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左夢梅清冷的模樣,左良玉有些難過,但最后還是咬咬牙,帶著她走了出去。
負責納采問名的是司禮監隨堂太監張執中,禮部左侍郎陳子龍,欽天監監正殷簡,此刻正坐在左府大堂中。
“諸位大人,久等了!”
“寧南伯,不知令愛考慮得怎么樣了?”
張執中在北京當差時,跟左良玉見過,當下笑臉迎了上去。
“小姑娘家,鬧了點脾氣,現在已經同意了,讓各位大人見笑了。”
左良玉徑直坐在主位之上,左夢梅神色清冷地站在一邊,絕美的容顏上泛起絲絲涼意。
禮部左侍郎陳子龍打量了左夢梅一眼,拱手道,“左將軍,不知道左姑娘芳齡幾何?”
左良玉吹了吹手中的熱茶,淡淡笑道,“小女今年剛好十七。不瞞諸位,湖廣不少官宦子弟和文人士子都想娶夢梅為妻,來說媒的人是一茬接著一茬,可是這孩子心氣高,全被她攆走了!”
張執中也不禁多掃了左夢梅幾眼,“左姑娘跟我家殿下真是郎才女貌,年紀也正好合適,咱家先提前恭賀國丈爺了!”
聽到這三個字,左良玉臉上頓時笑開了花,“不知殿下想何時成婚?”
欽天監監正殷簡干咳一聲道,“來之前已經向殿下稟報過,四月初八有天月二德鳳凰麒麟等吉星拱照,此日成婚,夫榮妻賢子孫富貴,五世其昌大吉大利!”
“四月初八?四天之后?”
左良玉有些驚訝,萬萬沒想到太子比自己還著急。
“是不是稍微有些急促了?嫁妝籌備還要些時日呢!”
誰知陳子龍卻是大手一揮,“國丈爺,這些小事不勞您操心,來之前殿下已經責令禮部和宗人府去籌辦,你們只需人到了就行。”
張執中起身打了個哈欠,把太子選妃的詔書遞給了左良玉,“從武昌到京城還需要兩三天時間呢,咱就不耽誤了,勞煩國丈爺通知左家親眷,晚上一起趕回京城!”
————
四月初七,距離崇禎死訊傳到南京還有六天。
這一日,是朱慈烺舉辦殿試的日子。
在前兩日的京察考核中,東林黨被考察的一百一十三名官員中,只有不到四十人通過考核,加上前期空缺的崗位,京城現在還缺編二百二十一人。
考慮到當前財政緊張,朱慈烺也沒打算一下子招滿所有崗位,只拿了一百個職位出來招考。
最近朱慈烺可謂風頭無兩,南京城到處流傳著他為民請命懲治貪官的故事。
雖然在錢謙益的推動下,東林黨人一直抨擊朱慈烺的為政措施,但殿試這一天,還是有成百上千個讀書人蜂擁而來,為的就是一睹朱慈烺的真顏。
殿試的題目是朱慈烺親自出的,主要是結合當前國家的處境,提出自己的想法策略。
在一千多份答卷中,朱慈烺還是淘到了一些人才,比如說崇禎十三年的進士,姚志卓。
對于此人朱慈烺倒是有一些印象,明朝滅亡后,在隆武政權中因功被封為仁武伯,聯合參將方元章起兵攻破余杭,與江東諸營遙為聲援,為光復大明戰斗至最后一刻。
在答卷中,姚志卓陳列朝廷和明軍存在的種種弊端,并從不同角度給出了解決對策,雖然有的措施建議實操性不高,但仍十分具有啟發意義。
綜合考察之后,朱慈烺決定把本次殿試第一名頒給了姚志卓,與其余九十九人一并錄用,將名單發送內閣審議錄用。
這一百個候選考生大多是寒門子弟,若不是朱慈烺臨時開科,大部分人一輩子也沒有入朝為官的機會,無形中,朱慈烺又俘獲了一批底層士子和平民的心。
忙完這一切已經是傍晚時分,朱慈烺簡單吃過晚飯后,便返回東宮查看明日大婚的籌備情況。
張執中快馬來報,左家一行已經到達南京城,下榻于詹事府內。宗人府已經把聘禮和婚禮用品給送了過去,只等明日到來。
太子大婚,尤其是朱慈烺已擔任監國的情況下,是當前大明朝的頭等大事,內侍十二監的所有人都行動起來,把皇宮清掃地干干凈凈,到處張燈結彩,喜氣洋洋。
“這里的窗臺多貼幾個喜字,那里的宮毯太長了,再剪掉三分之一的長度!”
柔儀殿前,朱慈烺興致勃勃地在現場指揮著,雖然直到現在,他還不知道左夢梅到底長什么樣,是胖是瘦,是美是丑,跟開盲盒差不多,只能祈禱自己運氣好了。
“殿下,明日大婚的開支已統計好,其中聘禮十萬兩,賞賜金銀珠寶價值三萬兩,宴席花費九萬兩,服飾花費三萬兩。共計白銀二十五萬兩,這是賬冊,請您過目!”
戶部尚書高弘圖走到朱慈烺跟前,恭敬地遞了一本冊子過去。
朱慈烺眉頭一皺,認真翻閱冊子上的每筆開支,心里一陣發疼。
“十萬兩?太貴了吧?不給聘禮行不行?”
高弘圖愣了一下,“不給聘禮?怕是于禮不合吧!”
“那就把聘禮減半,酒席也減半,不用什么人都請過來,尤其是那些勛貴大臣,嚴禁拖家帶口,一個代表來就夠了,總成本控制在十三萬兩以內!”
“還有,菜不用做太名貴的,十菜一湯差不多,鮑魚熊掌通通不要,給這群酒囊飯袋吃那么好干嘛?”
“這十三萬兩,由戶部和內帑平攤,要是超預算了全部從戶部支出。高尚書,你臉色怎么那么難看?”
此時此刻,高弘圖的臉漲成了豬肝色,他知道太子節儉,但沒想到會這么節儉。
要知道,福王朱由崧大婚就花費了三十余萬兩白銀,太子乃國之儲君,不久后的新皇,其規格竟然還比不上一個藩王。
不過,話說回來,即使只承擔一半的經費,對國庫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負擔,高弘圖決定再爭取一下。
“殿下,近日來戶部開支甚巨,為湖廣、云南、廣東三省提前做好防災準備,已耗資白銀三十萬兩,為南直隸、浙江兩省勉勵農耕恢復生產,投入了五十五萬兩,國庫告急……”
高弘圖沒說完就被朱慈烺打斷了,這老小子話里話外,都想讓自己掏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