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做奴婢就要有奴婢的覺悟
- 大明瘋帝:朕真的荒唐無道
- 蕭藍衣
- 2398字
- 2024-06-20 23:35:42
朱厚照身形清瘦頎長,八字胡,面色蒼白,眼神炯炯,一副大病初愈的模樣。
張尚宮看在眼里,心頭微震:“內臣叩見萬歲!”
她是女官之首,可自稱臣。
宮中各監各司長官,皆可稱內臣,從奴變成臣,意味著身份、階級、權勢的飛躍。
“朕在病中,未能晨昏定省去仁壽宮請安,母后鳳體可安?”朱厚照想拉攏張太后。
“啟稟萬歲,太后鳳體躬安。”張尚宮態度不遠不近,語氣不卑不亢。
朱厚照不以為忤:“你是母后近婢出身,與她從小長大,感情甚篤?!?
“弘治七年,母后欲放你出宮,可你顧念主仆情深,不肯棄母后而去,苦苦哀求,才留在宮中,此事在當時亦是一段佳話?!?
張尚宮目光不自然,弘治七年的舊事,她不愿重提。
“這些年,母后有你鼎力相助,才不使朕這做兒子的事事勞心費神,有仆如此,是皇家之幸?!?
張尚宮目光微凝,皇帝說一籮筐廢話,意欲何為?
“朕聽聞,弘治十七年,你弟弟欲將一嫡子過繼給你,被你拒絕了?!?
“甚至從孝廟駕崩后,你便不再出宮,斷絕宮外聯系,忠于王事,忠心可嘉?!?
威脅!
這是威脅!
張尚宮猛然一震,弘治十七年,她弟弟過繼嗣子的事非常隱秘,知道的人很少,可皇帝卻知道。
更可怕的是,皇帝引而不發,他圖謀什么?
“內臣家中瑣事,不敢勞萬歲叨念。”張尚宮假裝聽不懂。
“那孩子叫張春華。”
朱厚照自顧自道:“素來跋扈頑劣,常常與人言,吾姑宮中尚宮也,誰敢動我!”
“根據東廠查聞,寧王叛亂前,曾使錢給張春華?!?
“當時朕恰逢病中,又顧念親親相隱,便讓東廠壓下此事,如今想來,其中蹊蹺甚多呀。”
張尚宮瞳孔放大,她已經當上了最高女官,又上了年紀,如今所求的不過晚年事。
而寧王叛亂,就是一個筐,什么都往里面裝,反正案件還沒審理,裝進去什么都不過分。
她也知道自己的內侄,招災惹禍,囂張跋扈。
這些年她雖然沒直接給他擦過屁股,但有人走她的關系,偷偷給他擦屁股罷了。
只是這孩子對她甚是恭敬孝順,她舍不得這段母子親情。
“劉良女已經管教完畢,回宮復命吧?!?
朱厚照意有所指。
張尚宮幾次想張嘴,但她清楚,只要張嘴,自己就會萬劫不復。
這場政治風暴,連太后都是棋子,她區區女官,只要卷進去,怎么死都不知道。
可是,她侄子卷進寧王案中,若交由廠衛去查,她整個家族都會被連根拔起。
她只是女官,人脈關系都在宮中,前朝文官是不會回護她的,更遑論外戚張家人憎狗嫌,那些文官非但不會說話,還會落井下石!
再加上皇帝授意,她舉族難活!
她已經預料到了自己下場,全族都死了,她能功成身退嗎?
不能了,皇帝選擇了她,她就沒有退路,不然皇帝不會說出這番隱秘的話,說明皇帝必須要用她。
張尚宮如行尸走肉地往外走。
“等一下。”
朱厚照又道:“向母后問安,待朕身體康復后,會立刻入仁壽宮向母后請安,請母后寬恕。”
張尚宮身體一晃,皇帝是請安還是拜祭?。?
她想不通,皇帝的劍斬向了前朝,怎么忽然調轉槍口,指向太后了呢?
反正不管怎么斗,她沒有明天了!
待皇帝剪除她族人后,就會把她趕去南京,莫說晚景凄涼,她能活到哪天都不好說呢!
