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聞一多《西南采風錄》序言手稿

聞一多歷來重視神話傳說的研究,即使在聯大南遷至昆明的路上,也不忘攜學生劉兆吉等采集調研沿途少數民族地區的民歌、民謠及民間傳說。著名語言學家馬學良回憶:“每到一處山寨,他顧不得安頓住處,也顧不得沿途的疲勞,一到宿營地就帶著我們幾個年輕人走家串戶,采風問俗。”聞一多認為,在抗日存亡的關鍵時期,更需要用“野蠻文化”的虎虎生氣來武裝民眾,用這種“打把火鉗插在腰”“關起四門把火燒”“睡到半夜鋼刀響”的富有血性的戰斗精神來對抗侵略者,在“粉身碎骨”中“豁出去”“得以一戰”,以爭取民族生存、國家獨立和人民解放。到昆明后,聞一多幫助劉兆吉將這些民歌、民謠整理成《西南采風錄》,并親自為之作序。

1946年2月27日,聞一多在西南聯大召開的“慶祝政治協商會議成功、抗議重慶二一〇慘案、堅持嚴懲一二·一慘案禍首”大會上演說

聞一多不僅是偉大的詩人、學者、教育家,還是演說家。他的口才極佳,因此講課也講得極好。汪曾祺先生回憶說:“聞先生教古代神話,非常‘叫座’。不單是中文系的、文學院的學生來聽講,連理學院、工學院的同學也來聽。工學院在拓東路,文學院在大西門,聽一堂課得穿過整整一座昆明城。聞先生講課‘圖文并茂’。他用整張的毛邊紙墨畫出伏羲、女媧的各種畫像,用摁釘釘在黑板上,口講指畫,有聲有色,條理嚴密,文采斐然,高低抑揚,引人入勝。聞先生是一個好演員。伏羲女媧,本來是相當枯燥的課題,但聽聞先生講課讓人感到一種美,思想的美,邏輯的美,才華的美。聽這樣的課,穿一座城,也值得。”

陳夢家與趙蘿蕤夫婦

1927年,陳夢家在第四中山大學(后稱中大)讀書時成為聞一多的學生,他深受老師影響,對詩歌和神話產生了興趣。聞一多也一直鐘愛這位學生,1937年推薦他到西南聯大任教。陳夢家沒有辜負老師的希望,不僅成為與聞一多、徐志摩、朱湘并列的“新月詩派的四大詩人”之一,還在神話、甲骨學、殷周銅器斷代及銘文研究、漢簡和古代文獻的綜合研究方面有卓越貢獻。與聞一多偏重從古典詩詞尋找與神話的關系,講授瑰奇的想象美學不同,陳夢家的神話課,更善于從甲骨文、金文中尋找神話體系,他對“巫”的講授,是對聞一多的神話課的拓展和補充。

1938年西南聯大“湘黔滇旅行團”教師合影

左起:李嘉言、郭海峰、李繼侗、許維遹、黃鈺生、聞一多、袁復禮、曾昭掄、吳征鎰、毛應斗(缺王鐘山)

維系聞一多和陳夢家師生情誼的,還有當時西南聯大教授中廣泛達成一致的民族救亡圖強的信念。聞一多的愛國精神,早已是人人稱道的典范。他發誓“抗戰不勝,誓不剃須”,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他才將留了8年的長髯剃掉。而陳夢家曾在1932年趕赴淞滬前線,搶救傷患。他在北平青年會南廳發表題為“秋天談詩”的講演中說:“讓我們個人的感情漸漸溶化為整個民族的感情,我們的聲音化作這大群人哀泣的聲音,不只是哀泣,還有那種在哀泣中一聲復興的愿望。”


(由于年代久遠,以上原圖均為模糊黑白照,彩色復原效果經由AI技術處理。)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台县| 湟中县| 敦煌市| 铜鼓县| 洛南县| 通榆县| 堆龙德庆县| 望城县| 福贡县| 长乐市| 百色市| 钦州市| 西林县| 方城县| 宁化县| 福安市| 长沙县| 丹阳市| 敦化市| 平湖市| 晋州市| 新津县| 安国市| 百色市| 定陶县| 天台县| 称多县| 潜江市| 石嘴山市| 宁阳县| 柘荣县| 中江县| 武乡县| 南阳市| 富平县| 邓州市| 会东县| 海南省| 康保县| 教育| 东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