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懷仁早晨醒來,感覺自己的老腰隱隱作痛。
他在幾年前,被炮彈的彈片傷到腰部,自此每到陰雨天,傷口處就會疼痛。
吃早餐時,他的身體非常不適,不想去放牛了。
“阿銀,今天你去放牛吧,我的腰因為老天爺變臉又犯了,疼得難受。”
“嗯,你就在家里休息。”莫有銀心疼父親,欣然同意。
“等八點鐘后,我就去將牛棚里的幾頭牛都放出來,趕到邊寨草山去。”
莫有銀吃完早餐后,他用飯勺撈起白粥,扣壓在鍋側,瀝出粥水。
他將瀝出水的白粥放進小餐盆里,放至一半,他往上面放一些咸菜,然后再繼續放白粥,直至將咸菜全部覆蓋。
摘來三片大果榕的葉子,用泉水清洗干凈,然后將葉片鋪放好,抓起餐盆倒扣在上面。
十分鐘后,粥里的水分已經全部瀝干,他用葉片將這坨白粥給包起來,并用茅草卷成繩狀,最后綁成十字狀。
這個就是他放牛的午餐,中午時在山上填飽肚子。
把自己的午餐準備好后,他又拿來一個軍用水壺,往里面灌滿泉水,拿去山里喝。
將所有東西準備好后,他戴著一個草帽,抓起一根竹條,就往牛棚走去。
他把牛群都放出來,用竹條趕著它們到草山去。
“北北北......”
看到五頭牛走得慢悠悠的,時不時還停下來啃食路邊的青草,他忍不住拿著竹條往它們屁股上抽打。
看著路上一坨坨的牛糞,莫有銀不禁回憶起自己小時候上學的日子。
他跟幾個小伙伴,用樹枝將干燥的牛糞挑飛,發現地上有一個小洞,便倒水進去。
不一會兒,就有屎殼郎爬上來。
他們一人抓著一只屎殼郎,比誰的屎殼郎爬得最遠。
看到牛剛拉出來的稀牛糞,他們還抓起石頭使勁砸,看誰砸得更炸裂。
回憶起從前的日子,莫有銀不禁苦笑,自己小時候真傻啊。
他跟在五頭牛后面,發現有兩頭牛喜歡擦著路邊的捻子樹走路。
這些樹的捻子,每年都長得很飽滿,但是因為果實上常常有水牛蹭上的泥巴,沒有人摘來吃。
莫有銀將牛群趕下山坡,走到坡底的大水坑,幾頭牛就不肯走了。
它們走到水坑里,泡完澡后才慢悠悠的站起來,繼續趕路。
再次上坡后,就到了第一座草山。
但是,這個山頭的青草不嫩,莫有銀趕著牛群繼續往前走。
他將牛群趕到長滿嫩草的山頭,讓牛群自己啃食青草,自己找到一棵松樹,坐在樹蔭下乘涼。
草山上的樹木非常稀少,只有那么幾棵。
出來放牛的村民們,常常聚在一棵樹下閑聊。
在山上放牛時,是非常無聊的,看著群山起伏,看著頭頂的白云,看著牛群慢悠悠的啃草。
一天兩天或許覺得有趣,連續放一個星期就會感到十分無聊。
但是,放牛一個月后,就會習慣這種孤獨。
每天將牛群趕到草山上,找個陰涼處一坐就是一整天。
只要牛群沒有跑遠,自己就不需要去干涉它們的活動。
這是莫有銀上輩子放牛四年的的心得體會,這是一件既輕松又枯燥的事情。
此時,他讓牛群自由啃食青草,自己坐在樹蔭下看著它們。
發現牛群很本分的低頭吃草,他就拔起一根狗尾巴草,平躺在草地上,翹起二郎腿。
嘴里叼著狗尾巴草,雙手撐在腦后,看著天上云卷云舒。
每隔十分鐘,他就看向幾頭牛。
發現它們依然沒有走遠,他就閉上眼睛休息一會兒。
過了一會兒,一位老伯將牛群也趕到這個山頭來。
太陽很毒,他也走到樹蔭下乘涼。
看到莫有銀,他熱情地打招呼。
“有銀,今天也來放牛了喔,真難得啊!我看過兩天還得下雨哦。”
聽到他語氣中帶著調侃,取笑自己很少來放牛。
莫有銀笑著道:“我爸有事忙,沒得閑來放牛,只能換我來放了。”
阿伯笑著坐在他身邊,跟他聊起天。
他看向自家的牛群,緩緩開口道:“有銀,放牛是不是很無聊啊。”
莫有銀心里當然覺得無聊,就這么坐著看著牛群吃草,實在太無聊了,但是他嘴上卻回道:
“沒有啊,一點都不無聊,看著牛吃草,困了就躺在草地上睡覺,餓了就吃飯,多自在啊。”
聽到他這樣說,老伯道:“你是剛來放牛,要是天天放你也就厭煩了,每天醒來吃完粥就出門放牛,快天黑時再將牛群趕回家。”
“有時候,一個山頭就自己一個人,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很難熬啊,只能祈求太陽早點兒落山。”
莫有銀一想,還真是啊,在這個年代,放牛是一件修心養性的事情,它就跟釣魚一樣孤寂。
老伯沒來的時候,莫有銀就已經感到百無聊賴。
他這種前世接觸過智能手機的人,平日里無聊的時候就刷短視頻,看看美女扭動腰肢或者是跳蝴蝶步。
剛才獨自一人坐在樹蔭下看著牛群,沒有其它事情做,真的感到非常無聊。
“有銀,你看見對面那座草很綠的山了嗎”老伯指向南邊的一座山頭,開口道。
莫有銀看向對面,輕聲回道:“看見了。”
老伯陷入沉思,片刻后嘆息道:
“那座山上,還有很多地雷呢,至今村里沒有一個人敢到那邊放牛。”
“我參加過那場戰爭,打死過幾個白眼狼,那個時候一個炮彈飛過來。還好你爸反應快,沖上來將我撲倒,他的腰被彈片傷到,血流得止不住,唉。”
莫有銀靜靜的聽著老伯講述往事。
一邊聽著故事,一邊看著遠處的山頭,他腦中的畫面感很強。
過了一會兒,老伯感慨道:“我們山里人,是不是真要世世代代的放牛啊。”
莫有銀考慮一會兒,認真道:“不會的,我們村一定會變得越來越好。”
他很想告訴老伯,幾年后一條沿邊公路穿村而過,三十年會并入國道G219。
每天都有很多摩托車、越野車和房車自駕旅游,經過那馬村。
十多年后,因為邊貿的繁榮,山里人也不再種田,而是吃進口的大米。
而且在20年之后,邊民們也會有0-3公里的邊境補貼可以領取。
十萬大山里的那馬村,雖說是深山里的小村莊,但是未來的生活十分便利。
但是,他現在不能告訴老伯這些事情,只希望他能多活幾年,親眼看到山村巨變的那一天。
正當兩人聊得興起的時候,牛群往他們走來,然后往山頂上走去。
老伯笑道:“這幾頭牛肯定是要去泡泥水坑了,也該到吃飯的時候咯。”
說著他就掏出自己帶來的午餐便當,解開綁著的茅草繩,然后打開榕葉,開始大口扒飯。
莫有銀看著老伯吃得津津有味,自己也感到餓了。
他跑到遠處,折斷一根的草桿,拿來當成筷子。
也大口吃起來。
老伯帶著半瓶酒出來放牛,一邊吃飯一邊喝。
他對著莫有銀說道:“有銀,要不要喝兩口。”
莫有銀忙擺手道:“不了,不了,我還要看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