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秋白靠在辦公室外的墻邊,思索著一些事情。
三分鐘后,門開了,張英琪探出頭。
幾綹發絲牢牢地被汗水貼合在前額上,辦公室里空調明明開得那么低,汗卻不會干。
身上那種毫無心機的單純感還在上升。
“可以進來了...”
“哦。”
徐秋白再次回到辦公室。
此刻張英琪已經換好了先前手里拿的那套衣服,不出意料,果然是學生正裝。
上身的外套和下身的長褲沒有改變她的任何氣質,她依舊看上去土萌土萌。
但是——
她里面那件襯衫從上數的第二顆扣子開了。
她沒注意到。
以徐秋白的身高角度,剛好可以從那個近似菱形的缺口處看到很多東西。
非常引人遐想的1/2杯罩款,花邊也很顯眼。
形狀的話,應該是三次元里比較常見的圓錐形,規模不算大。
姜導這能注意不到的?
徐秋白詫異地扭頭看向她,只見她正在電腦上查詢著什么,完全沒有注意到這邊。
“同學,你襯衫扣子開了。”徐秋白伸出手指點了點自己胸前的位置。
“誒?啊!”
聽清徐秋白說得什么后,她反應相當大,雙手捂住缺口處,猛地轉過身去。
一陣細細簌簌的衣服摩擦聲后,她慢慢轉過身。
頭埋低不敢和徐秋白對視,但還是小聲道了謝:“謝謝...”
徐秋白簡單點了下頭。
“秋白啊,你之前有過舞臺劇表演的經歷嗎?”
姜嫻的話打斷了這邊有些旖旎的氛圍。
“沒。”
“是嗎...那你還有其他可以用來上臺表演的特長嗎?”
“沒有。”
“啊...”
姜嫻看起來頗受打擊。
“那你到底會些什么呢?”
姜嫻下意識多問了一句。
“會給蓮藕挖洞,會給蘇打餅干扎孔,你覺得行嗎?”
徐秋白沒有感情地回答道。
原本是不打算說這些怪話的,但姜嫻話里“到底”這個副詞讓他感到了不適。
人就一定得有一項可以拿出來顯擺展示的特長嗎?
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好好工作當一個普通人難道是原罪?
姜嫻愣住了。
對不起對不起對不起對不起對不起對不起——
姜嫻在心里一秒滑跪。
因為她突然想起來“輔導員”這個身份最大的壓力從來都不是來自上級領導。
而是,某類學生。
而徐秋白看著就是這類學生,而且,他還有副校長撐腰。
借她130個膽子也不敢惹徐秋白生氣啊!!
“那個...我...”
“其實可以試試話劇呀,門檻不高,也可以好多人一起參與,一班的同學們不是正好都需要貢獻分嗎?”
張英琪那輕柔的聲音適時出現,極大緩解了徐秋白和姜嫻之間劍拔弩張的氣氛。
徐秋白看向張英琪,眼中有著明顯的思索痕跡。
“正好我之前學過一段時間的話劇表演,學生會那邊我也正好要加入,或許可以幫得上忙~”
張英琪走上前和徐秋白并立,眉眼彎彎,十分真誠地看著面前的兩人。
英琪,我的超人!!我要幫你申請獎學金,越多越好!!
聞著張英琪身上那股新衣特有的布匹纖維味道,徐秋白松了口:
“我考慮一下吧。”
“嗯嗯。”張英琪也沒有催促。
“英琪同學,你面試別過時間了。”徐秋白提醒她。
“誒,是哦,確實得走了。”張英琪看了看手表后知后覺。
“那我就先走啦~拜拜。”張英琪揮揮手,拿好文件和換下來的裙子,小跑離去。
辦公室只剩下了徐秋白和姜嫻兩人。
面對徐秋白那難以捉摸的目光,姜嫻有點想跑路。
但這是她的辦公室。
徐秋白朝著姜嫻的方向靠近了兩步。
姜嫻下意識往椅子靠背縮了縮。
徐秋白又多看了兩眼姜嫻臂膀上的肌肉曲線,心中嘖嘖了幾下。
“姜老師。”徐秋白開口。
“您...你說...”
“我還沒吃飯。”
“我也沒吃...”姜嫻有點哭喪著臉。
“我是貧困生,請我。”
“啊...?”
……
在姜嫻那蹭了一頓六食堂的午飯,徐秋白感覺整個人的心情都變得舒暢了起來。
飯菜很美味,輔導員美麗且很好拿捏。
吃完飯已經接近一點半,徐秋白掛的是下午2點的校醫院號,和姜嫻告別后直接前往最遠的東門。
東海大學校醫院,準確來說,應該叫東海大學附屬醫院。
因為從規模上來講,東海校醫院遠不是其他大學那種專為學校師生及周邊附屬居民服務的中小型醫院可比的。
相反,它在整個東海區乃至江滬城都排得上號的綜合性大型醫院,醫療水平頂尖,每天都要接收來自不同區域的各種病人。
只是有一點,東海大學校醫院性質上屬私立醫院,不參與外界任何醫療保障體系,看病成本相當高昂。
但是對于東海大學校內成員來說,入職或者入學都會自動附帶一份醫療保障,報銷比例高達90%。
而且這份醫療保障在畢業或者離職后也可以續留,每年交上一筆不高的保費,就可繼續享受醫保待遇,只不過報銷比例會降至50%。
但50%其實也很多了,特別是對于那些離開了校園,戶口又不在一線大城市的校友來說,來這里看病絕對比去大城市的公立醫院劃算。
東海論壇上甚至還流傳著這樣一些說法:
『你甚至可以為了看病專門考進東海大學念幾年書。』
『趁還在學校,趕緊把全身上下的毛病全查出來治好!』
『只要還有一口氣,趕快趕快送校醫!』
并且據論壇上說,學校里的人去看病基本不用和外人一起排隊,有專門的綠色通道,醫護人員也基本都是自己人,態度親切+和善。
“真這么好嗎?”
徐秋白來到了被論壇吹得天花亂墜校醫院門口。
一路從學校東門走過來,這個校醫院規模確實相當大,院內各種設施和建筑也修的十分氣派,和校內建筑是一個風格。
根據路牌指引,徐秋白來到了樓體規模稍小一些的2號門診樓,這是專供東海大學內部人員就醫的一棟門診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