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名導孫權和編劇于先生
- 三國:你管這叫臨終關懷?
- 憨直的小熊
- 2042字
- 2024-08-05 19:01:00
看著由魯肅引進廳堂諸葛亮,孫權默默將袍袖中的天書更改。
改為“江東文臣主降武將主戰,諸葛亮舌戰主降江東群儒√”。
只不過魯肅接下來的話讓孫權一愣。“……孔明先生口若懸河,我江東諸才皆交口稱贊,如今全都贊同孔明先生的聯盟之提議。”
未等諸葛亮開口,孫權當即起身,對諸葛亮歉然道。“先生果然大財,只是孤在此處等先生已然數個時辰,容孤暫離片刻。”
然后孫權找到已經身穿黑衣,頭戴斗笠的“于先生”。“母……咳,于先生,如今諸葛亮可說服我江東諸般大儒主戰?”
于先生無奈嘆道。“不知這孔明有何本事,我等了三個時辰,他說了三個時辰。但此人居然越戰越勇,說的到后面竟然連子布帶人跟隨其后,為其助威……”
“后面被我勸導,信誓旦旦絕不輕易放過孔明的大儒也都紛紛倒戈,差點將吾指出來。”
孫權不敢遷怒于先生,只得懊惱道。“既如此,縱使我違逆群臣之意,假意被其激怒也無濟于事。”
“畢竟后面還有群臣拜見周公瑾,正如那日夜談。如若文武將相和,那又怎會紛紛拜見公瑾意圖讓其支持己見?”
于先生笑道。“仲謀……咳,主公多慮了。只須主公力主降曹,無論文武、諸葛亮還是那周公瑾,不得都力勸主公抗曹?”
“如此一來,群臣夜會周公瑾也順理成章,因為所有人都勸不動主公。屆時吾……國太公開相勸主公‘外事不決問周瑜’,周瑜只要回府,豈能清靜?”
孫權聽后興奮握拳擊打手心道。“母……于先生所言正合吾意。吾這就出去展現‘一意孤行’。”
于先生點點頭。
孫權遣小廝將魯肅喚來。魯肅剛來此間,便連忙行禮。“主公,肅不辱使命,將劉豫州使者帶來。”
孫權連忙扶起魯肅并囑咐道。“子敬放心,孫劉聯盟一事,孤準了。但孤無論在孔明面前如何說,子敬都不必驚訝,只管來勸說孤。”
魯肅心道。“主公如此說,定然是想占據聯盟主導,但這不是順理成章之事?”
但魯肅沒有表現出來,只是稱“喏”。
隨后孫權又囑咐他,待周瑜回府后務必帶諸葛亮去找他。
魯肅雖然奇怪,但依然稱喏。
最后孫權將身邊的于先生介紹給魯肅。“子敬,此乃我先父舊部,此前于山中修行,如今出世助孤,還需子敬多多襄助。”
魯肅第三次稱喏。孫權的囑咐一次比一次怪,但魯肅卻必須相信這個與他君臣相宜的主公。
魯肅與孫權先后走到正廳,魯肅留意到那于先生留在后間未出來。
隨后,孫權先是與諸葛亮解釋自己解決一些事情,這才耽誤時間。諸葛亮也自然諒解,賓主相宜。
然后孫權的第一個問題就出乎諸葛亮意料。“敢問諸葛先生,劉豫州為何不降曹操?”
諸葛亮心思百轉,“吳侯居然不問曹操兵力、戰力?反倒率先有此一問,可是有何言外之意?”
然后他根據這個問題,在瞬間就做出多套后續方案,意圖說動孫劉聯合抗曹,東吳參戰。
孔明曰:“昔田橫,齊之壯士耳,猶守義不辱。況劉豫州王室之胄,英才蓋世,眾士仰慕。事之不濟,此乃天也。又安能屈處人下乎!”
孫權聽聞孔明此言,心中自得不已,但表面上仍做出“勃然變色”之狀,果斷拂衣而起,退入后堂。
這場接待剛開始便結束,入廳堂的江東眾臣皆面面相覷。
常言主辱臣死。如今孫權生怒色,江東眾將士不得已,只得退下,留下魯肅一臉懵逼。
但他想起此前孫權的囑咐,便問諸葛亮:“孔明先生可曾想到如此?先生之言,藐視吾主甚矣。如先生有破曹之計,那我便去勸說主公。”
諸葛亮雖感覺有些事出乎自己預料,但仍笑答道。“何如此不能容物耶!我確有破曹之計,還請子敬好言相勸明公。”
魯肅再次來到后堂,見到孫權和于先生。魯肅直覺主公并未生氣,臉面上反而掛有笑容,正欲相問。
但未等他開口,于先生便搶先道。“子敬,可是那諸葛亮說有破曹之計,讓你相勸主公?”
魯肅也是首次聽此人開口,只覺此人聲音嘶啞、粗重,也不覺有異,便點頭道。“先生所料不錯。”
聽聞此言,魯肅只見孫權于哲于先生相視一笑,然后那于先生便道。“既如此,那還請子敬相勸主公。”
魯肅:“?”
雖感覺奇怪,但魯肅仍然謹守職責。“主公,那孔明并無不敬之意。他曾言自己有破曹之策,只是想讓主公禮賢下士,不恥下問。”
然后震撼魯肅三觀的是,孫權搖了搖頭。“子敬,孤曾與你言孫劉聯盟可成,但現在孤決計不會理會他。”
“此事你自己知曉,絕不可透露與你、我、于先生之外第四人知曉。”
魯肅這一天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么,是這個世界變了還是他自己變了。
先是江東兩百余儒生與孔明長廊答辯三個時辰,再就是主公做出匪夷所思之舉。
但他只是臣下,當為主公諫言……
“子敬不必諫言,孤意已決。”
魯肅聽聞此言,如霜打了的茄子一般稱喏退下。
待魯肅回到廳堂,目光閃躲的看向諸葛亮。諸葛亮心中咯噔一下,豈能不知此事有變。
但他不能慌亂,于是微笑面對魯肅問道。“子敬不必遲疑,有話直說便是。”
然后他就聽魯肅說。“主公慍怒,不管吾如何勸解仍都不肯聽從先生破曹之計,先生不若先回館驛歇息幾天……”
然后魯肅想起一件事,順口接道,“待我東吳外事第一人周公瑾歸來,我帶你去見他。只要說服他相助,想必主公必然肯聽先生之言。”
諸葛亮:“……”
他這一天到底經歷了什么?與江東群儒答辯三個時辰,然后剛見吳侯,便被推脫有事。
然后回來就問了一個問題,就被氣跑了……
這東吳,怕不是吃棗藥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