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博望割據(jù)
- 三國:鄒氏竟是我后媽
- 月上柳梢舊
- 2056字
- 2024-06-29 05:37:07
久戰(zhàn)一夜過后,張俊的身體早已到達極限。
“公子,這里有我盯著,你快去歇息吧...”
管家張平在一旁心有不忍的規(guī)勸道。
張俊自然也想睡,可一想到自己的堂兄張繡,他就不敢睡了。
要知道這場宛城大戰(zhàn)下來,張繡可謂是將家底都拿出來了。
且不說戰(zhàn)場中大量死亡的士兵,只論戰(zhàn)馬、甲胄、兵器這些物資的消耗,就足夠讓張繡心疼的了。
原本如果能拿下淯水大營的物資,再加上官道上那些殘兵的武器盔甲。
張繡不說血賺,起碼也是個大賺。
可眼下淯水大營的物資以及宛城大營的軍馬,全都被張俊趁亂弄到了博望縣城里。
這種情況下,僅剩曹兵尸體上的那點東西,張繡必然是入不敷出。
雖說眼下張繡一時還搞不清淯水大營的東西去哪了,可紙終究包不住火。
費了這么大力氣,打了個大勝仗,結果好處都讓張俊給得了去。
一旦讓張繡知道了實情,就絕不會放過張俊。
現(xiàn)如今,曹兵慘敗離去,短時間不會再來。
沒了曹兵這個外敵,張俊就得獨自面對內憂張繡了。
眼下雖然自己牢牢掌握了博望縣城,可手中軍隊僅有一千多人。
一旦張繡來硬的,倘若缺乏第三方介入,那張俊必敗無疑。
“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主動出擊...”
張俊思慮再三,只能再次冒險,將事情鬧大。
“張平,你過來...”
“公子有何吩咐?”
“你速度派十幾個人,到淯水大營去...”
“哦?去哪里做什么?東西不都搬完了嗎?”
張俊笑了笑:“這次不是去拿東西,而是送東西!”
“送?”
“不錯,就是送,你去府庫弄幾車糧食和武器,讓人送到淯水大營里去。”
“啊?這是為何?”
“我自有算計,你且這般安排...”
說罷,張俊當即就要往府衙里面去,畢竟先前自己跟后媽說過,任何人不能動府庫的東西。
張平也是立刻選好了十幾個士兵,跟著張俊就去府庫搬東西。
剛剛離開,又立刻相見。
鄒氏一臉欣喜:“這是做什么?不是說府庫里的東西不能亂動嗎?”
哪知道待眾人走過,張俊突然不正經(jīng)起來:
“突然想你了...”
鄒氏俏臉一紅:“你胡說些什么?”
又羞又惱之下,轉身就想走。
可張俊哪能讓她跑了,小跑幾步就將鄒氏就控制住了。
“你你你...你要做什么?”
鄒氏怕急了,心想這張俊究竟什么意思?
剛剛吃飯的時候還一本正經(jīng),怎么轉臉就成這副樣子了?
誰知張俊拉住她后,卻并沒有下一步動作。
“馬上天要亮了,你幫我準備一桌酒菜...”
“酒菜?就為了這個?”
“不然呢?”
鄒氏一時心虛,心想是自己誤會了。
“是要宴請嗎?”
“嗯。”
“幾個人吃?”
張俊會心一笑:“自然只有兩個人。”
“兩個人?”
鄒氏聞言心頭一緊,不禁低下俏臉,
心中思索:兩個人吃飯?莫非是跟我?
俊兒你究竟在想些什么?
可待到鄒氏抬頭之際,張俊早已離開。
“你你你...”
“為何總是這樣...”
此時,天色已然明亮。
離開府邸的張俊自然是直奔城頭而去。
如今,沒了夜色的遮掩。
那些殘余的曹兵便如同脫光衣服的女人一般,再也抵擋不住了。
也正因如此,這場戰(zhàn)爭在天亮的那一刻,宣告結束。
曹操近三萬人的精銳也徹底葬送。
博望城外的張繡和鄧濟,此時都盡全力的發(fā)動手下士兵去打掃戰(zhàn)場。
畢竟曹兵還在的時候,雙方是同仇敵愾的盟友。
曹兵沒了之后,能得到多少戰(zhàn)利品,才是關鍵。
當然,他們如今都還沒有意識到城頭之上的張俊才是最大贏家。
又是大半個時辰過去,張平風塵仆仆的趕到城頭之上。
“公子...”
“淯水大營那邊安排好了嗎?”
“稟報公子,都安排好了...”
張俊點了點頭,對張平的辦事效率做了肯定。
隨即扭頭指著城外鄧濟的大軍:
“張平,你且看那邊...”
張平順著張俊手指的方向,一眼就發(fā)現(xiàn)了鄧濟的隊伍。
“鄧字旗?”
張平本就是個家奴,自然不認識鄧濟。
“不錯,這是荊州牧劉表的大將鄧濟。”
歷史上,此人曾一直領兵囤住在漢水以北,幫助張繡對抗曹操。
可在第二次宛城大戰(zhàn)時,這鄧濟便被曹軍給殺了,因此聲名不顯。
“你等下多帶些禮物,親自到那軍中去找鄧濟。”
“哦?找他作甚?”
“就說張繡堂弟張俊有請,叫他們的將軍鄧濟來府中飲酒。”
張平想了想,覺得有些不妥,畢竟雙方也不熟啊。
于是問道:“他要不來怎么辦?”
張俊被這么一問,覺得很有道理。
自己現(xiàn)在只是個小角色,哪里請的動鄧濟?
思量再三,只能暫時忍痛。
“不打緊,你把我那匹絕影牽給他...”
“什么?這可是絕世良駒啊...”
張俊自然清楚絕影的珍貴,可眼下的形勢實在是對自己不利。
要想對抗自己的堂兄張繡,就必須將鄧濟拉下水。
“一匹馬而已,大事要緊,對了還有一件事...”
“公子請吩咐...”
“一會在府中飲酒之時,你且...”
張平領命,二人開始分頭行動。
趁著張平前往鄧濟大營之際,
張俊立刻來到城中圈養(yǎng)軍馬的地方。
“來人...”
“少將軍,何事?”
“縣里有多少大戶?”
“這...”
養(yǎng)馬的軍士是從宛城來的,自然不清楚博望縣的情況。
張平此時有些急躁,剛要發(fā)作。
卻被路邊一位儒生模樣的人所攔住:“將軍為何要問城中大戶之事?”
張俊打眼一看,那儒生衣著光鮮,恐怕就是生在大戶人家。
“想找他們幫忙而已...”
一聽這話,那儒生當場就急了,畢竟軍閥打劫大戶也是常有的事。
“幫忙?幫什么忙?將軍剛剛入城就打算劫掠富戶嗎?”
張俊被這話嚇得一激靈,當即意識到自己的表達可能有誤。
剛剛入城,可不能得罪城中的大戶們啊。
否則名聲臭了,這群大戶們就會想辦法幫著外人來驅逐自己了。
“不不不...并非如此,你誤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