩的流傳度開始越來越廣,贏子夜的名聲也越來越大。
諸葛亮開始重視起來。
尤其是在多次夜觀天象,屢屢發現“帝望在北”之后,諸葛亮越發感到焦急。
有一個夜晚,他再度擺出八卦圖,再問蒼天。
蒼天沒有給他暗示。
隨著自己的身體每況愈下,他發現自己的命運,以及整個蜀漢的命運,在未來一片暗淡。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這會是自己最終的命運嗎?
當諸葛亮吟唱起這句詩時,他登時淚流滿面。
三年間,諸葛亮開始在蜀國休養生息,一面積蓄力量準備再次北伐。
他知道自己的身體狀況。
如果這一次六出祁山未竟全功,他可能支撐不到下一次北伐了。
他深知蜀漢的國力與曹魏相比,在短時間內根本無法撼動對方,這也是自己多次北伐無功而返的原因。
但諸葛亮必須這樣去做,只有這樣去做,蜀漢才能生存下來。
這甚至成為他活著的唯一意義。
三年間,贏子夜有了“賽諸葛”的稱謂。
民間傳聞,贏子夜有著經天緯地之才,能夠改天、換地,其智謀學識,不在諸葛之下。
諸葛亮只有得到贏子夜的輔助,才能北伐成功,才能還于舊都興復漢室。
對于這個信息,諸葛亮不可能不重視。
因為當年自己“臥龍先生”的名號,也是這樣一點一點的被傳開的。
民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如果沒有真才實學,一個隱居者,他的名號絕對傳不出來。
尤其是對方的名號直接叫“賽諸葛”。
意思不言而喻,對方的才華,超越了自己。
至少在普通路人的觀感下,如此。
三年里,諸葛亮一直在調查贏子夜。
他甚至派出了多名蜀漢的大儒、學士,喬裝打扮以游山玩水的名義,來到道明山與贏子夜相識,暗中考校贏子夜的學識和能力。
這些大儒、學士,他們的智識才干能力,很多都不在自己之下。
諸葛亮得到的回復是:
“贏子夜少年老成,二十三四歲的年齡卻仿佛歷經百世,對世間的功名利祿早已經沒有了欲望。”
“贏子夜的確博覽群書,有智謀有才華,老朽自愧不如。但,很多只是停留在紙面上,沒有得到驗證,那就是紙上談兵。”
“贏子夜驚才絕艷,他之才華,十倍于曹丕。”
“.…..”
【君之才,十倍于曹丕。】
這是當年先帝對自己的評價。
諸葛亮知道,這些大儒的回話,強調贏子夜的才華的同時,卻不敢拿對方與自己做對比。
【他之才華,十倍于曹丕】,其實對方是在說:丞相啊,他的才華,不在你之下呢。
諸葛亮最后只能表明自己的態度,并表示自己的心胸絕對不會因為對方的才華超過自己,而生氣,如果真的是天縱奇才,無論怎樣也會將其招至麾下。
那些大儒和學士,方才戰戰兢兢的回復——
“如果說和丞相相比,那自然是不如。”
“丞相的才干,在二十年的治國理政中,早已經得到了世間公認,一個乳臭未干的小兒,夸夸其談罷了,怎可與丞相相提并論,真要對比,那也是螢火之于皓月,螢火之光,豈可與皓月爭輝?”
“賽諸葛三個字,是對丞相的羞辱!”
諸葛亮放出去考校對方的大儒很多,自然也有人振振有詞:
“就算如此,丞相的才智謀略當世第一,贏子夜最多也只能排在第二。”
“只能說,他有丞相當年高臥隆中的風范。”
“比之丞相不如,但也是當世奇才了,決不能讓其落入曹魏或東吳之手啊,丞相!”
“.…..”
諸葛亮頓時明白了,這個人的才華,不在自己之下。
他遂有親自拜訪的打算。
但奈何一直政務纏身,根本抽不出時間來。
于是他在今年上半年,讓朝中官員去請,那知對方根本是閉門不見。
自己親自寫下的幾封信,對方竟然直接無視,完全不回復。
贏子夜的這些行為,讓諸葛亮更加篤定,自己必須親自走一遭了。
他要效仿當年先帝三顧茅廬的行為,以自己的誠意去打動對方,讓其下山輔助。
而今日,諸葛亮終于從卷帙浩繁的案牘和政務之中抽身。
于是帶著楊儀、姜維、魏延三人,陪著自己一起前來道明山訪賢。
……
諸葛亮面對道明山,一度陷入回憶,沉思許久,最后他斬釘截鐵的道:“威公、伯約、文長,隨我上山。其余人在此地等待。”
“丞相啊!”絡腮胡子的壯漢魏延道,“半年來,你一直派人去請,甚至親自寫信給他,對方端的是不識抬舉,丞相今日屈尊到此,如果被世人所知,豈非是笑話?”
魏延自問對丞相忠心耿耿,所以心直口快,有什么就說什么,也不怕對方生氣。
楊儀和姜維在一旁,也是欲言又止。
他們雖然沒有直接說出口,但諸葛亮知道他們在想什么。
他語重心長的對三人說道:“先帝當年三顧茅廬于臥龍崗請我出山,不覺得是羞辱,今日換在我身上,就是羞辱了?”
“今大敵當前,北伐在即,朝廷正是用人之際,如果我親自去請,對方仍然不愿意出山,只能說我諸葛亮沒有這個福分,我大漢沒有這個福分。”
“只要有益于蒼生社稷,就算是辱,我一人之辱算什么?!咳咳咳……”
說到激動處,諸葛亮竟忍不住連連咳嗽。
然而,楊姜魏三人仍沒有被說服,他們還要說話,卻被諸葛亮直接嚴辭打斷:
“你們如果不愿意陪我前去,我一人上山。”
此話一出,三人立即慌了。
楊儀連忙道:“丞相啊,你身體不好,這么高的山有什么閃失怎么辦?我們得保護你!”
姜維也道:“要不先讓我上山,打探虛實?”
“去吧去吧,我倒要看看,對方有什么說辭,如果不如傳聞那樣,我當場一刀宰了他。”魏延憤懣不已,厲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