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大明軍戶
- 大明:教書兩年,學生全要造反
- 別躲我奶圈
- 2228字
- 2024-06-25 00:04:00
林慶加入后的第三天,沒有發生什么離譜事件,大軍雖然走得依舊緩慢,但回頭看看時候,總算看不到九邊山了。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林慶在這天,學會了默和牌。
對于這種類似前世麻將的娛樂活動,他上起手來駕輕就熟,很快便把握住了精髓,但還是故意輸了些銀錢給三名千戶。
第四天,隊伍走得比較快。
林慶估摸著起碼有三十里,原因則是這些丘八們隨身攜帶的干糧快吃光了,須得盡快奔赴下一個城鎮補充軍糧。
然而
天不遂人愿,第五天,下了場雨。
小雨雖不大,可是一直下。
加上本身餓得半飽的肚子,經風一吹,全身上下,從里到外,透心涼。
由此,軍中老弱開始出現小面積的流感高燒。
蘇萬忠沒有興趣再玩默和牌,就是連賭博上癮的杜長樹,也未提出組局。
林慶看著兩人滿目的愁容,心中疑惑,悄悄問了問另一名千戶胡富貴,方從后者口中得知——軍糧,光了。
登時,
林慶心底大大無語。
怪不得早上睡醒時候,那么多丘八圍在他的戰馬旁邊,嘀嘀咕咕,竊竊私語。
好家伙。
鬧半天,是在研究怎么給他的戰馬殺了吃肉!
突然,他有點想騎馬走人了。
可就這么離開,精心策劃的“圍魏救趙”就算徹底失敗了,而且失敗的方式,相當讓他難以接受。
不能走。
林慶念叨。
并非不服,實是這項計劃一石三鳥。
一、可以順利地為西九邊引走明軍,避免火力沖突。
二、可以幫助林十洗黑,以便更加從容地加入流寇勢力,并能迅速積攢聲望,將原本屬于李自成的一切,合理嫁接。
三、可以幫助林慶洗白,直接借助此次軍功,擠身大明官場,取黃陵縣縣令而代之,獲得大明官方認可的明面上的根據地。
可惜現今局面。
林慶暗忖。
難道他還得通知林十七,搞點軍糧送過來不成?
…
第六天,丘八們挨著餓,行軍速度反倒快了一個檔次。
林慶估計,
少說也有得五十里地。
只是軍中的怨氣沖天,嚇得林慶一整夜都沒敢合眼,他真怕自己的寶馬良駒,被這群餓紅眼的丘八們趁著自己睡著,偷偷殺了煮馬肉。
第七天。
餓了兩天的丘八們,終于在午后時分,得來了一個好消息。
“大人,前方有村子?!?
一名蘇萬忠的親兵,難掩興奮地跑來匯報軍情。
聞言,蘇萬忠先是一怔,旋即極為復雜地點點頭,道:
“下令扎營吧,各自休整?!?
“是!”
親兵回答的十分干脆,迅速領命離開。
林慶在一旁看著,眉頭擰作成團,他心里隱隱猜到了…這些人是要準備干什么。
那名親兵他認識。
慶陽人,
喚作鮑繼虎。
昨晚,丘八們餓得實在受不了,有三個人溜到附近山腳下的河里摸魚,不幸溺水。
被驚動的人都是站在岸邊看戲,只有他,脫光衣服跳入水中,將淹了半死的三人救了上來。
對此,千戶胡富貴還淡淡說了一句……“河水太涼,救了也白搭,抗不過夜?!?
果真。
第二天,三人中就有兩人因為突發高燒,被丟在了大部隊后面,是死是活,無人可知。
……
……
另一邊,親兵鮑繼虎飛快地奔走各營,傳達完命令后,就立馬回到自己的地方,吆五喝六喊著十幾名丘八們跟他走。
中有一名丘八,年齡不大,瞅著不過十幾歲模樣,皮膚黝黑,臉色病白:
“鮑大哥,干嘛去,不就地休整嗎?”
“休整啥,前方發現賊寇聚集地,咱們速速前去剿寇?!?
年輕丘八一聽這話,登時炸了!
病白的小臉,頃刻間被怒氣值填滿,
“剿寇?誰愿意去誰去!老子不去!”
鮑繼虎錯愣,“為啥?”
年輕丘八僵著怒意,道:“鮑大哥,昨晚你救了我一命,我全二毛承你情,但讓我去剿寇,門都沒有!反正這條命是你救的,你要的話,直接拿去,我全二毛絕不吭氣!”
“嘿!”鮑繼虎樂了,“好小子,你倒是脾氣夠硬,有點我當年模樣……不過,朝廷征調咱們,本就是為得剿寇,如今賊寇在前,那你倒說說……為何不愿剿寇?”
全二毛聽著,怨氣在胸腔里聚集,最終還是沒忍住,直接怒罵:
“餉銀一錢不發,軍糧一粒沒有,還想讓老子上戰場,為你們當官的剿寇,給你們當官的賣命,天下間…也沒有這樣的道理!要殺就殺,隨你們便!”
說完,全二毛脖頸一抻,完全是副引頸受戮模樣。
其他幾名丘八看到這個突發狀況,當即哈哈大笑起來,有的人還瞎叫起哄。
“老鮑,這小子讓你殺他呢,哈哈哈,你敢不敢?。俊?
“哈哈哈,老鮑可不舍得哦,沒看昨天晚上,老鮑拼了命下河救他?!?
“嘿,你們說老鮑為啥對這小子這么好啊?”
“哈哈哈……這個,你猜啊,哈哈哈!”
鮑繼虎回頭怒瞪,喝罵眾人幾句王八蛋,不是個個剛剛參軍的時候了。
敢和百戶官開這種玩笑,丘八們自是明白鮑繼虎的為人,曾經都被其如這般照顧過,迎頭被罵,也不生氣,仍舊死皮賴臉地努嘴。
鮑繼虎不再理會這些兵痞子,轉過身,拍拍全二毛的肩膀,神秘兮兮地說:
“放心吧,小子,老子昨晚既然愿意救你,又怎么可能再帶你去送死?走,老子讓你瞧瞧什么叫做真正的剿寇?!?
多年以后。
看著賊寇反軍。
征西將軍全二毛將會想起老兵鮑繼虎,帶他去見識真正剿寇的那個遙遠的下午。
…
…
全二毛,陜兮慶陽府人。
出身軍戶,家境貧困,早年間父親戰死遼東,撇下母親以及年幼的他和姐姐,憑著半畝蔽田,潦以過活。
后來,托鄰村的媒婆介紹,姐姐與人換親,他總算娶了個老婆。
日子過得說不上好,但在對于那些娶不上婆娘的人而言,已是人間天堂。
然而,在其兒子出生的次年,既定的命運還是降臨在了他頭上。
陜兮賊寇猖獗嚴重,朝廷征調軍戶平復反賊。
應征從軍……不光他不愿意,婆娘抱著不過周歲的兒子也堅持不同意,更明擺了告訴他——你要是敢去從軍,我就帶著兒子嫁給老張頭!
老張頭……鄰村獨眼麻子,婆娘經常在他耳邊提及,說其因為投靠匪寇,這幾年混得如日中天,小老婆都娶了八門。
可是。
軍戶出身。
從軍,是他愿不愿意就能改變的嗎?
好!
走投無路之下,一咬牙,一跺腳,他隔天便帶著老婆孩子加入了匪寇,成為了巨寇“神一魁”手下的一員小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