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異人部隊
- 三國:你管這叫臨終關懷?
- 憨直的小熊
- 2033字
- 2024-07-25 10:01:00
在屋內連行數步,劉義轉身問曹植。“速速講來,華佗如何未死?子建可知他的‘青囊書’可還尚在?”
曹子建先是點頭,“青囊書抄本就在我處。我用空白竹簡予華先生,讓他燒給獄卒看。”
“華先生曾在家母邀請下助我戒除五石散,后家父將其關于牢中,我便偷偷以百金買其性命。”
“如今華先生化名周新,隱居于安陽周家之中,研制藥方、完善醫書。”
劉義看向曹植,眼中滿是欣慰。“子建高義!”隨后劉義便改變打算。
他原本計劃將曹植培養成工于心計之人,好在日后奪嫡之時占盡優勢。
如今他越看曹植越順眼,心中想到。“既如此,誰還管曹沖怎么死的。倒不如干脆毀掉曹丕,反正曹魏也只是歷經幾代便終于司馬。”
他引曹植坐下,既然如今自己選擇“簡單粗暴模式”,那便省卻許多功夫。
可以直接將話題引到工作上來。
“子建,我與丞相設計孫劉,事關重大須明暗并行,你可否有調動人手之權?”
曹植從袍袖中取出一物,“稟使君大人,除卻五十虎衛,家父將此物交予植,說可憑此物隱秘調取四曲兵力。”
劉義定睛一看,此物形似一根獸爪,以金鐵覆其根部,竟然是后世流傳的辟邪之物——摸金護符!
劉義心中暗道“敢情這‘隱秘’調取的兩千人,竟是曹操設置的摸金倒斗隊伍?那他們的能力和紀律性定然極強。”
畢竟不強的估計也活不下來。
既如此,劉義需得先和曹植通氣,令其明白知曉自己所做安排的深意,方能絲滑配合。
“甚好,丞相命吾所做準備,分‘乾之顯像’、‘坤之隱相’兩部分,其中隱部是為在與孫劉決戰之際出奇兵,方能一決生死。”
“因此這部分準備最為重要,我將之交予汝負責,吾也會定期巡查。”
曹植激動不已,附耳過來。
劉義如此這般的將他的安排,以及為何如此細細分說與曹植。
曹植不愧天縱奇才,劉義只說一遍,他便可以舉一反三,完善計劃。
待劉義講述完畢,對曹植道。“子建,此事萬萬切記須隱秘進行,屆時你自領二曲,為‘坤字隊’隱秘行動。”
劉義心中有數,絕不可能把命脈交予他人,所以點兵之時,他自會用【本色出演】的【善交】之法,通過財貨籠絡其人。
隨后他又解釋自己將帶領“乾字隊”,大張旗鼓的籠絡荊州士族黔首,勸其安分守己,出錢出力以犒賞三軍、增進士氣。
除此之外,他還會親自率人督促水軍訓練、以及防治疫病發生。
曹植對面前這個看上去比自己還年少的鄉侯,終于明白其父為何勸其“全力配合,盡心輔佐。”
“使君大才,植欽仰之。”曹植深深一揖。自其少年出口成章,同齡再無一人能入他眼,就是幼弟倉舒,在他看來也不過早慧耳。
劉義全受此禮,然后扶他起身。“子建,還有一事。你派兩什虎衛,前往安陽帶華元化以及長沙太守張仲景二人前來此地。”
“若他二人不肯前來,便將此物予他二人,就說我處有全本。”
曹植接過劉義憑空出現在手中的薄冊二卷,上寫《備急千金要方》。
曹植點頭,喚來虎衛,如此這般吩咐一番后將兩卷薄冊予那虎衛,隨后便替劉義關門,靜候劉義換衣。
待劉義洗漱更衣后,兩人帶著三十虎衛徑直前往“摸金部隊兵營”。
劉義還特地命人拉了一車數箱五銖錢,用作“技能道具”。
不得不說這支兩千人隊伍的保密工作做得確實到位。
兩人帶剩余三十虎衛乘車到山間后下車步行數里,待到一空曠處,曹植取出摸金符。
只見他豪聲道“吾乃曹公之子,奉命前來調兵。”
空曠之處頓時出現一座兵營。若非劉義早已感受到這里精神力充沛,他也看不穿這陣法。
畢竟他不是真的方士。
一名軍官立于轅門之下,對曹植拱手道。“公子安好,吾乃丞相麾下摸金校尉溫柔。”
曹植隨意點點頭。若非對劉義,曹植始終習慣保持一個狂傲公子之姿態。
幾人進得轅門,劉義下意識的朝后一看,只見他們來時所立之地云霧彌漫。
來到兵營校場,四曲兵卒分為四個方陣并排陣列,每個方陣前均站有幾人。
一路前行劉義發現每個方陣都是橫縱二十二人。
待溫柔歸隊到第一方陣的首位后,劉義確認就是這十六人統率這支合計兩千人的隊伍。
隨著這幾人報名,劉義聽到一個個在史書《神仙傳》中流傳的諸多名字。
上黨王真、隴西封君達、甘陵甘始、譙國東郭延年、汝南費長房……
加上溫柔,他們就是“魏武十六方士”!想必曹操起初把他也當做此類人物,差點就打發他來摸金。
直到自己展現更高價值。
如今曹操令這些奇人作為自己的下屬,想來心中也是想看些樂子罷!
既然如此……
“爾等有何絕技,不妨展示出來。”劉義前行一步,曹植相應退到其身后。
無人理會。
見狀,曹植在劉義身后朗聲道。“這位是……”
未等曹植說完,劉義揮手制止他,而是看著眼前這十六個人道。“我也是一名方士。”
“私以為幾位只會誆騙黔首百姓,變幾個戲法取樂于貴人。我如今特來戳穿各位。”
“若是你們中有人設法討得吾歡心,便前往我這里領上一些賞錢;若是表現平平,為報丞相厚恩,我也只能將各位永遠留在此地。”
“你們誰先來?”劉義講到最后,極其狂放不羈,睥睨面前眾人。
曹植驚異的看著劉義,不到一個時辰,曹植對此人印象幾經波折。
從率眾投降的無能少年,到丞相面前“嘩眾取寵”的方士;
從曹操倚重卻又忌憚的能人,到令自己等人恐懼的魔王;
從自己眼中的計謀高深、高瞻遠矚之士,到此刻恣意張揚的狂生。
他到底是什么天才……或者妖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