張尚宮慢慢閉上眼睛,眼淚滑過臉頰,猛地轉身,撲跪在地上:“求萬歲救救內臣侄兒!”
朱厚照慣會拿捏宮人,挑軟柿子捏唄。
而且,張尚宮是太后智囊,腦子活泛的人都不是硬骨頭,所以他就拿她當突破口。
“你是什么?”朱厚照沉默片刻,緩緩開口。
張尚宮周身一顫。
一個宮女,擁有再高官位也終究是個女人,一個沒兒子無依無靠的女人,維系她榮耀的就一句“臣”而已。
可皇帝,卻要剝開她的保護色,將她徹底踩在腳下!
“奴婢!奴婢有罪,求皇爺恩??!”
張尚宮死死忍住,不想讓淚水滴落。
可她忍不住。
當堅硬的外殼被戳破后,無論如何也掩飾不住柔弱。
朱厚照這才滿意她的稱呼,慢悠悠道:“做奴婢的就要有做奴婢的覺悟,臣子是不會輕易哀求君王的,他們要對得起這句‘臣’?!?
“奴婢知錯,再不敢僭越臣字,謝皇爺教育?!睆埳袑m淚崩了。
“今夜誰聯絡了太后?”朱厚照直截了當地問。
張尚宮剛要脫口而出,卻要抬起眼眸和皇帝討價還價,可朱厚照嘴唇翕動,說出兩個字“奴婢”,頓時破防。
奴婢,同樣沒有和主子討價還價的余地!
“毛紀?!?
上道!
朱厚照就喜歡和聰明人打交道,此次風波之后,張尚宮該去南京養老了,他不喜歡用三心二意的貳臣。
而且,此人官職夠高,足夠他立威用,那是她最后的用途了。
“還有呢?”
“奴婢不敢背棄太后,太后和皇爺是親母子,沒有隔夜仇……”張尚宮還想立忠心人設。
“說!”
朱厚照懶得理她,一個背叛主子的人,還在標榜忠心?不覺得可笑嗎?
“溫祥!”
張尚宮萬念俱灰,卻又不敢不答:“毛紀行矯詔詐騙太后,欲請太后懿旨,封死豹房。”
她心里告誡自己,不能背叛太后,不能背叛太后!不能!
聞聽矯詔,朱厚照眼前一亮,轉瞬又暗淡下去。
那封矯詔他拿不到手的。
就算拿到手,前朝也有辦法耍賴過去,最多讓毛紀致仕,過幾年他還會起復的。
見皇帝不動聲色,張尚宮這才意識到,自己權謀段位和皇帝的差距,若她知道矯詔,一定會想方設法弄到手,而不會無動于衷。
“太后會倒向前朝嗎?”朱厚照問了句廢話。
因為張太后已經倒向前朝了!
再問這話有什么用?
張尚宮卻眼睛一亮,立刻明白皇帝的用意,語氣由陰轉晴:“前朝在逼太后站隊,太后是心向皇爺的!”
心向有什么用?前朝有一萬種辦法逼太后站隊。
權力會放大一個人心中的惡,而為了權力,血脈親情就是一層窗戶紙罷了。
“你回宮,請太后稱病?!?
“你侄子的事,朕幫你遮掩?!?
“事后,你去南京養老,朕下旨令張春華過繼給你做嗣子,令他入國子監。”
張尚宮眼眸亮起,皇帝給的是官身的希望,從奴變成臣的希望。
“奴婢盡力而為!”
可皇帝卻沒說話,良久才道:“朕不要盡力而為,記著,你身上背負的是你全族的希望,你在為你的族人奮斗?!?
張尚宮重重磕頭,同時松了口氣。
若皇帝逼她背叛太后,她不會答應這么痛快。
但皇帝很有分寸,只是讓太后遠離政治漩渦,僅此而已。
無論對皇帝,還是太后,都是好事。
看透皇帝真實想法后,她也快速屈服了:我沒背叛太后,沒有的,真的。
可她并不知道,高明的尸體還在仁壽宮中,張太后無法脫身了。