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瘋狂?徹底瘋狂!
- 華娛:從1999開始
- 不是二爺是二奶
- 1734字
- 2024-07-06 08:43:45
在吳中線采訪過后,整個寶島群眾都處于一種吃瓜的狀態。
而由于信息不像后世那般的傳播速度,只不過寶島吃瓜群眾的狂歡。
………
第二天,寶島的每個角落似乎都在討論著昨天的新聞。
這場由媒體引發的輿論風暴并沒有因為吳中線的怒吼而平息,而誰也想象到的是陳易也下場了。
陳易在背后,有意推動話題,使得話題朝向了越來越離譜的方向。一時間,是很難平息。
反而在主角幕后黑手陳易的有意推動下,愈演愈烈。
“聽說了嗎?阿爾法α公司的藝人……才16歲啊,就和圈內知名人士鬧出……!”街頭的大爺大媽們圍坐在一起,議論紛紛。
“可不是嘛,現在的小孩啊,真是讓人操心。”旁邊的大媽搖著頭,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
“真沒想到阿爾法α公司,這么亂,藝人這么不檢點……對方還這么小……。”
………
而在網絡上,在年輕人的圈子里,這個話題更是被炒得火熱。
“喂,你看今天的新聞了嗎?就是那個連出道都沒出道的歌手,好像還是獨立音樂人?好像和溫藍有什么不清不楚的。”一個年輕人拿著手機,對著朋友說道。
“啊?不會吧,我看那,兩人年齡相差很大啊?不像是會搞這些事的人。”另一個年輕人表示懷疑。
“應該是假的?我考了駕駛證都開不了大車。”
“屬實是羨慕了……。”
“這你就不懂了,娛樂圈的水深著呢,表面看起來風平浪靜,誰知道底下藏著什么。”第一個年輕人一副“我看透了”的表情。
“看來在娛樂圈,是這么很亂,很難評啊……。”
“畢竟隔行如隔山,我們就當好吃瓜群眾就好了。”
………
………
而在寶島的各大媒體平臺上,關于陳易的討論更是鋪天蓋地。
有人支持他,保持對事情的懷疑態度,被媒體和狗仔隊給帶節奏。
有人質疑他,認為他可能那家的少爺出來炒作,利用媒體資源借機想出名。
還有人抨擊他,聽信了媒體傳言,對此反對此人成為藝人。
………
………
“這人是誰啊?怎么突然就火了?”也有網友在論壇上發帖詢問。
“他叫作陳易,最近發生了大事才火的。”有熱心網友細心回復。
“你還不知道嗎?他就是那個被媒體曝光,和溫藍有緋聞的。”
“聽說還是新人歌手。不過我看這事兒有點蹊蹺,說不定是炒作呢。”有人回復道。
“炒作?不至于吧,這可是有從多媒體都在發通告了。”另一個網友表示懷疑。
“這年頭,為了出名,什么事干不出來?”有人冷嘲熱諷。
………
………
而在這場輿論風暴的中心,陳易卻顯得異常平靜。
他坐在編輯工作室里,對外界的風波仿佛渾然不覺。
而在外界,吳中線的采訪被媒體斷章取義,標題被夸大其詞,引發了更大的爭議。
“我們公司藝人就是這樣,私生活的事,你別管!”
媒體用這樣的標題,將吳中線的話曲解,讓公眾對阿爾法α公司和陳易的印象更加負面。
除此之外,更多離譜的標題,讓人看了直搖頭……
“他,16歲的年紀……讓你懷疑的……”
“16的他,憑實力征服了……”
“酷愛唱跳rap,不會放過每一只……”
“在最猛的年紀,遇上………”
“別看只有……,一夜14……”
但陳易并沒有被這些負面新聞所影響。
他知道,還得再添一把火。現在還處于小離譜范圍,要到路人都覺得離譜,這應該算成功了。
………
………
而在網絡上,一些理智的網友開始為陳易發聲。
“大家別被媒體的標題給騙了,仔細看吳中線的采訪,他并沒有說陳易的私生活有問題,只是說媒體不應該過度關注藝人的私生活。”
“對啊,陳易這個年齡段也只是個的孩子,網上也說得越來越離譜了,不應該被這些無良媒體帶偏。”
而對于一個話題,能不能火起來。就看話題有沒有產生對立。
話題只是一邊倒的抨擊和贊美,維持的時間也只不過是短暫的。
隨著這些理智的聲音逐漸增多,也出現了有一群對此事進行抨擊的言論。
兩方人員都各有所見,對此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雙方也吵得不可開交。
那些支持陳易人開始重新審視這件事情,對陳易的態度也有所改觀。
沒有了剛開始事情被曝光出來,被一面的抨擊。
而在寶島的另一邊,孫燕知和溫藍也在關注著這件事。
她們知道陳易下手了,那些媒體現在被利用了還不自知,怎么突然有些心疼媒體了。
“臭弟弟,好啊你這是把公關玩得如火純情了,來給我當公關團隊經紀人。”
陳易把事情告訴了給孫燕知,知道事情的原委,和后面的走向,大咧咧對著電話里的陳易說道。
“你個弟弟還得學,我去當公關那費用可貴了。”
溫藍也給陳易發了一條信息:“阿易,你真的太厲害了。”
………
在寶島各種輿論的傳播下,陳易在等一個機會,把一家報社拉下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