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已經是農歷十月初十。
這一天又被稱為雙十節、豐收節,山里人非常重視這個節日。
在節日的前兩天,村長韋多福就到各家收社祭的錢。
節日的前一天,家家戶戶打糍粑,村民人常做的糍粑為白色、紫色、綠色、黑色和紅色。
節日的當天,村長會找十多位村民,制作好吃的食物進行社祭。
食物做好后,先端到村東大榕樹旁的土地廟進行祭拜。
兩個小時后,在村口大擺宴席,全村男女老少聚在村口吃飯。
今天一大早,村長韋多福就來找莫有銀去幫廚。
莫有銀去到村長家,看見大家都在忙忙碌碌的干活。
他自己也湊到莫有義旁邊,幫忙拔雞毛。
拔雞毛雖然輕松,但是要十分細心,將絨毛都拔出來。
要是拔得不干凈,吃飯的時候,大家看到雞肉上還有毛,就會問廚房里誰負責拔雞毛的。
被揪出來后,往后的半年內,在村里注定會被人指指點點。
莫有銀清晰的記得,十年后的二月二開耕社祭,村里有一個年輕人在悶豬腳時,沒有將鍋放穩。
然后,一鍋豬腳肉全部倒出來了。
從此,那個年輕人三年沒有敢回村里,一直在粵省打工。
即便他沒有回來,村里人提起他,依然會說道:“那個弄倒豬腳肉的人,今年還是沒有回來。”
這種閑言碎語,在這個閉塞的小山村,實在是太社死了。
社祭活動的菜式堪比紅白酒宴,十分豐富。
一群人從早上忙到中午,才將飯菜全部做好。
村里很多人下地回來,就等著吃這一頓了,誰都不會在自己家里吃飯。
要是讓他們等太長時間,就會出現不滿的聲音,指責這一次廚房的人們干得不行。
當飯菜做好后,他們將飯菜運到村口,擺上一張張桌子。
吃飯的時候,莫有銀沒有什么食欲,在廚房里聞幾個小時油煙味,他已經感到膩得很。
況且,他在廚房打下手的時候,已經提前吃過大肉了。
莫有銀和兩個年輕人坐在阿婆們那一桌。
每一個阿婆都會喝酒,而且酒量都很不錯。
十萬大山里,就是這樣,男男女女都能喝幾杯米酒。
看到莫有銀不怎么喝酒,有一個阿婆喊他去小孩那一桌吃飯。
他感到十分無奈,只能多喝兩杯。
社祭活動結束的時候,莫有銀等一眾廚房人員,又要收拾桌子椅子,從哪家借來的,都要給人家還回去。
而且,沒吃完的飯菜,也要打包分給村民們。
莫有銀忽然有點不習慣這種活動,他感到非常心累,但是生活在宗族觀念濃厚的這個年代,也只能一聲嘆息。
他是無法改變這個小山村的,能改變的只有自己。
活動結束后,考慮到家里還有兩只小狗,他拿著一袋沒有人要的扣肉汁回家,給它們嘗嘗。
回到家里,他看著手表。
發現現在才下午三點,便決定進山查看捕獵陷阱。
他在五片森林里都埋著捕獸夾,而且都是認真觀察動物糞便,推斷出獸路后進行埋設。
因此,只要去所有林子里查看,就必然有所獵獲。
他家里面,已經實現天天吃肉的自由了。
捕到的獵物想吃就吃,不想吃就留著拿去賣。
莫母原本身子骨很虛弱,體弱多病,干農活很累,又吃得不好,前幾年經常發燒。
每隔一個月,她就需要刮痧,活血化瘀,舒筋通絡。
但是,自打莫有銀重生后,家里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她的身體也越來越好。
如今的她,面色非常紅潤。
下地干活的時,也不需要中途多次停下來休息了。
莫有銀出去查看捕獵陷阱,走完五片樹林,查看三十捕獸夾,最后提著一只山貓和一只野兔回來。
剛過節,家里面有肉沒吃完,這兩只動物運氣不錯,它們被關進鐵籠子里,能多活兩天。
次日,莫母讓莫有銀幫忙切土豆塊。
他們打算種植土豆。
將土豆切塊后,在切口處抹草木灰,然后把它們埋在土壤里。
大個的土豆一般要切成三四塊,小個的土豆就對半切開。
在土豆上面抹草木灰,是因為草木灰不僅是一種良好的肥料,還有助于減輕病蟲害。
這樣就可以防止土豆塊腐爛,還可以促進土豆的發芽和生長,提高土豆的成活率。
將土豆種下去后,等到土豆長出來,莫母還會挑尿水去澆灌,并且還要拿干牛糞去施肥。
莫懷仁每過半個月,就走進牛棚里,用鋤頭和鐵鏟將牛棚里的牛糞都推出來。
在牛棚檐下推平,晾干。
然后再將牛糞都打碎,混和著草木灰,做成農家有機肥料,拿去給蔬菜和農作物施肥。
這個年代的蔬菜,都是使用有機肥料,并且不打任何農藥,炒出來的菜味道很好。
莫有銀很喜歡吃這種無添加無污染的蔬菜,吃起來有一股難以言述的甘甜味。
前世,他吃過各種化學肥料和農藥殘留的蔬菜,住院查出來兩次腫瘤,還好不是惡性的。
他希望自己晚年退休后,能夠回農村養老。
誰知道,一場百日酒宴,自己中風死亡。
陰差陽錯之下,竟然重生回到當初剛成年的日子。
他覺得這是好事,自己要努力掙錢,改變自己的人生路徑。
他要證明,鄉村生活不是只有面朝黃土背朝天,也有它悠閑的一面。
當他決定捕獵,雖然不穩定,但這個是創收的好方式。
他也不會天天進山打獵,偶爾給自己放兩天假,反正發財也不靠這一兩天。
前世的他,就像是一個永遠停不下來的陀螺。
結果發現自己越努力越難富裕,最后還得一身病。
如今,看透社會運行法則的他,不會再當一頭老黃牛。
既要努力掙錢,也要注重享受生活,不要再苦著過一輩子了。
帶著記憶重生,知道未來很多大事,就是他最大的優勢。
他不需要太過拼命,努力一點就能過上好生活。
目前,他的目標就是掙夠一萬元,然后再考慮走出十萬大山,去縣城買一塊地皮建一棟天地樓。
慢慢掙錢,穩健投資,自己這一生將會過上好日子。
莫有銀想要在三十歲就過上退休生活,全國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