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血仇當以鮮血解之
- 三國:你管這叫臨終關懷?
- 憨直的小熊
- 2209字
- 2024-07-14 19:01:00
九月十五,薊縣。
閻柔、鮮于輔、鮮于銀、劉和、田疇等“劉虞復仇者聯盟”湊在一起,訴說幾個月的征伐與幽州如今的恢復情況。
“雖說因為光復幽并二州的時間較晚,但并不耽誤春耕;但人口增長帶來生產力尚未兌現,每日消耗的糧草卻增加不少。”鮮于輔搖頭嘆道。
閻柔安慰他。“安之,就看易京那里,將軍能否帶回糧草!”
提到這個話題,幾人面面相覷,不再做聲。他們對公孫瓚有著相同的認知。“公孫瓚,守糧奴耳!”
田疇畢竟是北伐軍中人。“吾等需相信典韋將軍,如今伯安公已薨多年,不知汝等如何?”
閻柔笑了笑。“我和公孫伯圭并無仇怨,當時也是汝等推我為烏桓司馬。只要公孫伯圭不記恨我便好。”
幾人看向鮮于輔、劉和。
鮮于輔他沉默片刻回應道。“先主公之事才過四年,怎可放下仇怨?”
田疇還想勸解,卻被劉和攔下,這種事只能自己出面,畢竟他才是最大的苦主。
劉和先是朝鮮于輔躬身行禮,卻被鮮于輔避開。“公子為何如此?快快請起。”
劉和起身道。“鮮于大人,你素來忠義,我等皆欽佩。可汝應知吾亦為孝子。”
“然自古忠孝不能兩全。我和我父所所忠于的,乃是這大漢。我也認為我父無錯,他不也安撫胡人多年?”
“錯就錯在,吾等都低估胡人狼子野心。汝在漁陽,尚且不忍。可知自我出漁陽,看到了什么?餓殍千里,胡人待我大漢百姓尚不如豬狗。”
“但事到如今,典韋、張繡、趙云三位將軍身先士卒,克胡復漢。你一路走來,應知百姓心中將幾位將軍奉若天神!”
“如今幽、并光復,百姓雖無外患,但尚不能安居,我等豈能此時只為自己恩怨,而讓百姓受苦?!”
鮮于輔沉默片刻,沖劉和行禮。“公子所說,我已知曉。若典韋將軍發話,吾自當遵從。”
卻在此時,有小廝通傳。“典韋將軍請幾位前往正堂議事。”
……
薊縣治所正堂。
堂內本有四方勢力:北伐軍、黑山軍、公孫瓚一方以及劉虞舊部。
四部各有親疏,但都以北伐軍為首。
典韋假裝看不見這些人彼此之間的暗流涌動,讓趙云先把蓋有傳國玉璽的獻帝旨意傳于眾人。
眾人傳閱后,無不動容。但所有人,包括公孫瓚,這位名義上的幽州牧都向典韋表示祝賀。
只有北伐軍諸人,并無太多喜悅。他們都知道典韋時日無多。
是時候解決最后的問題——聯盟成立,物資共享,以及……繼承人。
固然,典韋可以憑借能力,一時之間讓眾人達成和解。但是這樣形成的聯盟注定是脆弱的。
典韋此次有太多人,太多事他都難以放下。他不可能留下,但他可以留下遺產。
所以他為張繡、趙云安排好婚事;如今他要讓這個聯盟起碼十年內牢不可破。
想到這里,典韋對公孫瓚道。“君侯,如今帝星歸位,幽州由我節制,你可愿意?”
此話一出,眾人緊張看向公孫瓚父子,卻見公孫瓚手撫長須道。“且不說將軍易京救我等之恩情,北伐壯舉也令吾欽佩不已。”
然后他揮揮手,他身后的公孫續將裝有代表幽州牧的民表、印鑒等的托盤雙手遞上。
趙云當即從典韋身邊起身,前來接過托盤,置于典韋身前幾案之上。
看到這一幕,除典韋外眾人皆震驚不已。這真是公孫瓚?
典韋向公孫瓚拱手道。“君侯高義。容某稍后再議君侯屬地可否?”
公孫瓚笑道。“有何不可?”
眾人難以想象公孫瓚今天表現如此反常,居然如此……和善?
典韋沒有理會他人情緒如何。
他再看向張燕。“燕頭領以及諸位頭領,可愿入我麾下?如此一來黑山義軍將不復存在。”
張燕和諸位頭領相視一眼,紛紛起立。張燕向前一步,拱手道。“典韋將軍為人志向,我等敬仰之至。典韋將軍,黑山義軍剩余八頭領皆愿入將軍麾下。”
典韋點點頭。“黑山義軍愿從軍者,編入北伐軍。想繼續從軍的黑山頭領,可從千人將做起。”
黑山眾頭領拱手道。“謝典使君!”
典韋最后看向鮮于輔、閻柔。“鮮于府君、閻司馬,如今幽州初定,兩位功不可沒。我自會上表天子,為兩位請功。”
鮮于輔、閻柔對視后,方向典韋行禮道。“謝典使君,還請使君為我等指派權責。”
典韋用手虛按。“兩位稍安。如今吾天幸承蒙諸君厚愛,恬坐州牧之位。然諸位之間,卻素有恩怨,某不才,想要調解諸位之間的……血仇!”
此言一出,滿堂皆驚!
典韋不僅不徐徐圖之,將幾人調配到各處老死不將往來,反而當眾挑破這層窗戶紙。
就是劉和,都沒想到典韋行事如此莽撞。
但他們沒想到的還在后面。
典韋起身,劉和拉到堂中,然后請鮮于輔走到劉和身邊。
他揮揮手,有士卒端著一覆著絹布的托盤上前、典韋掀開絹布,上面是三把明晃晃的匕首。
典韋在眾人瞠目結舌之下,拉起劉和手臂,持刃將匕首置于劉和之手,然后用手幫劉和攥拳。
隨后他如法炮制,讓鮮于輔也握緊匕首。
典韋轉身看向公孫瓚。“君侯,你與劉伯安之間種種,今日應有結果。不知君侯可愿承擔?”
公孫瓚起身,當眾卸去外衣。然后他在眾人不解、震驚、乃至釋然的眼神中赤裸著上身道。“可!”
這時公孫續連忙學著父親的舉動,邊脫邊著急說著。“父債子還,就讓我替吾父承受這份血債!”
劉和、鮮于輔二人眼神復雜的看著這一幕,如今的公孫瓚仿佛身騎白馬,領三千白馬義從北征之時。
眾人心中皆有想法,但都會想到,“公孫父子真乃真豪杰也!”
就在鮮于輔和劉和慢慢垂下手臂之時,典韋卻將他二人的手重新舉起。“六和公子、鮮于大人難道要放棄復仇?萬萬不可,如今放棄,以后定悔之晚矣。”
堂內所有人:“!?”
然后典韋推著二人,將其推向公孫瓚。“血仇,必由血解之。”然后他站于二人中間用力握著二人的手,慢慢刺向公孫父子!
公孫父子慷慨挺胸,閉上雙眼。
劉和、鮮于輔二人反抗不得,不得不閉上眼。堂內眾人大駭驚呼!“大哥/使君,住手!”
鮮血迸射,濺的到處都是。鮮于輔、劉和等二人更是滿臉鮮血。
血仇,必由血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