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烏桓與鮮卑情報
- 三國:你管這叫臨終關懷?
- 憨直的小熊
- 2297字
- 2024-07-07 19:01:00
到漁陽城下,守衛詢問來者為誰時,典韋看向田豫。
田豫毫不猶豫,代表北伐軍向城樓上喊話。
片刻后,典韋、趙云和田豫三人跟著守衛,前往太守府見鮮于輔、齊周等人。
“國讓!近來可好?”鮮于輔是一個面相剛正的年輕人。
也正是因為剛正,劉虞死后他才主動推舉劉和為主,游說聯合諸多勢力為劉虞復仇。
典韋沖田豫點了點頭。田豫這才向鮮于輔介紹北伐軍北上的目的。
鮮于輔聽后久久不語。
典韋知道此人既是劉虞舊部,必然贊成劉虞對胡人的綏靖政策,因此當時此人定然也是反對公孫瓚以殺止殺的強硬態度。
這也是劉虞和公孫瓚的根本矛盾。
“國讓,你可知自鮑丘大戰后,我沒有一夜安睡?我本相信伯安公的理念,所以聯合烏桓司馬于鮑丘大勝那公孫瓚……想來已有數年。漁陽一郡烏桓、鮮卑和大漢子民和平共處,皆是閻柔之功。”
“但即便我自塞雙耳,我卻做不到充耳不聞。漁陽之外,幽州戰亂四起,頻有烏桓諸王擄掠大漢百姓之事發生,百姓民不聊生。可惜以我只可守一隅,無法保衛大漢邊境無虞。”
“如今國讓和這兩位將軍欲北伐,吾不反對。你可知烏桓諸王和鮮卑大人與閻柔相交甚密?想要說服烏桓司馬不做阻撓,難上加難。”
典韋看的出來,這是鮮于輔肺腑之言。過了這許多年,他的態度竟有所變化,不是綏靖策略完全不對,而是人的欲望無止境。
典韋知道不能再讓這位劉虞舊部做出更多,他還是要守護自己一郡子民的,于是便問道。“將軍可知何處可見到這位烏桓司馬?”
鮮于輔搖搖頭。“吾不知情。但是有一人知曉,而且想要說服閻柔,此人必不可少。”
典韋雙目一亮,抱拳行禮道。“請告之。”
鮮于輔將自己兄弟鮮于銀派出,給幾人帶路。
-----------------
典韋將大軍駐扎在漁陽城外,跟隨鮮于銀,帶著趙云、牽招和田豫幾人騎快馬東行。
只半日,幾人便到達徐無,在鎮上隨意打聽,便知道他們此行的目的地——田疇,田子泰和族人隱居的村莊。
當晚,幾人便見到了田疇,以及另外一個出乎典韋意料的人。
“如此說來,幾位將軍是想讓子泰說服烏桓司馬相助汝等北伐?”聽完典韋講述后,劉和看著眼前幾人。
典韋且在對方自表身份后大為震驚,心中暗道。“劉和!他竟在此地和田疇隱居。他乃劉虞之子,正統皇室宗親。他和公孫瓚視同水火,這……也太刺激了吧。”
但他表面仍不動聲色。“正是如此。不知公子是何看法?”
劉和沒有答話,轉頭直勾勾的看著眼前的篝火。
此間再無人說話,典韋緊緊觀察著劉和。只見這位命運多舛的貴公子如今一身粗布麻衣,手上滿是老繭,就連面色也滄桑許多。
劉和閉上雙眼,但典韋分明在他眼角看到淚水溢出。
許久。
“將軍,我和子泰會幫你勸服烏桓司馬。胡人犯我大漢,此事不怪司馬,他亦無能為力,皆我之過也。”劉和睜開通紅的雙眼將他們的故事娓娓道來。
“當時先父死于公孫瓚之手,我和輔將軍、銀將軍等人皆悲憤不已。所以我們找到閻柔,借助他在胡人中的聲望,幫我們招募胡人。”
“之后我等雖連連擊敗公孫瓚,但也將大量胡人帶入大漢。待我等想要遣送這些胡人北歸時,已為時已晚。當是引狼入室!”
