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如,江海邊的漁民常不加烹飪,就在船上生吃打撈的魚鮮。他們把這些魚生叫做生腌。
江東海邊漁民尤喜生腌,也最會做生腌。
江東生腌馳名天下,早在一千年前,有位皇帝巡游到江東,品嘗過江東生腌后贊道:金料玉膾東南第一佳味。
做生腌的精要不在生,卻是在腌。
不論血蛤、鱒魚、跳跳蝦、虎背蝦、大閘蟹,還是鱸魚、龍蝦,所謂生腌的滋味,就全在蔥姜蒜醬油醋等腌制食材的佐料上。
黑國故俗也喜生食。
不過他們吃的不是魚生,而是牛、豬肉及馬肉。
豬肉牛肉與馬肉的做法不同。
操作前者都是先切割成細條,再淋上醬油汁,蘸著蔥姜蒜碎沫一起吃。
料理后者則是先剁碎,再捶打,等到肉被打成糊狀,再加入一枚生雞蛋,倒上醋汁便可食用了。
這種馬肉又叫打打肉。
傳說,打打肉最初的做法是,騎兵們預先把馬肉剁碎,用油紙包裹好,放置在馬鞍下,然后就騎上馬隨軍奔馳,等到達目的地時,再把馬肉取出,蘸著鹽等佐料食用。
茍布忠吃過打打肉,只覺得算不上美味,遠不如煲煮的豬牛羊肉鮮美,不過也不像傳說中般葷腥不可下咽,遭連續(xù)擊打的馬肉已頗具熟度,并非全然是生肉,雞蛋起到提鮮作用,那些佐料則遮掩住肉的腥氣,論口感勝過那塊沒滋味的冷豬肉。
當日,他把那肉一塞進嘴里,就覺得胃被繩子抽緊一般難受,差點就張口吐出來。
但他明白,眼前的大人不可開罪,嘴里的肉再難吃,也絕不能吐。
他強咽下肉后,伸出袖子抹掉嘴邊的油,滿面堆笑道:謝大人厚愛。茍某必當盡心辦差,以報大人恩情于萬一!
富大人滿意的拍拍他的肩膀,笑道:這肉一般人可沒福氣吃。你是個有福氣的人。
茍布忠也覺得自己很有福氣,年輕時得點倉掌門青睞,學成點倉派的一流武功,后雖被逐出門戶,卻又在因緣際會下,武功更上一層樓,于西北創(chuàng)建玄天教,成為橫行一方的江湖大佬。
他這大半輩子吃過別人吃不到的美食,喝過別人喝不到的美酒,有過別人得不到的美人,享過別人想都想不到的威福,除去沒本事殺點倉四木報仇雪恨,這一輩子似無什么缺憾。
可他總覺得自己這一生草莽當久了,總是缺點貴氣,投效黑朝也好,為富大人做事也好,就是為了能補上這點貴氣。
他此次來舞樂島,就是受富大人指派,但不是為了朝廷,而是為后者本人,所以沒有朝廷的高手隨行,只帶了本教的門徒。
富大人沒想把寶物奉給皇帝,自然不能調用在朝中任職的武林高手,只能用茍布忠這樣游離朝廷外的江湖人。
七魔也為黑朝做事,但他們與富大人一派無瓜葛,只受命于黑朝用來轄制江湖的東青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