“如今幽州百姓之難,皆我等之過。烏桓司馬就在璐縣,我等明天一并去找閻柔、閻志兄弟。”
“我與子泰,必竭力說服他兄弟二人,以贖我之過錯!隨后,我等也要同諸位將軍一并北伐!”
典韋等人相視一眼,然后紛紛點頭,對劉和抱拳行禮。“公子高義。”
對于典韋來說,劉和所言,技能一辨便可知曉真情假意。
翌日,幾人同往璐縣,見到烏桓司馬閻柔和他兄弟閻志。在劉和和田疇的游說下,閻柔痛快答應典韋要求。
閻柔說的理由很簡單。“吾為漢人。”
一是他會提供烏桓、鮮卑的相應信息。
二是后期清繳烏桓、鮮卑后,閻氏兄弟將協同劉和、田疇、鮮于輔負責安置這些胡人的家屬,使其融入大漢,成為大漢子民。
典韋暫時沒提北伐后合作之事,現在不是對他們說這些時候。畢竟他們現在也不再與公孫瓚作對,只是偏安一隅。
隨后閻柔和閻志兄弟二人,接替為典韋等人提供了烏桓和鮮卑當前的形勢。
首先就是烏桓、鮮卑作戰習慣。
胡人皆擅騎射,每次都是侵略若果,擄掠大漢百姓后不做停留,當即返回。
烏桓騎兵的主要武器,是弓箭和長矛:遠距使用弓箭,這并無稀奇;但是烏桓騎兵真正厲害之處,在于突擊型槍騎兵戰術。
胡人全民皆兵,很容易戰斗動員,但也因為如此,他們的戰斗意志薄弱。
另外胡人戰術簡單,一個字,莽。當真是“聚是一團火,散是一片散沙。”
但是胡人有引進冶鐵技術,所以他們的騎戰裝備并不弱于大漢。
其次就是這些胡人的分布。烏桓有眾多“大人”,每個烏桓大人都統千百個“落”。更是有實力強大的烏桓大人稱王。
落,即邑落,是由若干個戶組成帳落群,一落約有二十余口。
據閻柔所講,烏桓眾王盤桓在幽州,擄掠百姓,充實人口。
遼西烏桓大人蹋頓,他是上一任烏桓大人丘力居從子。丘力居死后,蹋頓奉其親子樓班為單于。
但真正統率其部眾五千余落人口的還是蹋頓。蹋頓部人口雖不是最多,但其麾下騎兵實力最強,總攝遼西、遼東、右北平三郡,自稱三郡王。
另有上谷烏桓大人難樓部眾九千余落,用名字自稱難樓王;右北平郡的烏桓大人烏延,部眾三千余落,自稱汗魯王;遼東屬國烏桓大人蘇仆延部眾一千余落,自稱峭王。
典韋一一印證高干的供詞,發現袁紹和這些烏桓大人都有勾連,矯制賜給他們單于印綬。
此外還有鮮卑,其崛起于草原,盡奪匈奴故地,稱雄于漠北;其制度類似烏桓,其實力更強。
鮮卑大人步度根、扶羅韓、軻比能、素利、彌加、厥機等諸大人,僅僅一個中等勢力的扶羅韓就擁子民數萬,鮮卑諸部加起來人口不下五十萬。
但是,相比烏桓的團結,鮮卑諸大人彼此攻伐。
他們對大漢的襲擾在于云中、定襄、雁門、代郡、太原等幽并二州各郡。
令典韋等人熱血上頭的是,烏桓、鮮卑人口的一半都來自擄掠大漢百姓。
足足十幾萬戶幽并二州百姓家破人亡!
典韋看向閻柔,“司馬可以再幫我一個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